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辭職的第896天,你還能扛到什麼時候?

不久前,一篇名為《想要辭職的第896天》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短短1天內就有3位好友向我分享了這篇文章。

文章以漫畫形式刻畫了普通職場人的一天,幾乎每個看過的人都想跟作者親切握手:擠地鐵、擠電梯、踩點打卡、跟奇葩甲方鬥智鬥勇、與八卦同事假裝和諧、深夜加班獨自神傷......每一幕都可以說是男默女淚,就算把文章標題改成《想要辭職的896個理由》也毫不違和。

想辭職的第896天,你還能扛到什麼時候?

我們出生在一個更迭變化非常迅速的時代,技術的發展創造了源源不斷的就業機會,同時壓力也一併進入了“新時代”。

人民的生活變得更好了嗎?也許吧。但可以確定的是,大多數現代人越來越不快樂了。

職職幫後臺每天都會收到很多粉絲留言,除了撩小職嘮嗑以及找小職“吵架”的,更多的是向小職傾訴煩惱,總結下來,無非這幾類問題:

“我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但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我不喜歡按部就班的日子,可我不敢辭職。”

“我每天都很焦慮,很迷茫,不知道工作的意義在哪。”

“工作好無聊,好痛苦,我想做自己喜歡的事,但現實不允許。”

看吧,幸福來之不易,焦慮才是常態。

想辭職的第896天,你還能扛到什麼時候?

圖片來源 | 網絡

知乎上有人說:現代生活是以碎片性,流動性,不確定性為重要特徵的社會階段,人們的生活缺乏安全感,面臨的生存威脅千奇百怪,人們的焦慮不安無時不在。工作、勞動大部分成為明顯壓抑自我,充滿剝削的生存工具,而不是自我實現的途徑,古代人的勞動只是勞其筋骨,現代人面臨的是全方位心靈碾壓。

我想這段話基本上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在工作中越來越難獲得幸福感?

如果用畫“正”字的方式記錄一天內“辭職”這個念頭出現的頻率,我相信不少人都會被結果嚇一跳。然而為什麼明明工作那麼痛苦,卻還能死扛至今?

答案是缺一根“壓死駱駝的稻草”。

我的第一份工作堅持了半年。但實際上在入職的第三個月,我就萌發了離職的想法,只是考慮自己經驗尚淺,擔心離職後找不到工作,更重要的是我對工作還心存幻想:雖然不喜歡,至少不排斥,湊合湊合說不定以後就能發現工作樂趣了。

真正壓垮我的是,在一次外業工作中,一天之內我跨越了大半個城市,通勤時間將近8小時,而真正幹活的時間,不超過半小時。

回家的路上,想起浪費掉的時間,我感到非常恐懼和絕望。如果我的每一天都將這麼度過,那我寧可不要活到明天。

第二天,我向老闆提了離職。

想辭職的第896天,你還能扛到什麼時候?

我的經歷當然不能代表所有人,事實上很多人不敢、不願意擺脫備受煎熬的工作,理由要複雜得多。

或許是受老一輩的觀念影響,很多人渴望追求工作的穩定,希望在一個崗位上幹得越久越好。所以即便知道是溫水煮青蛙,也不願意跳出舒適區。因為失去工作的不安全感,以及未來的不確定性更加令他們崩潰;

或許是骨子裡不好爭搶,得過且過,隨遇而安,遇到委屈抱怨兩句,宣洩下情緒也就罷了,這樣的人往往適應力更強,也更能隱忍;

或許是迫於家庭和生存的壓力,必須忍受工作所有的不滿,一邊迫切想要逃跑,一邊苟延殘喘,他們不是沒有憧憬,只是身不由己。

但我想說,不管你因為哪種原因依舊在自己的崗位上掙扎,如果你真的能在這裡收穫自己想要的,那就擦擦眼淚,努力通關。可如果早上一睜開眼睛,腦子裡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辭職,那麼你真的應該辭職了。

整天嚷嚷辭職,抱怨工作沒多大意義,不如把時間用來規劃下一步,為自己另尋出路。

下一份工作不一定就能如你所願,但什麼也不做,唯一變化的,也只剩下年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