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賣出1000萬份米粉後,關於人生選擇,我有5點思考

2014 年,張天一從北大碩士畢業創立伏牛堂,立志用學霸態度做牛肉粉。4 年過去了,他已賣出超過 1000 萬份牛肉粉。在公司成立四週年之際,他寫下這篇文章,分享了創業四年的感悟,以及 27 歲的他對人生選擇的一些理解,希望能對你所有啟發。

2014 年 4 月,將畢業的我和幾個同學湊了 10 萬元錢,開了家 37 平米的牛肉粉店,在那家店裡,我賣出了第一碗牛肉粉。

2018 年 4 月,是創業的第四年。

粗算下,這四年我賣出了超過 1000 萬份牛肉粉。

四週年之際,我想聊聊這 1000 萬份牛肉粉帶給我帶來的一些感悟。

這些想法,也代表了 27 歲的我對人生的一些理解:

01

不解決情緒,只解決問題

問題解決了,情緒就好了

許多人以為,創業是一場創始人不斷克服內心恐懼與煎熬的旅程。

要我說,那些過於關注自己內心的創業者,活不了幾集。

因為創業者根本沒有時間去解決情緒。

更好的方式,或許是專注解決問題。

問題解決了,情緒自然就好了。

問題不解決,內心戲再豐富也沒用。

我總覺得,內心情感太豐富的人創不了業。相反,粗線條的直男風格簡單粗暴,可以更好地輕裝上陣。

因為,創業有點像看恐怖片。

要知道,恐怖片中最恐怖的部分不是 “鬼”,而是即將出場的鬼啊。

27歲賣出1000萬份米粉後,關於人生選擇,我有5點思考

一切恐懼的來源都是未知。創業也是。

我恐懼公司可能倒閉、恐懼他人的非議、恐懼工作與生活的失衡、恐懼業務的發展停滯、恐懼骨幹員工的離職......

而團隊和家人就像是和你一起看恐怖片的女朋友。佳人在旁,明明心裡怕得要死,你還得挺著胸膛,借她個肩膀靠靠,裝作若無其事。

要知道,看鬼片最好的方法不是透過手指縫看、不是眯著眼、也不是大驚小怪。而是大吼一聲:“去你奶奶的!”然後瞪著眼看。

一旦你掌握了瞪眼看鬼片的技能,什麼鬼都嚇不倒你。

因為,鬼片都是自己嚇自己。

創業也是,只要不自己嚇自己,啥事都好辦。所以,幹這種事,就得直男癌一點。

我剛開始創業時,出於恐懼,不敢告訴我父親。他在報紙上知道我創業的消息,頓時暴走。我硬著頭皮與他溝通,最終也還是說服了他。其實沒有我設想地那麼恐怖。

恐懼,意味著你正站在舒適區之外,接受未知的挑戰。

站在舒適區之外的荒野獵人,根本沒有時間解決 “恐懼 “這類情緒問題。

大罵一句 “去你奶奶的”,忘掉恐懼,著手解決問題。

不要慫,就是幹。

一力降十會。

才有最快的進步。

02

在人生選擇上,最重要的東西

不是選擇招式,而是修煉內功

有人至今不理解我賣牛肉粉這件事。我看來,這是他們太糾結於招式。

事實上,最重要的東西不是選招式,而是修內功。

什麼是招式?

招式就是做某一特定事情的能力。

例如律師要學的法條、財務人員要學習的會計準則。

什麼是內功?

內功就是做事的底層能力。

比如邏輯思維能力、談判與表達能力、模仿與學習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堅韌不拔的毅力等。

成為一個頂尖的律師需要這些能力,成為最優秀的牛肉粉之王也需要這些能力。

好比《天龍八部》中的少林七十二絕技。

少林寺的和尚們一輩子也只能修煉其中的一兩門絕技招式。而鳩摩智練了小無相功這門強大內功後,可以瞬間掌握所有七十二絕技的招式。

創業就是個練內功的活兒。

一個練內功的人,最大的能力不是某個專業能力,而是迅速搞懂一件事的學習力。

幾年 CEO 當下來,運營、研發、人力、財務、營銷、供應鏈,這些曾經陌生的模塊在不知不覺中我都會有所掌握。

假設我今天去找工作。我相信用人單位也不能按照評估一個 “四年工作經驗” 求職者的邏輯來評估我。因為我修煉的是全面管理能力啊。

我接觸過一些剛入職場的新員工。他們不願意做一些諸如做會議紀要、複印文件、粘貼發票之類的小事。總想著要做一些他們認為“更重要” 的事情。但我想,同樣是做會議紀要,內功不一樣的人做起來結果也絕對不一樣。

我見過一個員工,她的會議紀要有清晰的頁眉、頁腳,有重點標註、有封面、有 LOGO 水印、有思維導圖。我看到這份文件,便想:簡單招式能做成這樣,絕對是高手!

