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山竹」兇猛,「多風」是否漸成趨勢

新知|“山竹”凶猛,“多风”是否渐成趋势

這是9月16日在珠海市情侶路拍攝的風浪。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9月16日17時,備受關注的颱風“山竹”在廣東省江門市台山沿海登陸,登陸時為強颱風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相當於45米/秒。其所到之處,狂風暴雨肆虐,樹木倒伏、高樓震顫,城鄉積澇。

“山竹”的威力為何如此強勁?它是如何形成演化的、又有何特點?我國是否已經形成“多風”趨勢呢?

●“山竹”兇猛,強度已追平“飛燕”

近日,名字可愛、味道甜美的小清新水果“山竹”,讓人們領教了它作為強颱風登陸時的兇猛一面——

廣東境內航班、鐵路等交通運輸大量取消、停運。

香港天文臺9月16日9時40分發出最高級別的十號颶風信號。

澳門半島內港至青洲低窪地帶嚴重內澇,截至9月17日19時30分,共有1215人使用澳門多個避險中心。

而在菲律賓,“山竹”引發的災害已造成66人死亡,另有52人失蹤。據菲官方統計,其造成的農業損失已達140億比索(約合2.59億美元)。

……

為何“山竹”的威力如此強勁?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錢奇峰認為,“山竹”所經過的海域海溫基本都在30℃以上,高海溫為它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專家舉例說,此前,颱風“飛燕”生成後,在向西移動了一段後路徑轉而向北,最後在日本登陸。眾所周知,越往北海溫越低,所以“飛燕”強度維持在超強颱風的時間並不長,隨著它向北移動,威力也跟著逐漸減弱。而“山竹”的路徑則偏南,一直處於高海溫海域,所以強度維持更長時間。

“山竹”來勢洶洶,它有哪些特點?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玲為其概括了4個方面:強度強、強風範圍大、風雨影響嚴重、與颱風“百里嘉”影響區域重疊。

強度強——“山竹”自9月7日20時起編,11日8時加強為超強颱風,15日5時仍為超強颱風級別,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7級以上(65米/秒)。

強風範圍大——“山竹”雲系龐大,直徑範圍可達1000公里。

風雨影響嚴重——9月16日至18日,華南中西部沿海風力可達14級至16級,陣風可達17級以上;廣東南部、香港、澳門、廣西南部、海南島、雲南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

影響區域重疊——“山竹”登陸的雷州半島到海南島東北部,影響區域與今年第23號颱風“百里嘉”重疊,風雨疊加效應明顯。

既然如此,“山竹”是否會超過“飛燕”,成為今年的“風王”?

“‘風王’是老百姓的一種說法,就是說峰值強度最強的那個颱風。”張玲說,“在氣象學上,颱風是按照強度等級來界定的,我國將颱風分為6級,分別為熱帶低壓、熱帶風暴級、強熱帶風暴級、颱風級、強颱風級、超強颱風級。”

錢奇峰表示,此前,“山竹”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已達17級以上,強度已追平“飛燕”,七級風圈半徑達300公里至380公里,屬於中等體型的颱風。

●超強颱風如何形成

包括“山竹”在內,每年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就會生成不少猛烈風暴,它們有的消散於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這些颱風從哪裡來、又向何處去,為何會給我國帶來如此巨大的影響呢?

專家介紹,颱風實質上是一種熱帶氣旋,其形成可總結為“三部曲”——

在南海或者菲律賓以東的洋麵上,有著充沛的陽光、蒸騰的水汽和溫暖的海水。當海水錶層溫度高於26℃時,海水不斷加速蒸發成水汽上升,四面八方的冷空氣從地方湧到中央,中間就形成了一個熱帶低壓中心。

熱空氣越升越高,遇冷凝結、放熱,於是低壓中心就越來越熱,氣壓相對周圍越來越低,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氣團開始逆時針旋轉。

隨著離心力越來越大,就像洗衣機的渦旋一樣,中間慢慢形成一個洞,這就是颱風眼。颱風就這樣誕生了。

專家介紹,颱風的外圈是大風圈,半徑約200公里至300公里;中圈為強對流,風雨最強烈、破壞性最大,半徑約100公里;內圈是颱風眼區,半徑約5公里至30公里,無風無雨。颱風的高度一般在15公里左右。

在張玲看來,影響颱風強度的因素主要有3個,分別為海洋與颱風渦旋的相互作用,環境大氣與颱風的相互作用,以及颱風與中尺度系統的相互作用。

具體來說,海水溫度越高、表層暖水的厚度越厚對臺風強度的加強越有利;在低層向颱風中心輸入的水汽能量越多、在高層從颱風中心向外的流出強度越強,颱風的強度也越強。此外,在臺風環流內還可以生長出一些尺度更小的中尺度小渦旋,甚至是更小尺度的系統,比如龍捲風。當颱風環流吸收了環境中尺度系統後,強度就會急速加強。

●“多風”會是趨勢嗎

進入9月以來,“飛燕”“百里嘉”“山竹”“佛羅倫斯”等肆掠北半球多地的颱風、颶風接連不斷。為何今年北半球的“大風”這麼多?

