馬雲姚明同時出鏡《共同命運》,只因助力普通人實現夢想

馬雲姚明同時出鏡《共同命運》,只因助力普通人實現夢想

最令26歲阿姆崇拜的人是馬雲,這位名聲響徹世界的中國人,也是阿里巴巴的創始人。2017年7月,馬雲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青年創業和小企業特別顧問的身份出席在盧旺達舉辦的非洲青年峰會並當場宣佈,將資助200個非洲年輕創業家到杭州學習。阿里巴巴集團為非洲年輕人發起了“互聯網創業者計劃”,也正是因為這個計劃,讓阿姆把家鄉的土特產賣到了地球每一個角落。

馬雲姚明同時出鏡《共同命運》,只因助力普通人實現夢想

13歲男孩非常喜歡籃球,但是個子特別矮,他爸爸不讓他打籃球,怕影響功課,而且他的個子也沒有必要去打籃球。然而,男孩憑藉自己的身體素質和後天努力,終於得到去CBA現場的機會。而他的夢想,就是與姚明比肩。

紀錄電影《共同命運》講述了六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普通人如何實現夢想的故事,這其中的兩個故事的主人公非常幸運的和自己的偶像見面了。

馬雲姚明同時出鏡《共同命運》,只因助力普通人實現夢想

阿姆在一次講座上,有機會和馬雲現場對話,馬雲的回答,他甚至每一個字都銘記在心,這就是偶像的力量。

同樣,姚明對喪失信心的孩子們說:命運就掌握在你們自己手中,輸贏不重要,合作更重要,對未知的世界,應該充滿期待。

馬雲和姚明代表的“中國面孔”對於全世界的年輕一代築夢而言,都至關重要。他們用自己的經歷和行動,告訴更多的普通人,只要有夢想,就應該去追,只要有想法,就應該去堅持。

馬雲姚明同時出鏡《共同命運》,只因助力普通人實現夢想

那為什麼這樣一部紀錄電影《共同命運》能邀請馬雲姚明同時出鏡?身為全球首部“一帶一路”紀錄電影,《共同命運》擁有商業電影一樣的手筆,而唯一不同的點,也是開創性的,則是通過普通人實現夢想的故事。是一個個最平凡的夢想讓整個世界多姿多彩,也讓《共同命運》更加真實有力量。而馬雲和姚明更是被這樣看似微小,但擁有強大內在驅動力的夢想打動。

同樣,馬雲和姚明能夠加盟紀錄電影《共同命運》,也印證了另一個道理,在合作共贏的當下,去掉標籤化和偶像化,真正迴歸到普通人,才是影片最想表達的情懷。當馬雲和姚明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名人,而是和紀錄片中的人物平等的交流,分享自己的成功與喜悅,恰恰也從另一個側面告訴世人,雖然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不同,但都可以分享經驗,平等交流,互相信任,彼此互助。

馬雲姚明同時出鏡《共同命運》,只因助力普通人實現夢想

追逐夢想,不分種族和膚色,也不分性別與年齡,只要你有自己的想法,就可以去實現。同樣,在這樣一個開放而又包容的世界,“一帶一路”早已成為實現夢想最好的紐帶,也正因為政策的助力和經濟的一體,才讓沿線國家的普通人超越了地域的界限,成功的擰成一股繩,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除了夢想,還有友情,愛情,命運。正如首次曝光的《共同命運》國際版預告片一樣,通過一個只能發出52赫茲叫聲的鯨魚開啟,也正用這樣一個細膩的手法,告訴讓你的我,只有打破文化隔閡,才能構建出人類命運共同體。

馬雲姚明同時出鏡《共同命運》,只因助力普通人實現夢想

馬雲和姚明,都像是使者一樣,成為了助力人。一個在電商領域掌握領先技術,一個在體育領域擁有輝煌戰績。今天,當他們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出現在這部紀錄電影裡,你會發現,原來,因為有共同的命運,所以才讓我們彼此更加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也相信在分享經驗和成功的過程中,我們的命運在彼此互助中才能一起前行。

《共同命運》剛剛曝光的這支國際版預告帶給人許多空靈的感受,相當的新奇,可以說是對主流紀錄電影的顛覆,和以往我們看到的大不同。而在講述全球故事的案例選擇上,也是頗有代表性。拍攝過程更是一種極限挑戰,從亞洲到非洲、從中東到南美,從極地到高原,行程約30萬公里,看得人心潮澎湃。畫面的質感非常有國際範兒,壯闊而豐富,自然又親切。不僅有空鏡的悠揚唯美,同樣又有人物情緒細膩的呈現。在敘事風格上,很有故事性,而跟隨鏡頭,觀眾也可以身臨其境般的感受到絲綢之路的驚豔。

馬雲姚明同時出鏡《共同命運》,只因助力普通人實現夢想

通過馬雲和姚明的亮相,其實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非洲小夥的迷茫感,似乎每個年輕人身上都有。而愛籃球的小男孩因為身體條件限制,能不能在這條路上走的更遠?

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或者是夢想還是愛情。其實,都可以通過藝術加工,讓全世界觀眾感同深受,這也是影片的魅力所在。因為《共同命運》,因為同情同理心,所以,無論是迷茫還是掙扎,無論是孤獨還是矛盾,都可以在盡情宣洩之後最終走上屬於自己的精彩。

馬雲姚明同時出鏡《共同命運》,只因助力普通人實現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