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山竹”凶猛,“多风”是否渐成趋势

新知|“山竹”凶猛,“多风”是否渐成趋势

这是9月16日在珠海市情侣路拍摄的风浪。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9月16日17时,备受关注的台风“山竹”在广东省江门市台山沿海登陆,登陆时为强台风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相当于45米/秒。其所到之处,狂风暴雨肆虐,树木倒伏、高楼震颤,城乡积涝。

“山竹”的威力为何如此强劲?它是如何形成演化的、又有何特点?我国是否已经形成“多风”趋势呢?

●“山竹”凶猛,强度已追平“飞燕”

近日,名字可爱、味道甜美的小清新水果“山竹”,让人们领教了它作为强台风登陆时的凶猛一面——

广东境内航班、铁路等交通运输大量取消、停运。

香港天文台9月16日9时40分发出最高级别的十号飓风信号。

澳门半岛内港至青洲低洼地带严重内涝,截至9月17日19时30分,共有1215人使用澳门多个避险中心。

而在菲律宾,“山竹”引发的灾害已造成66人死亡,另有52人失踪。据菲官方统计,其造成的农业损失已达140亿比索(约合2.59亿美元)。

……

为何“山竹”的威力如此强劲?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钱奇峰认为,“山竹”所经过的海域海温基本都在30℃以上,高海温为它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专家举例说,此前,台风“飞燕”生成后,在向西移动了一段后路径转而向北,最后在日本登陆。众所周知,越往北海温越低,所以“飞燕”强度维持在超强台风的时间并不长,随着它向北移动,威力也跟着逐渐减弱。而“山竹”的路径则偏南,一直处于高海温海域,所以强度维持更长时间。

“山竹”来势汹汹,它有哪些特点?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玲为其概括了4个方面:强度强、强风范围大、风雨影响严重、与台风“百里嘉”影响区域重叠。

强度强——“山竹”自9月7日20时起编,11日8时加强为超强台风,15日5时仍为超强台风级别,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以上(65米/秒)。

强风范围大——“山竹”云系庞大,直径范围可达1000公里。

风雨影响严重——9月16日至18日,华南中西部沿海风力可达14级至16级,阵风可达17级以上;广东南部、香港、澳门、广西南部、海南岛、云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

影响区域重叠——“山竹”登陆的雷州半岛到海南岛东北部,影响区域与今年第23号台风“百里嘉”重叠,风雨叠加效应明显。

既然如此,“山竹”是否会超过“飞燕”,成为今年的“风王”?

“‘风王’是老百姓的一种说法,就是说峰值强度最强的那个台风。”张玲说,“在气象学上,台风是按照强度等级来界定的,我国将台风分为6级,分别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级、强热带风暴级、台风级、强台风级、超强台风级。”

钱奇峰表示,此前,“山竹”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已达17级以上,强度已追平“飞燕”,七级风圈半径达300公里至380公里,属于中等体型的台风。

●超强台风如何形成

包括“山竹”在内,每年夏秋季节,我国毗邻的西北太平洋上就会生成不少猛烈风暴,它们有的消散于海上,有的则登上陆地、带来狂风暴雨。这些台风从哪里来、又向何处去,为何会给我国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呢?

专家介绍,台风实质上是一种热带气旋,其形成可总结为“三部曲”——

在南海或者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有着充沛的阳光、蒸腾的水汽和温暖的海水。当海水表层温度高于26℃时,海水不断加速蒸发成水汽上升,四面八方的冷空气从地方涌到中央,中间就形成了一个热带低压中心。

热空气越升越高,遇冷凝结、放热,于是低压中心就越来越热,气压相对周围越来越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气团开始逆时针旋转。

随着离心力越来越大,就像洗衣机的涡旋一样,中间慢慢形成一个洞,这就是台风眼。台风就这样诞生了。

专家介绍,台风的外圈是大风圈,半径约200公里至300公里;中圈为强对流,风雨最强烈、破坏性最大,半径约100公里;内圈是台风眼区,半径约5公里至30公里,无风无雨。台风的高度一般在15公里左右。

