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掉舊我,穿上新我!

保羅認為,人在認識上帝之前,其內在的人是死的(弗2:1;西2:13),處於與上帝隔絕的狀態(弗2:12)。人在悔改、歸順基督後,其內在的人從死裡被救活(弗2:5)或復活(西2:12-13)、成為在基督裡新的創造(林後5:17),而且要不斷長大、直到長成基督的樣式(加4:19;弗4:13)。

與此同時,保羅用另一組詞彙來描述這個過程。基督徒信主之前的內在的人被稱為“舊人”(弗4:22),那“舊人”在人信主之後已經死了(羅6:3-8; 西2:20, 3:3)、已經被脫掉了(西3:9)或必須被脫掉(弗4:22);同時,信主後的內在的人被稱為“新人”,這“新人”已復活了(西3:1)、已經被穿上了(西3:10)或必須被穿上(弗4:24)。

在保羅看來,舊人與新人都有“已然”和“未然”兩種狀態,表達了基督徒屬靈生命被塑造、轉化和更新的必然過程。但這舊人與新人的分別是如何形成的?已經脫去了舊人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還需要脫掉舊人?新人又從哪裡來?已經穿上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還要必須穿上?要回答這些問題,必須先對這“內在的人”有基本的瞭解。今天,我們從古代東方教會教父的觀點來看。

加帕多家教父認為,位格由位格延展和位格內涵組成。[1]用通俗的話來說,這內在的人由身份(或地位)和品格(或性格)兩部分組成:前者說明人與其他人交流時所顯出的關係,而後者則表明這個人本質上的特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命”,這兩者之間彼此互相影響。

下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王女士受聘到某公司工作,她立即有了兩個新的身份:僱員和同事,而她在工作中與老闆和同事們相處、工作,這種互動的關係會影響她對工作、事業、友誼和人生意義的態度,即她的品格。如果她工作勤奮、努力,同時野心勃勃、鋒芒畢露,導致她遭受同事們的嫉妒、排擠和陷害,最終被開除,那麼,她過去的兩個身份就隨著離開該公司而“死了”、被“脫掉”了。但是,那段不幸的經歷會一直伴隨著她,並影響到她對事業、對人際關係、甚至對人生意義的態度,即她的品格。如果她能從中汲取教訓,就會變得更加有智慧和愛心,那麼,當她找到新的工作、又有了新的身份時,她那被改變或更新了的生命(或品格、性格)就能使她在新的工作崗位與他人的關係更加融洽,不僅自己更加開心,也會給他人帶來積極的影響。

所以,當王女士與他人互動時建立了人際關係,在這種關係中,她有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她的身份和地位不僅會影響她的性格或品格,也會反過來影響她如何與他人相處。這就是人在與他人交往的關係中所擁有的身份和所處的地位,會深深地影響這人的性格或品格,反過來也會如此。

人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會擁有很多的身份和地位,而且這些身份和地位也會不斷地改變。再簡單地說,王女士擁有的身份可能有:女兒、孫女、外孫女、學生、同學、朋友、閨蜜、女朋友、妻子、兒媳、母親、僱員、同事、在單位被提升後成為上級、在家裡被提升為外婆或祖母等等。而隨著她年齡的成長,她的某些身份會不斷地“死去”或“被脫去”,同時有些新的身份被不斷“生出來”或“被穿上”,她人生中的一切經歷都會影響她成為有著怎樣品格的人。

一個生活在“亞當裡”(林前15:22)的人,隨從的是“現今世界的潮流,以及那在空中掌權的首領...生活在悖逆的人當中”(參弗2:2-3),很自然地會“愛世界和世上的事”(約一2:15),有的只是自然人的身份和地位,不僅與上帝隔絕,而且“心思上與祂為敵”,行為邪惡(西1:21),這就是舊人的本質。

