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引萬物論劍AI,商湯科技欲打造顛覆式創新引擎

9月18日,由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戰略合作伙伴商湯科技SenseTime承辦的“智引萬物”人工智能平臺主題論壇在上海舉行。科技部創新發展司副司長餘健及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傅新華出席並致辭。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徐立以“人工智能的顛覆式創新”為題發表演講,向與會者展示商湯的多項前沿技術與解決方案,並分享了人工智能技術是如何賦能行業,拓展人類生活與想象的邊界,推動時代進步。


智引萬物論劍AI,商湯科技欲打造顛覆式創新引擎



受邀嘉賓還有麻省理工學院名譽校長Eric Grimson,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Michael I. Jordan,高通全球高級副總裁Keith Kressin,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戰略營銷總裁徐文偉,小米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洪鋒,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張益肇。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大咖共同聚焦人工智能基礎技術平臺,展現最新科技創新成果,探討未來人工智能與智慧世界的美好圖景。

聚焦平臺化能力 打造人工智能時代顛覆式創新引擎


徐立在演講中表示,“歷史上所有時代的大發展,都是以技術創新和工業革命作為助推引擎。無論是紡織與產業革命時代,蒸汽與鐵路時代,鋼鐵、電器與重工程時代,石油、汽車與大生產時代,還是如今的信息技術時代。”縱觀歷史,技術的發展具有三大特徵,週期性、非連續性、階躍性。舉例來說,如果查看近十年來CMOS、GPU、短視頻等行業的發展數據,可以發現它們都是在最近一、兩年出現了爆發式、非連續性的增長。

什麼促進了這種非連續性的增長?“在這個時間點上,必然是人工智能”,徐立認為,“人工智能將是生產力階躍的核心引擎。”當然,人工智能成為這樣的引擎是有先決條件的,它需要實現大規模推廣,並深刻影響行業。徐立認為人工智能發展有兩大行業趨勢,第一,萬事萬物皆數據,第二,機器學習將不再需要人工干預。


智引萬物論劍AI,商湯科技欲打造顛覆式創新引擎



未來藉助人工智能技術的賦能,個人將穿上AI的鎧甲,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人們將享受更多人工智能帶來的便利;組織也將裝配上AI的燃料,孵化出更多人工智能的產品;而社會將成為AI的星辰大海,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人工智能的滋養與照料。徐立現場展示了SenseMatrix人臉3D重建方案、SenseAR美體塑形產品,以及首先在上海西岸完成部署的商湯智慧公共空間管理平臺,從個人娛樂交互體驗到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多角度呈現AI將如何顛覆人們對生活的理解與渴望,影響人們的生活。

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平臺公司,商湯科技將聚焦人工智能技術與平臺化能力,推動AI時代生產力的階躍式發展,成為各行各業顛覆式創新的引擎,實現賦能百業。最後,對於人工智能技術可能讓人失業的擔憂,徐立在對比了上海西岸近百年來的產業與生活鉅變後表示,“縱觀過去250年的歷史規律,所有技術所顛覆的,必將以其他形式還回來。人工智能未來一定會帶來更多行業、更多職業,甚至更多繁榮。期待人工智能引領整個行業的進步。”

智慧公共空間管理平臺首次亮相 立體化打造智慧城市


隨著城市發展的日益提速,城市公共空間管理成為建設智慧城市的核心問題之一,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公共空間管理中存在區域面積大、空間開放、人群密集,突發事件多等特點,以及處理效率低、資源利用率低、缺乏統一的管理和後臺等困難。


智引萬物論劍AI,商湯科技欲打造顛覆式創新引擎



商湯科技藉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手段,以建設全方位、智慧化的開放空間管理為目標,構建了一體化的智慧公共空間管理平臺,依託全球領先的人臉識別、視頻結構化分析、人群監測、以圖搜圖、軌跡分析等多項原創技術,實現公共安全管理、智慧區域運營、提升生活體驗等多方面訴求,讓居民享受到更安全、更便捷、更貼心的人性化服務。“我們希望用人工智能技術,讓生活更有溫度”,徐立表示。

目前,商湯智慧公共空間管理平臺已在上海徐匯西岸完成搭建,並投入使用。未來,從“小而美”的城市公共空間管理出發,商湯將推動賦能立體化的智慧城市管理與運營,涵蓋智慧園區、智慧校園、智慧交通、智慧醫院、智慧樓宇、智慧博物館等,到打造“大而全”的城市綜合體,為智慧城市建設帶來無限價值。

全球產學研領袖論劍 憧憬AI發展無界未來


隨著以深度學習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術不斷髮展,平臺化逐漸成為全球AI領域未來的價值所向。在加強平臺化建設中,商湯科技也不忘產學研合作。本次主題活動上還舉辦了“產學研聯合’破題’——人工智能平臺劍指何處?”圓桌論壇,與會嘉賓暢談在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如何發揮高校與企業自身優勢,加強產學研與國際合作,促進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的話題。


智引萬物論劍AI,商湯科技欲打造顛覆式創新引擎



作為圓桌論壇主持人,湯曉鷗教授表示相信太平洋足夠大,能夠容納中美兩國的AI。學術界領袖麻省理工學院Eric Grimson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Michael I. Jordan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段崇智院士,浙江大學吳朝暉院士,以及產業界嘉賓高通全球高級副總裁Keith Kressin、小米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洪鋒、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張益肇紛紛表示,在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化發展過程中,應發揮高校與企業自身優勢,加強產學研與國際合作,促進技術創新與產業持續發展。

創新技術賦能百業 人工智能無處不在


在WAIC大會商湯科技展臺上,還展示了商湯眾多最新產品與解決方案,包括SenseAR增強現實繪製平臺、SenseMatrix人臉3D重建方案、SenseFace人臉大數據平臺、SenseGo智慧商業解決方案、SenseRemote遙感影像智能解譯解決方案,以及智能汽車產品體驗模型,涵蓋手機、互聯網娛樂、智慧城市、智能汽車、智慧零售等行業領域,還首次詳細介紹了商湯自主研發的AI超算中心。


智引萬物論劍AI,商湯科技欲打造顛覆式創新引擎



現場展示的商湯SenseMatrix人臉3D重建方案,能快速構建高度粘合人臉的3D面具或3D模型,與真實人臉高度相似,可謂《碟中諜》電影中3D面具生成技術的真實復現。商湯SenseAR“美體塑形”則是喜愛自拍用戶的最愛,能對圖片或視頻中的人像進行全身塑形,和頭、肩、腰、臀、腿部局部調整,讓視頻中實時呈現婀娜多姿的身材曲線。在自動駕駛產品體驗模型上,可以看到行人車輛檢測、車輛屬性、行人運動分析、車道線檢測等核心技術,這也是商湯與本田合作研發乘用車L4級自動駕駛方案的基礎。商的AI超算中心展區同樣備受關注,依託原創深度學習訓練框架Parrots,該平臺可承載超萬片GPU,支持千卡並行訓練,為AI技術研發提供基礎設施層面保障。

隨著作為戰略合作伙伴深度參與WAIC,以及“智引萬物”——人工智能平臺主題論壇的成功舉辦,憑藉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落地能力,商湯將日益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未來,商湯科技將進一步加強與產學研各界的緊密合作,夯實人工智能平臺基礎,並以自身為“橋樑”拉近產業界與學術界的關聯,以原創技術推動產業升級,以產業需求指導學術方向,激發人工智能的無限潛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