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事業的選擇,深耕是最好的路徑

俞敏洪:事业的选择,深耕是最好的路径

俞敏洪:事业的选择,深耕是最好的路径

人的一生,在小事上可以做很多選擇。我們可以選擇每天吃不同的食物,飯菜變著法子做,可以一年都不重樣。我們還可以選擇到各處去旅行,今天的空間概念已經覆蓋整個地球,不能不說是我們生長在這個時代的幸運。

但在人生大事上,我們的選擇並不多。我們不可能今天做出一個選擇,明天再做另外一個選擇。如果我們不斷變換選擇,將付出極其昂貴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到最後可能一事無成。

人 生 大 事 需 深 謀 深 耕

何為人生大事?婚姻、事業、居住地等的選擇都是大事,通常投入成本極高。面對這些大事,我們只能走兩步:第一,在做出決定性選擇前反覆觀察,深謀遠慮;第二,在做出選擇後義無反顧,深耕細作。

俞敏洪:事业的选择,深耕是最好的路径

選擇和誰結婚是人生的重大決策,這個比選擇創業合夥人更加艱難。創業合夥人合作不成還比較容易散夥,但一旦結婚了,兩個人就要一起為後面大半輩子的共同生活做籌劃。儘管也可以離婚,但如果真走到這一步,就是生命的傷筋動骨,基本上都會被弄得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才罷。

選擇做什麼樣的事業也是必須慎之又慎的事情。從上大學選擇專業開始,畢業後選擇職業,再到辭職出來創業,每一步的選擇都是對生命的重新定位,牽一髮而動全身。要回頭也可以,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重新回頭常常是對生命的巨大浪費。

選擇定居地也是一個重新定位生命的重大決定,我說的定居地不僅指從上海搬到北京,或從北京搬到杭州。現在很多中國人選擇居住地是在世界範圍內的選擇,是未來自己的孩子做外國人還是中國人的選擇,是紮根黃土地漢文化還是融入其他文化、改變子孫文化屬性的選擇。人生中還有很多其他重要選擇,凡是改變生命歷程或者本質的重大選擇,我們都應該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謹慎。

俞敏洪:事业的选择,深耕是最好的路径

那是不是乾脆不做選擇了?有的人害怕婚姻的麻煩,所以不結婚,但這實際已經不知不覺做了另外一個選擇,一生孤獨自己度過。有的人選擇不再自己創業,而是努力變成追隨者或者在大公司安逸工作,這樣的選擇實際放棄了自己一生可能的事業機會。人生面對的兩難就是,選擇了不一定成功,但面對重大問題不選擇,實際上是最糟糕的選擇。

朝 正 確 方 向 不 斷 努 力

那怎樣才能讓自己的選擇更加正確呢?這其實是不太容易做到的事情。選擇的正確性和人生的閱歷、經歷、年齡相關。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在徹底想清楚並且預料到結局之後才去選擇的。所以,只要基本面沒有問題,就應該勇敢選擇。比如選擇婚姻不是因為對方的錢財或者美貌,而是更加註重兩個人內在的契合和價值觀的一致,就會更加容易保持良好的婚後關係。選擇事業只要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願意長時間努力,就更容易做好。

一個人有真正優質的生命質量和事業深度不僅要靠開始的正確選擇,更多的是靠願意為自己的選擇長時間深耕。如果給予足夠的時間和努力,一種選擇就有可能變成一生的情懷和事業。這就像一瓶普通的酒,如果放足夠長的時間,會變得醇香四溢;也像一段步行,如果走上一萬里,就變成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征。

所謂深耕,就是在選擇基本不錯的前提下的堅持。新東方最初就十幾個學生,在發展規模還很小的時候,我有出國讀書的機會,有進入其他行業的機會,有加入別人創業公司的機會,但我還是堅持在培訓領域深耕,耕了 13 年,把新東方耕成了一個上市公司。現在新東方上市也已經十多年了,我還在深耕,依然相信新東方會越來越好。

俞敏洪:事业的选择,深耕是最好的路径

1993 年,在為學生答疑解惑的俞敏洪

在學習上,我也選擇深耕。從進大學到在北大當老師的十年時間,我在英語詞彙研究領域深耕,儘管做新東方以後沒有時間做進一步研究,但迄今為止我的詞彙書還是中國學生最喜歡的詞彙書之一。

馬雲從開始做第一個公司起,就深耕於中國中小企業和世界接軌的服務,前面創辦的四個公司都沒有成功,但他藉著互聯網的東風,一舉做成了阿里巴巴。我的另外一個朋友胡葆森,深耕河南各城市的房地產項目,在一個省做出了全國最大的房產業務之一。抓住機遇,堅持深耕,是做成事業的重要條件。

當然我說的深耕不是鑽牛角尖的不可理喻,不是不分是非的蠻幹。深耕,是在理解業務發展和機遇的前提之下的全心努力,是在關注世界變革前提下的靈活佈局,是在前瞻眼光下的戰略思維。方向對了,才能加大油門全力付出,最終取得連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成就。

基於CC0協議使用

文 / 俞敏洪,摘自圖書《在人生的更高處相見》

俞敏洪:事业的选择,深耕是最好的路径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在人生的更高處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