而當人悔改、受洗、加入教會之後,實際上是被上帝拯救“脫離黑暗的權勢”(西1:13),已經“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上帝”,並因此而被分別為聖了(徒26:18)。也就是說,他過去的身份、地位、關係都已經“死了”、被“脫掉了”,這就是舊人已經死去的部分,就是神學中所說的“已然”的一面。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也知道要改掉一個壞習慣有多難。同樣,由於這人的性格∕品格∕生命的形成是過去在亞當裡生活的積累和沉澱,並非一下子就能去除,也絕不是自然而然地就消失了,而是需要刻意地、有意識地去克服:這就是舊人中還必須被除掉的部分(弗4:22)。舊人還需要被脫掉,也就是屬於地上的肢體還必須被治死的意思(西3:5),是神學中所說的“未然”的一面。

正是由於這個緣故,基督徒剛剛信主時,仍然是“屬肉體、在基督裡為嬰孩的”(林前3:1),可能仍然是睡著的基督徒,就像剛剛出了埃及的以色列人,雖然已經脫離了法老的權勢,“在雲裡、海里受洗歸了摩西,並且都吃了一樣的靈食,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林前10:2-4),但生命還需要很多的成長與更新。

當人悔改、受洗、加入教會之後,還有另一件事發生,就是被上帝“遷到祂愛子的國裡”(西1:13),已經“歸向光明…歸向上帝”,並因此而被分別為聖了(徒26:18)。也就是說,一個新生命誕生了,是從上面而生的(約3:3),是在基督裡新造的人(林後5:17),是已經披戴基督了(加3:27)。從這個意義來說,他過去與上帝隔絕的、死的生命已經復活了(西3:1),已經穿上新人了(西3:10),這是從關係、身份和地位出發而言的,是已經發生了的事,是神學上“已然”的一面。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培養一個好的品格,也需要時間。所以,一個在基督裡的嬰孩要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4:13),還要繼續穿上新人(弗4:24),才能讓基督成形在心裡(加4:19),並分享上帝的性情(彼後1:4,和合本修訂版):這需要時間和個人刻意地或有意識地“分外地殷勤”(彼後1:5)和“更加殷勤”(彼後1:10)。這是就品格∕性格∕生命需要更新而言的,是尚未發生卻需要發生的事,是神學上“未然”的一面。

明白這舊人與新人的來歷和此消彼長的道理,對我們屬靈生命的成長會很有幫助。

首先,要時常提醒自己與上帝之間建立的新的關係,以及伴隨這關係而來的身份和地位,並藉著這關係來餵養新人的品格/性格∕生命。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實,讀經、禱告、敬拜、服事、傳福音等行動都是在建立並加強與上帝之間的關係,就是親近祂。基督裡的嬰孩就是在這樣的關係裡不斷成長、不斷成熟,成為有新生命樣式的人。

其次,人在不同的環境中有各種多樣的身份,信主後每個身份、每個關係都需要被更新,沒有世與俗之分,也沒有教會里與外之別,沒有家人與外人之分,也沒有職場與社會之別。基督徒的身份是每時每刻的,遵守大誡命和遵行大使命也是不分場合的,這需要基督徒刻意地、有意識地、清醒地活出新的身份。當他們這樣行時,不僅自己能在關係上操練並實踐愛人如己,還能成為光和鹽、祝福世人。

第三,基督徒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在地上的一切身份、地位和關係都會消失,也正在死去;但只要我們長久地留在上帝的恩慈裡(羅11:22),我們就會永遠擁有天上國民的身份(腓3:20),而這會給我們極大的平安。有些人因為退休或離職而不知所措,因為他們除了暫時的世上的身份或地位之外,沒有其它能給他們帶來意義的。我們卻有一個永恆的身份,有不變的地位,還有上帝信實的愛。

今年與英國哈利王子結婚的梅根,從前是電影演員,有自己的朋友圈和生活。但自訂婚之後,她的身份、地位發生了改變,朋友圈也會隨之改變。據說,英國女王還專門派一位禮儀教師栽培梅根王妃六個月,要讓梅根在舉止言談上更符合其王室人員的身份。也就是說,以前那位電影演員的梅根已經“死了”,一位王妃的梅根因著與王子訂婚、結婚而誕生了,而且正在成為更有皇家風範的新人。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我們也要珍惜這已經賜給我們的新身份和地位,這是上帝的恩典,是我們已經擁有的、已經穿上的新人。同時,我們還需要不斷地脫去舊人、穿上新人,成為更像基督的樣子。

丟掉舊我,穿上新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