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的內容有錯誤嗎?

使徒約翰從神的三個特徵:光,愛和真理來教導我們怎樣生活才可以彰顯這三個特徵,來榮耀神。換句話說,我們考試已經結束,現在到了這封書信結束時。約翰又用了兩段經文作了總結:一個是信心的特徵;一個是信心的確據。

我們先談第一個題目:信心的特徵。經文是約一5:1-5節:提到了信心所帶來的三個特徵:愛心、順服和得勝。我們一步步來討論。

約一5:1上半句經文是:“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

這裡,約翰把信心,或者更準確地說,把信仰的本質說出來了。在世界上,對信仰的定義是五花八門。有人認為,信什麼是不重要的,關鍵是真誠。說這種話的人可能是對許多宗教人士的虛假很討厭,但不能因此走向是非不分的另一極端。世界上本就存在許多邪惡宗教,譬如魔鬼教。他們“真誠”地相信喝人血是他們入教必要的一步。也有人認為,信仰是沒有客觀標準的,都是主觀的經驗,所以每個人的信仰都不一樣,根本沒有必要去勸別人相信你的信仰。

這種觀點在今天反對有倫理道德絕對標準的時代,是很受歡迎的。結果是每個人認為自己是對的,就是合理的,就可以做。這種觀點不知道害了多少青少年。

這裡約翰明確指出信仰的核心是信誰。若信錯了對象,你越誠心就越錯誤。而約翰認為世界上唯一正確的信仰就是“信耶穌是基督”。這個“信”包括信耶穌是創造天地萬物的神;信耶穌是在人類歷史中真實出現過的人;祂的一生言行證明

是神子,道成肉身來拯救人類的救世主,是基督。這裡“凡信”是現在時,表示這種信心是持續的,不是一時的;而“從神而生”用的是完成時態,意思是:只有被聖靈重生的人,才可能對耶穌有這樣的認知。如保羅說的“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弗2:8)所以這句話也可以這麼理解:信耶穌是基督是一個重生得救基督徒的必然特徵結果。

1. 約一5:1節下半句經文:“凡愛生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

這句話是約翰要描述信心帶來的三個特徵的第一個。約翰說,因為你認定耶穌是基督;換句話說,耶穌是你的救命恩人,把你從地獄裡救出來,使你被聖靈重生,成為神家中的一員,耶穌對你有這麼大的恩典,你當然愛耶穌愛神;於是,約翰說,你若愛神,必定也愛神所愛的人——那就是耶穌所拯救出來與我們一樣的兄弟姐妹。這句話也是回應前一章最後兩節經文,意思就是:愛神與愛弟兄姐妹是同一條命令,不可分割的。

2. 約一5:2-3節經文:“我們若愛神,又遵守祂的誡命,從此就知道我們愛神的兒女。我們遵守神的誡命,這就是愛祂了,並且祂的誡命不是難守的。”

這裡老約翰談到信心帶來的第二個特徵,就是“順服”,表現在自覺地遵守新舊約中神所頒佈的各種有關倫理道德的命令。

作為神兒女的基督徒,對於遵守神的命令,不應當看成為一個額外負擔,應當成為具有神生命的必然流露。因為在沒有得救之前,我們想做善良的事情,做不出來,即使表面上做的是善事,但內心的動機常是邪惡的;而我們不想做的惡事,偏要做,就如保羅形容自己那樣:“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作。”(羅7:19)所以,靠自己肉體要遵守神命令是不可能的。但主耶穌賜下聖靈給認罪悔改信靠祂的人,藉著我們心中的聖靈,就有能力遵守神的誡命了。也如保羅說的:“使律法的義成就在我們這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羅8:4)

在聖經的教導裡,愛神的最主要表現就是愛神的話,如申命記中的著名經文說:“你要盡心、儘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申6:5-6)若我們不知道神的話,如何談得上遵守祂的話呢?

所以,對今天的基督徒來說,要順服神的道,第一步就是要認真學習聖經,仍然靠著聖靈引導,明白神的話,並遵守神的話。而“遵守神的誡命”,除了舊約的十誡以外,就是耶穌的登山寶訓和使徒們的關於倫理道德的教訓,這些我們都得遵守。其中最關鍵的一條誡命就是“彼此相愛”。約翰講到,我們若做到這點,“從此就知道我們愛神的兒女”。

所以,彼此相愛是基督徒信心的第一個特徵“愛神、愛弟兄姐妹”和第二個特徵“順服”的融合。

3. 約一5:4-5節經文:“因為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勝過世界的是誰呢?不是那信耶穌是神兒子的嗎?”