把 “大招” 打出威力,是應該的。

但要把 “小招” 打出亮點,沒幾分內功還真做不到。

同理,我們在做人生選擇時,沒有必要把自己的關注點放在 “招式” 上。一時的工作高大上與否、事情有趣與否、工資高低之類都不過是表象。

我們真正需要了解的是:“怎樣是在練內功,哪些又僅是練招式。”

對我而言,牛肉粉在幫我練內功。四年來,我反覆在想:我做牛肉粉,能和別人哪裡做的不一樣?

2014 年,我們提出了 “霸蠻產品四不主義”。即:

帶筋牛棒骨熬湯不少於 5 小時;

米粉只用直鏈澱粉含量不少於 25% 的早稻秈米;

牛肉粉 SHU 辣度指數不低於 399;

掌握核心配方機密的兩個合夥人不坐同一班飛機;

為了堅持這些原則,我經歷過用戶不理解,也經歷過團隊內部爭執。

但我覺得,作為註定要當牛肉粉之王的男人,應當按照自己對一碗最好牛肉粉的理解來做產品。

所以,我理解的創業和人生選擇是這樣的:

不必介意你修煉的招式太簡陋。就算是最簡單的黑虎掏心,配合上渾厚的內功,也可以靠著這一拳成為高高手。

03

打勝仗就是最好的管理

這句話是有次在 “得到” 公司拜訪時,羅胖說的一句話。

回顧過去這幾年的經歷,對此我深以為然。

有許多人會問我這樣的問題:

怎麼和同學之間處理好合夥的問題?

怎麼當一個 90 後 CEO?

怎麼和比你年齡大的員工相處?

我覺得,只要能帶著隊伍打勝仗,以上都不是問題。也不必額外學習許多的管理兵法。

《資治通鑑》有這樣一段記載:

項羽打贏鉅鹿之戰後,走進中軍大帳,諸侯皆拜服,口呼 “上將軍”,沒人敢抬頭看項羽。

要知道,這一年項羽的年齡也不過是 24 歲。

所以,90 後、00 後 CEO 怎麼當?

我覺得,就是要打勝仗,讓人記住你是 CEO 而忘記你的年齡。

04

只有不斷增強體力

才能及時補充心力

創業有一陣,我經常在凌晨四五點地時候心跳自動加速驚醒。根本不用半夜雞叫,就會一躍而起。而且會整晚做夢。

夢的內容就是開會,開會討論的事情就是白天的工作。

夢裡開會的結論醒了以後還能記得,還真能用到工作中。

創業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消耗心力的過程。這種緊繃的狀態極端消耗心力,讓人十分心累抑鬱。

心力值一旦為 0 ,很容易轉化為情緒失控。

那種狀態下,根本輪不到競爭對手來打擊你,自己就垮了。

正好那段時間看到一位 80 後創業者不幸去世的新聞。一方面是震驚,一方面對那種 “喪累” 態有點感同身受。

於是,我決定立馬調整自己的狀態。

我給自己定了 3 條雷打不動的規則。

除了特殊情況,一般的應酬、會議之類事務都要為這三件事讓步:

1) 每天騎車 20KM 上下班,雷打不動;

2) 每天晚上健身房待 1 小時,雷打不動;

