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白皮書:餘杭人均期望壽命83.68歲

健康餘杭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發佈的《2017年健康餘杭建設進展狀況報告》中顯示,餘杭人2017年的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3.68歲,其中,男性為81.73歲,女性為85.67歲。那麼,什麼叫“人均期望壽命”呢?人均期望壽命是如何測算出來的?這一數據有何意義?昨日,記者來到區疾控中心作進一步瞭解。

“人均期望壽命”是衡量經濟、醫療水平的指標之一

何謂“人均期望壽命”?它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不是指人希望活到的壽命。而是一個地區人口健康情況的側面反映,是根據嬰兒和各年齡段人口死亡的情況計算後得出的,指在現階段0歲組兒童如果沒有意外,應該活到這個年齡。人均期望壽命,是衡量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及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指標之一。

“2017年,我區人均期望壽命為83.68歲。通俗地講,就是2017年出生的餘杭居民預計平均能活到83.68歲。”區疾控中心地慢科負責人唐愛奇介紹,人均期望壽命的計算基礎數據有兩個:人口死亡率、本地人口數。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生活條件的改善、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等多方面因素都可使死亡率降低,同時平均期望壽命會增高。因此,平均期望壽命是一個假定的指標,它表明在當前的經濟、衛生水平下,新出生人口平均預期可存活的年數。

2017年,我區嬰兒死亡率為1.85‰,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2.70‰,孕產婦連續3年無死亡,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過早死亡率為7.38%,比上年(8.40%)下降12.14%,城鄉居民體質測定合格率達94.9%,這些方面的改善對我區人均期望壽命值的升高都有重要貢獻。另外,由於經濟、衛生水平的發展,及時、有效的醫療服務和不斷完善的社會環境的支持,因意外傷害或疾病造成的過早死亡概率也在不斷降低。

我國居民人均期望壽命76.7歲 餘杭的數據值已達發達國家水平

“人均期望壽命是反映一個地區經濟衛生髮展水平和人口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杭州市目前的人均期望壽命值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值,餘杭區的指標在杭州地區排名靠前。”區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世界上高收入國家平均期望壽命約為79.2歲,日本是公認的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在2014年就達到創紀錄的87歲。從全國數據來看,2017年我國居民人均期望壽命為76.7歲。

業內專家表示,再提升期望壽命,須加強對慢性疾病的控制,改善居民生活飲食習慣。《“健康餘杭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目標,預計到2020年餘杭居民身體素質明顯增強,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達到95%以上;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過早死亡率低於省市指標;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至27%;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達到43%等。為此,將通過實施優質高效健康服務、健康養老服務、全民健身、健康素養提升等“健康餘杭”建設十大專項行動,提升餘杭人的健康水平。

延伸閱讀

健康白皮書:餘杭人均期望壽命83.68歲

2018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World Health Statisitcs 2018(世界衛生統計2018)》。根據數據顯示,全球總體人均預期壽命72歲,其中女性壽命預期仍高於男性,前者為74.2歲,後者為69.8歲。 從區域來看,歐洲地區和太平洋西岸的人均預期壽命最高,分別為77.5歲和76.9歲;亞洲地區69.5歲;人均預期壽命最低的是非洲地區,僅為61.2歲。排名中,日本憑藉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和社會福利蟬聯第一,達84.2歲,其中女性壽命預期為87.1歲,男性為81.1歲。中國人口預期壽命約76.4歲,其中男性75歲,女性77.9歲,排名第52位,較之前有所提升。

延長壽命的5個日常小習慣

1、站著吃飯 我們習慣坐著用餐,但其實坐姿會使腹部受壓,讓血液流通受阻,正在工作的胃部會缺少足量的血液供應。

建議:全身放鬆站立用餐,身體重量可落於腿、肩、腰等部,用餐時間在30分鐘左右。

2、無鼾睡眠 研究發現,睡眠時不打鼾的人的壽命比打鼾的人明顯要高。因為打鼾不僅是呼吸受阻,更是高血壓、心肌梗死的預警信號。

建議:出現嚴重打鼾時,不要單純地制止它,而是向醫生求助,找出最終原因所在。

3、多用左手 思維的活躍讓身體放慢衰老速度,當習慣用右手做事,用右腦思考,就會導致左右腦發展不均衡,從而影響大腦活躍度。

建議:增加左手的使用率,將所需要的辦公用品,如打印機、電話、紙張等放在左手邊。

4、適應冷空氣 身體溫度降低時,生命能量釋放就會變慢,從而減輕內臟功能的損耗,自然可以延長身體的“使用期限”。

建議:冬季時室內適當通風,減少空調使用,讓身體溫度隨外界溫度降低而適度降低。

5、牙刷不沾水 很多人習慣先將牙刷沾水再擠牙膏刷牙,這樣會稀釋牙膏中的有效成分,口腔消毒不充分,容易病從口入。

建議:刷牙過程中,一定要讓牙刷與水絕緣,最好漱口3次,將細菌隨時清出口腔。

來源: 餘杭晨報 記者 陳軼東 通訊員 駱燁 洪沄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