這裡談到“信心”產生的第三個特徵,就是“勝過世界”。這兩節經文不是太好解釋,大約有這麼幾層意思:

4. 1)“因為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這句話有四點需要解釋:

第一,這裡“凡從神生的”希臘文沒有用“陽性”;不像約一5:1節經文中的“從神而生”是用“陽性”,是表示指人。這裡沒有用“陽性”,是指凡從神生的“事情”,或者說,凡從神生的人的“言行”,都是勝過世界的。

第二,要勝過世界的前提是,不與世界敗壞的風俗同流合汙。基督徒必須在待人處事上與世人有分別;因為基督徒是按聖經中神的標準,而世人是按當今流行的文化風氣去行。

第三,若與前面的經文一起讀的話,約翰在這裡想到的“勝過世界”,可能包括兩方面:一個是因為信心產生愛神的心,然後心甘情願地遵守神的命令,過一個聖潔的生活,勝過世人罪中取樂的敗壞的生活方式;另一個是信心所產生的愛弟兄姐妹的行為,這種以他人幸福為己任的,捨己的愛,遠勝過世人以自己利益為主的膚淺的愛。

第四,這裡“勝過”用的是現在時,在希臘文裡就是持續不斷的意思。這意味我們基督徒的一生言行都要勝過世界,為主作美好的見證。

2)“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這裡的“勝了”是過去式,表示我們今天的言行之所以能從世人中分別出來,勝過世界的敗壞與墮落,就因為神揀選了我們,用聖靈重生了我們,使我們看到自己的汙穢罪孽,相信耶穌基督是為我們的罪而死,為我們得到永生而復活。這個信心是我們勝過世界的基礎。所以“勝過世界”,或者說,從世界中分別出來是“信心”的第三個特徵。

3)“勝過世界的是誰呢?不是那信耶穌是神兒子的嗎?”這裡約翰特別提到在當時教會里,有不少基督徒受到諾斯底主義的影響,否定耶穌是神的兒子;所以約翰特別強調,只有真正信耶穌是神兒子的基督徒,才是有真正信仰的基督徒,才可以勝過世界。這裡的“勝過”用的也是現在時,表示我們要一生持守我們的信仰。魔鬼從一開始就讓亞當夏娃對神產生懷疑,因此亞當夏娃後裔的罪性主要的表現就是對神的不信。所以,耶穌來到世界後,世人中有一部分人因著耶穌,重新拾起對神的信心。耶穌已經提供了一條脫離魔鬼,迴歸於神的得救之路,也就是一條“勝過世界”之路。但魔鬼不甘心失敗,就製造各種異端邪說來詆譭耶穌,使人們再次回到不信神的黑暗中。諾斯底主義就是其中一個思潮,通過否定耶穌的神性來因此否定神。所以,在當時,能堅持“信耶穌是神兒子的”基督徒,就是“勝過世界”的基督徒。

今天,雖然沒有公開打著諾斯底主義旗號的人,但否定耶穌是神,否定聖經是神的話的自由派神學,仍然有相當影響力。我們之所以把“聖經無誤”作為我們福音派基督徒的底線,就是因為:

一旦人們自以為發現聖經的錯誤,從那時刻起,人的權柄與智慧已經高過聖經,也高過默示寫下聖經的聖靈;所以,也從那天起,不管本人是否意識到,主張聖經有誤的人,他所信的與我們堅持聖經無誤的基督徒所信的已經不是同一位神。我們所信的是一位全能全知的創造天地萬物的神;而他們所信的居然寫下錯誤百出的聖經,要等這些“聰明人”來發現糾正的神。而且,這些認為聖經有誤的學者,基本上否定聖經是神的話,而是作者自己的話,即人的話;那麼基督徒就可聽可不聽。

因此,今天的形勢比使徒約翰寫這封信的時候,更嚴峻,更需要我們靠著住在我們內心的聖靈,藉著聖經的話,對這些形形色色的,通過反對聖經的可信性和權威性,從根本上動搖基督教的信仰的,不管他們的頭銜是“神學家”也好,“解經家”也好,某某神學院“教授”也好,某某官員也好,不僅不要信他們,而且要堅持相信聖經無誤,因而相信聖經所啟示的父神,神子耶穌基督和聖靈,若有能力的話,還應當給予這些反基督教勢力反擊。

聖經中的內容有錯誤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