“其實,今年全球檯風的活躍程度都很強,包括太平洋和大西洋,主要表現為數量明顯偏多,並且出現多次雙臺、三臺、四臺共舞的情況。”張玲說。

專家分析認為,颱風活動的主要影響系統是副熱帶高壓,今年進入7月份以來,副熱帶高壓位置較歷史同期持續偏北,今年的南海季風指數也較歷史同期明顯偏強,以上兩個因素都有利於低緯地區颱風渦旋的生成,這是今年西太平洋和南海臺風活動偏活躍的重要原因。但張玲同時強調,若要完全解釋今年全球檯風的整體活動特點,還需做更多更深入的分析研究才能得出結論。

據瞭解,目前我國尚處於多年平均的颱風活躍期內(7月至10月),且從氣候統計數據來說,常年9月至11月平均有11.4個颱風生成,其中有2.5個會登陸我國。因此,今秋可能還會有颱風登陸我國。

值得關注的是,從歷史統計來看,秋季出現超強颱風的幾率往往更大。對此,錢奇峰認為,這主要是由於夏季向秋季過渡時,太陽直射點由北向南移動導致海溫偏暖,所以容易出現超強颱風。

此外,有數據顯示,秋颱風的登陸地點通常較夏颱風更偏南,主要集中在浙江以南地區,尤其“偏愛”廣東和海南。這又是為何呢?

“這主要是進入秋季後,影響熱帶氣旋路徑的副熱帶高壓開始東退南移,位置逐漸偏南造成的。”錢奇峰說,再加上影響我國近海臺風的氣象因素主要是西風帶的天氣系統、副熱帶高壓等天氣系統,因此,秋季颱風的移動路徑和強度更易多變。

既然今年是“多風之年”,那麼,這種情況是否已經漸成趨勢了呢?

“在氣候變化背景下,這個問題在學術界還存在爭議,並沒有定論。”張玲說。依據其提供的數據,1949年至2016年平均年生成颱風數是27個;過去20年(1998年至2017年)平均年生成颱風數是24個,只有3年的颱風生成數多於多年平均數,分別是2004年30個、2013年31個和2017年28個。

在張玲看來,颱風活動的多少跟氣象方面的諸多因素相關,除了此前提到的南海季風和副熱帶高壓外,還包括海溫變化、青藏高原積雪等因素,非常複雜,不能僅從一兩年的颱風活動變化情況,就簡單推斷概括出一個趨勢來。(綜合新華社、人民日報、科技日報等/記者張懷琛)

●颱風是怎麼取名的?

□記者 張懷琛

颱風“山竹”兇猛過境,人們在對它嚴防死守的同時,也對其名字由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只是“山竹”,“安比”“雲雀”“摩羯”“溫比亞”……這些五花八門的颱風名字究竟是從何而來呢?

颱風實際上是一種熱帶氣旋,但在不同的海域,卻有不同的稱呼。例如,它在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東部叫“颶風”,在孟加拉灣叫“風暴”,而我國則習慣於稱其為“颱風”。

以往國際上對臺風並沒有統一的命名規則,時常導致同一個颱風有幾個稱呼。為避免造成混亂,世界氣象組織下屬的颱風委員會決定從2000年起,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的熱帶氣旋採用統一命名法,由14個成員國和地區(中國、柬埔寨、朝鮮、中國香港、日本、老撾、中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各提出10個名字,按順序循環使用。

根據2018年起執行的颱風委員會熱帶氣旋命名錶,目前,我國提出的10個名字是:海葵、悟空、玉兔、白鹿、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木蘭、海棠。

颱風的名字大多很“溫柔”,以期盼帶來的傷害能小一些。對此,颱風委員會還有一個規定,一旦某個颱風對生命財產造成了特別大的損失或人員傷亡時,就會將其從命名錶中刪除,然後再根據相關成員的提議進行增補。

例如,2005年19號颱風“龍王”的到來,就在福建造成了74.78億元的經濟損失,導致近百人死亡,於是便被從命名錶中徹底“除名”了。它也因此成為中國大陸提供的颱風名稱中最先退役的一個。

目前,颱風委員會總計已經除名了40多個颱風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