在张玲看来,影响台风强度的因素主要有3个,分别为海洋与台风涡旋的相互作用,环境大气与台风的相互作用,以及台风与中尺度系统的相互作用。

具体来说,海水温度越高、表层暖水的厚度越厚对台风强度的加强越有利;在低层向台风中心输入的水汽能量越多、在高层从台风中心向外的流出强度越强,台风的强度也越强。此外,在台风环流内还可以生长出一些尺度更小的中尺度小涡旋,甚至是更小尺度的系统,比如龙卷风。当台风环流吸收了环境中尺度系统后,强度就会急速加强。

●“多风”会是趋势吗

进入9月以来,“飞燕”“百里嘉”“山竹”“佛罗伦斯”等肆掠北半球多地的台风、飓风接连不断。为何今年北半球的“大风”这么多?

“其实,今年全球台风的活跃程度都很强,包括太平洋和大西洋,主要表现为数量明显偏多,并且出现多次双台、三台、四台共舞的情况。”张玲说。

专家分析认为,台风活动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副热带高压,今年进入7月份以来,副热带高压位置较历史同期持续偏北,今年的南海季风指数也较历史同期明显偏强,以上两个因素都有利于低纬地区台风涡旋的生成,这是今年西太平洋和南海台风活动偏活跃的重要原因。但张玲同时强调,若要完全解释今年全球台风的整体活动特点,还需做更多更深入的分析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据了解,目前我国尚处于多年平均的台风活跃期内(7月至10月),且从气候统计数据来说,常年9月至11月平均有11.4个台风生成,其中有2.5个会登陆我国。因此,今秋可能还会有台风登陆我国。

值得关注的是,从历史统计来看,秋季出现超强台风的几率往往更大。对此,钱奇峰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夏季向秋季过渡时,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导致海温偏暖,所以容易出现超强台风。

此外,有数据显示,秋台风的登陆地点通常较夏台风更偏南,主要集中在浙江以南地区,尤其“偏爱”广东和海南。这又是为何呢?

“这主要是进入秋季后,影响热带气旋路径的副热带高压开始东退南移,位置逐渐偏南造成的。”钱奇峰说,再加上影响我国近海台风的气象因素主要是西风带的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等天气系统,因此,秋季台风的移动路径和强度更易多变。

既然今年是“多风之年”,那么,这种情况是否已经渐成趋势了呢?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这个问题在学术界还存在争议,并没有定论。”张玲说。依据其提供的数据,1949年至2016年平均年生成台风数是27个;过去20年(1998年至2017年)平均年生成台风数是24个,只有3年的台风生成数多于多年平均数,分别是2004年30个、2013年31个和2017年28个。

在张玲看来,台风活动的多少跟气象方面的诸多因素相关,除了此前提到的南海季风和副热带高压外,还包括海温变化、青藏高原积雪等因素,非常复杂,不能仅从一两年的台风活动变化情况,就简单推断概括出一个趋势来。(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记者张怀琛)

●台风是怎么取名的?

□记者 张怀琛

台风“山竹”凶猛过境,人们在对它严防死守的同时,也对其名字由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只是“山竹”,“安比”“云雀”“摩羯”“温比亚”……这些五花八门的台风名字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台风实际上是一种热带气旋,但在不同的海域,却有不同的称呼。例如,它在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东部叫“飓风”,在孟加拉湾叫“风暴”,而我国则习惯于称其为“台风”。

以往国际上对台风并没有统一的命名规则,时常导致同一个台风有几个称呼。为避免造成混乱,世界气象组织下属的台风委员会决定从2000年起,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的热带气旋采用统一命名法,由14个成员国和地区(中国、柬埔寨、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各提出10个名字,按顺序循环使用。

根据2018年起执行的台风委员会热带气旋命名表,目前,我国提出的10个名字是:海葵、悟空、玉兔、白鹿、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木兰、海棠。

台风的名字大多很“温柔”,以期盼带来的伤害能小一些。对此,台风委员会还有一个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或人员伤亡时,就会将其从命名表中删除,然后再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进行增补。

例如,2005年19号台风“龙王”的到来,就在福建造成了74.78亿元的经济损失,导致近百人死亡,于是便被从命名表中彻底“除名”了。它也因此成为中国大陆提供的台风名称中最先退役的一个。

目前,台风委员会总计已经除名了40多个台风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