3) 每週進行 2 次左右籃球或散打,雷打不動。

27歲賣出1000萬份米粉後,關於人生選擇,我有5點思考

▲ 今年已經騎行了 1600 KM,希望年底到 5000 KM

創業實質上是一個與各種困難(有人,有事)搏鬥的過程。

這場搏鬥,拼的是心力,拼的是誰更狠。

我個人的感受是,心力的補充不來自於參加什麼心理輔導、心靈大保健。我從來不參加那種創業者抱團互相傾訴的活動。

弱雞才幹這種事。

補充心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補充體力。

汗水揮灑過後,激素水平上升,壓力有了出口,人很容易變得正向積極。

我在辦公室放了個沙袋。一旦有喪的感覺,來上兩拳,立馬心情平靜。

總之,只有增強體力,才能及時補充心力。唯有充足的心力,才能應對創業過程中的各種意外。

05

只有不斷認知升級

撿裝備的人才能活下來

創業是一場認知吃雞遊戲。

只有不斷認知升級、撿裝備的人才能活下來。

每個季度結束時,我會留出大約兩天整時間。

一天拜訪比我厲害的人,一天獨自進行系統回顧和覆盤總結。

我要求自己的想法,必須比三個月前升級一次。

因為,CEO 的認知是就是公司的天花板。我的思考質量,直接決定了團隊是事倍功半還是事半功倍。

我有條交友原則:刻舟求劍者,不深交。

有的人,一段時間不見,就有許多新的思考,這是值得交的朋友。因為這種人處於快速變化與成長中。

有的人,頭次見面很驚豔。但見多了,發現他就是那套東西從來不變。我覺得這是待在舒適區,認知停滯的表現,不值得深度交往。

我面試人也有一條原則:

但凡對自己從事的工作能講出偏本質性認知的人,立即錄用。

因為,有認知體系的人都不簡單。

希臘德爾菲神廟上刻著一句話:認識你自己。

身處當下社會,人在 30 歲前不構建相對完整的自我認知,很可怕。

今天很多人在討論階層流動的問題。

我看來,當今一個人改變命運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中一張卵子彩票。比如有個好爹、天生有某種過人天賦、顏值很高,都屬於胎投的好,中了卵子彩票。

第二種,沒有卵子彩票。那麼唯一能改變你命運的東西,就是認知水平。

這幾年創業,我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人。

我發現其中成功的人在認知上都有趨同性:

價值導向、邏輯好、堅韌不拔、有較強危機感、延緩慾望滿足能力較強、好奇心、好勝心較強、結果導向。

不太成功的人在認知上也有趨同性(關鍵是這類人一般還不知道自己認知是這樣的):

價格導向、邏輯差、缺乏毅力、居安不思危、延緩慾望滿足能力較弱、缺乏好奇心、求勝心弱、過程導向。

創業的高度不確定性與變化性,決定了它是一場認知求生遊戲。

唯有經受住一輪輪的認知升級的人,才能在一輪輪的淘汰縮圈中活下來。

總之,我挺慶幸自己在 30 歲以前走上了創業這條路。

並非因為它給帶來了多少外在的東西,而在於它為我提供了一條認知升級的高速通道。

這四年來,我們團隊逐步形成了一個傳統:

加入公司的新員工,有條件的話都要進行一段 80KM 的徒步。

▲ 2018年800裡徒步

27歲賣出1000萬份米粉後,關於人生選擇,我有5點思考

這段旅程的特點是,進入後半程全是山路,沒有信號、保障車開不進去,無法退出。

所以,不管身體是什麼狀況,只要進入後半程,跪著也必須走完。

之所以安排這種項目,是因為我想告訴自己和團隊:“創業如行路。就算行路難,難於上青天,那我們就去捅破天”。

接下來的創業歷程,對我而言就是一段只進不退的山路徒步。

作為一個湖南人,“霸蠻” 是我骨子裡的精神。這個湖南方言的意思是 “死磕不服輸”。

第二個四年,我希望我能賣出 1 億份牛肉粉。完成這個目標,靠的就是“霸蠻” 勁頭。所以,在我們成立四週年之際,我想將 “伏牛堂” 這個品牌直接改為“霸蠻”。

霸蠻最終應該是個什麼樣?我有想法。

中國最近兩代 90 後,都不一般:

一個是 1890 後。

另一個是 1990 後。

我們趕上了中國百年未有之變局:過去一百年中,這個國家頭一次宣稱 “強起來”。我們這群人剛好處於二三十歲的 “而立” 之年。

所以,我們這代 90 後,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是:

“如何為強起來的中國進行世界性的符號表達?”

前段我看了麥當勞創始人克羅克的傳記電影《大創業家》。其中克羅克說了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

“當我開車路過教堂時,我看到了十字架。當時我就覺得,未來金拱門的數量應當和十字架一樣多。”

金拱門之所以偉大,不僅因為漢堡,更因為它是一個文明的符號。

金拱門之所以能成為符號,是因為它產生於美國全面崛起、需要文化自信的時代。

今天的中國,也處在這樣一個時代中。

西方文明是小麥文明,小麥製作的漢堡最終成為了一個文明符號。東方文明是大米文明,大米制作的米粉成為一個文明符號,有何不可?

中國要有自己的世界 500 強飲食企業,要有自己的文化符號。這才是我做這件事的願景。

我 24 歲到 27 歲年華的味道,就是牛肉粉的味道。我希望終有一天,我們能塑造一個代表中國 Z 世代年輕人精神的世界級消費符號。

這才是這碗牛肉粉的星辰大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