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條職場生存法則,實習生看過來!

昨天,我第一次跟實習生W發火。

導火線是他昨天做的推送,其中一條的標題上把廣州寫成了北京,並且少上了一條已經做好的內容。就是這種可以避免的小錯誤,他一天犯了兩次,加上前兩天他提出的想轉崗,我不得不懷疑他態度出現了問題...再算起之前他的工作完成度,一直好聲好氣的我終於發火了。

以下是我列出的他的“七宗罪”,看看你身邊是不是也有一個這樣的“他”。

公司付工資,不是讓你來參觀學習的

W今年大二,來的第一天告訴我,他自己做過公眾號,想學新媒體運營,我覺得他既然感興趣又有點兒基礎,應該算是可用之才,於是花了一上午的時間教給他做新媒體的所有流程:怎樣做一期推送、怎樣看後臺數據、怎樣跟用戶產生互動...之後給他第一項任務——做週數據彙總,並給他一個之前我做的範本,他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但是,一個月過去了,到今天我也沒看到他所做的週數據。

兩天前,W表示對新媒體沒了興趣,想轉崗去產品組,我只想送他一句話:同學,想參觀你應該去博物館。

就算你是實習生,公司花錢請你來,絕對是要做事的,而不是你想怎麼著就怎麼著,老闆付出了成本,是要看到回報的。

另一種情況,很多人求職的時候經常說“雖然我不會,但是我可以學啊。”

但是,兩個同等水平的人,一個技能方面更勝一籌,老闆為什麼要放棄那個能產生更多價值的人?

想學習,你應該去學校。公司每個人忙得不可開交,誰有那麼多時間去手把手教一個什麼都不會的人?並且如果你是實習生,你在這裡什麼都學會了,結果拍屁股走人了...培養你未必會得到相應的回報那公司圖什麼?

就像W,在他來的第一天我把整個運營體系都教給他了,但他連週數據都交不上,寒假結束他就要回學校,而我又要招新的實習生,重新帶...

所以,作為實習生的你,一定不是去參觀學習的,要想想能為公司帶來什麼。

七條職場生存法則,實習生看過來!

基本工作都做不好,就別怪沒有重用你

W的日常任務是蒐集、整理、產出一些信息,這樣簡單的工作,一直重複就會變得枯燥無聊,果然做不兩天就發現了他眼高手低,在一遍遍提醒他基本信息、基本板式後,他該錯還是錯。

他表露出的是這些對他來說沒有意義、沒有價值、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但他沒有意識到,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工作。

某天,我改了一遍他的總結話術後,他驚訝地問我“你以前也做過這些?”對啊,我也做過這些,實習那會兒我也只是個“信息搬運工”,但怎樣把它做好、做全、做細,都是要走心的。

如果你連一些基本工作都做不好,將來又怎麼出得了運營方案、執行流程?不對基本工作內容、流程有個基本瞭解,到你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時候,不全是扯淡?

七條職場生存法則,實習生看過來!

請別再說“我不會”、“怎麼做”這種話了

進到公司,永遠不要說的兩句話就是“我不會”、“怎麼做”,從小就被教育“不懂就問”,但並不是說你可以隨便問。

首先,度娘永遠是你的第一老師。

在讓W做表格的時候,問我怎麼合併居中;我讓他把標題欄填色,他問我在哪兒填;在問他要PDF的時候,問我怎麼導出...

也許是大學重理論輕實踐,沒關係,這些你真的可以不會,但是,度娘能幫你解答的問題,千萬別去問別人了!

其次,問問題永遠帶著你的解決方案。

聽到W說過最讓人無語的就是“怎麼做?”,當佈置給他一個任務的時候,他第一反應不是去想怎麼完成,而是要讓別人給出方法。

“我沒做過”絕對不是你該有的藉口,同樣的問題,如果他問“你看我這樣做行不行?”就表示他對這個問題有了自己的思考,別人也很容易給出意見。

最後,領導要的只有結果,怎麼解決問題全靠自己。

在我不厭其煩地回答他Excel該怎麼用之後,我告訴他:你自己去問度娘吧,只要你把這個表格做好給我就行。

他自己默默地摸索一陣子之後,說了句“辦法總比困難多。”

所以,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千萬別再去問別人了...

七條職場生存法則,實習生看過來!

交給你的工作,千萬不要讓領導找你要

每個人的日程本上,記的都是自己每天要完成的事,不論同事還是領導,他們絕對不會寫“×××某天交報告”,這不是小學收作業,有課代表收完交給老師,你要做的就是在deadline之前主動交給領導。

說回開篇讓W做週數據,第一週我會催他,因為他沒做過、不瞭解、不好上手,這些理由都可以接受,但是到了第二週還是沒交給我,問他,他說沒做完...第三週沒交,我不會再催了,因為我已經不指望他做了。

對比之前帶的實習生H,交給她同樣的任務,不用催,她都會在每週六上午十二點之前給我,實習的三個月裡一次都沒有落下。

所以,如果二選一,是誰都會選H。

當然,如果是這項任務超出了你的能力範圍,或者工作量過大,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那你就要在領到任務的時候第一時間提出,而不是領導找你要的時候,說你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那些在領導眼裡全是藉口。

七條職場生存法則,實習生看過來!

你以為學到了全部,不過只是九牛一毛

有次和W聊天,他說“第一週我就學完了全部,後來幾周就覺得沒太大意義。”我就對他講“我做新媒體一年多了,都不敢說自己學完了全部,而我能教給你的,更是九牛一毛。”

可能是因為現在的同學對新鮮事物永遠保持著好奇,當他對這件事感興趣的時候,他能為此投入精力,然而一旦開始接觸新事物,學到新東西,這種新鮮感也會隨之消退,這時他就以為自己學會了全部。

在一個行業裡,永遠不要覺得自己學的夠多了,因為你所處的不過是冰山一角。

七條職場生存法則,實習生看過來!

詩和遠方留給自己,公司只要腳踏實地

清楚地記得,W來的第二天,問了我三個問題“你的理想是什麼”“你覺得現在做的事情有意義嗎?”“你快樂嗎?”

說實話,聽到這些我有點兒懵,不是這些問題回答不了,而是這些和工作又有什麼關係呢?可能從那時候開始他就覺得交給他的事情沒有意義吧。

很多人追求理想、追求自我這都沒問題,但既然你選擇了工作、選擇了實習,你就要腳踏實地做事。

還是那句話,公司為你支付了勞動成本,你就要為公司帶來價值。

七條職場生存法則,實習生看過來!

做一天和尚,就要撞一天的鐘

小時候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是我媽說我不好好學習,但現在換個角度來看,這句話也並非貶義,因為很多人,工作一天,連鍾都不願意撞。

在W態度出現問題後,我就同他講:如果你認為現在的環境不適合你,現在的工作不是你想做的,那就趕緊辭職,這是對自己負責;如果沒有辭職,那上班一天就要完成一天的任務,這是對工作負責。

無論如何,大好青春,千萬別耗。

七條職場生存法則,實習生看過來!

最後,我的三個職場感悟:

1.一個人不論做什麼事,都要有最起碼的責任感;

2.不要指望有人帶、有人教,要自己學會摸著石頭過河;

3.永遠把公司交予的任務放在第一位,以此得到個人成長,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