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不通過提高工資來增加教師職業的吸引力,卻去減免師範生的學費來吸引人報考師範?

人生心得


再次談到教師工資問題,或許你又想說教師整天想著工資問題,但是現實教師的工資真的要改善了,雖然一直在說要和同等的公務員工資看齊,但是一直沒有實現。


提高教師工資是可以,不管是教師本身的生存狀態來說,還是教育發展需要教師人才招聘也好,都是有利的。教師的工作和收入只有達到相應比較好社會需要,教師才能紮根教育,用心教育好學生的學習問題,其次是吸納人才的需要,近年來為什麼教師招聘這麼難,主要也是因為工資太低,然後還有很多社會問題一直困擾老師的發展,所以無法招聘到更好的教師。


而免費師範生是國家培養教師的一項重要政策,一是穩定教師的培養,而是給那些想成為老師的一種更好的選擇。


思維數學小課堂


第一,教育投資不低,前不久才公佈了,小學投入全國就是幾萬億,不過很多是搞基建了,新建一箇中等規模學校就是兩三個億。

第二,教師工資平均水平是高於同等公務員的,不過指的是基層公務員,比如初崗十三級對應科員,而不是省部級,現在新進公務員都不在教師視野內,所以比較對象不對等。

第三,教師績效問題,教師績效是教科局管,跟公務員是分開的,教科局按照人頭把績效給每個學校自己分配,然後學校分配製度都是官本位制,結果就是上講臺的教師拿平均數的一半,成天喝茶開會的校領導拿平均數的兩倍,對於人人都拿平均數的公務員,差距可大了。

再遇上六安這種領導腦抽不給教師發績效,結果就爆發了。


學狗叫被狗咬


中國基礎教育的師資補充主要來源是師範院校,目前,全國有180多所師範院校。但是,不是師範院校的畢業生都去當老師,一般每年高分數段的考生都不報師範院校,師範院校高分生也不選師範專業,每年最優秀的畢業生不去選擇當老師。這就是目前基礎教育師資大致格局。

主要原因就是師資待遇一直沒有提高到一個相對的高度,吸引不了優秀的畢業生自願到基礎教育領域當老師。

大學每年的免費師範生是為了保障師資來源而制定的政策,一般免費師範生都需要錄取的大學簽訂相關的協議,即畢業後要到指定的中小學內當一段時間的教師。

現在,教師的待遇正在逐步提高。不管是提高教師待遇也好,免費師範生也好,在沒有更好的舉措之前,這些相對是比較合理的。目前,教師有編制限制,一般城鎮的師資相對不會出現大面積空缺,問題最大的是農村地區。


編外教育參謀


為何不通過提高工資來增加教師職業的吸引力,卻去減免師範生的學費來吸引人報考師範?

這個問題很值得思考。想我們當年小的時候,老師問我們未來的理想是什麼?估計大多數人回答的不是科學家,就是老師。

可是當你慢慢長大,你會發現,那些少時的理想,幾乎都沒有多大興趣了。這究竟是社會的世俗,還是我們的勢利。

的確,現在的一些學校面臨老師難招的問題,尤其是一些偏遠地區的中小學校、幼兒園等,年年都在招老師,年年都喊老師不夠,而且女性化越來越突出,男老師逐漸成為稀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那些免費師範生開始登場,而且有的從初中就開始讀師範,逐步接納了一些家境困難、讀書還算不錯的孩子。可是家境真正好的,父母或孩子有一定主見的,又有多少會去讀師範呢?即使是讀了師範,又有多少會去當老師呢?

第一,我認為要解決老師的神聖地位問題,首要的是破除學校行政化。也就是要在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好氛圍,那麼這種氛圍,首先就要從學校開始,堅決破除行政化傾向,讓學術、老師成為學校的主體。如果一個學校都不重視老師、學術和科研,而是把級別、行政擺在首位,又如何推進全社會的尊師重教呢?

第二,提高老師的待遇,不能是普遍性的,而是要體現在績效方面。現在一提給老師漲工資,就是一種普漲,這樣既不現實,也不能真正體現尊重老師。

我們認為,對於一些優秀、敬業、有成就的老師,工資、獎勵方面要傾斜,在一個學校、一個地方,工資收入要能夠拉開檔次,而不是簡單以職稱、級別來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那樣也是激發不了老師的積極性。

第三,有關方面可以在一些福利政策方面,更加向老師、科研工作者等人才進行傾斜,以形成全社會的尊崇風尚。比如在住房、子女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等各個方面,給老師們一些實實在在的好處。

第四,在獎勵、鼓勵、保障老師的同時,也要注重加強師德建設,特別是對一些索禮、侵害學生等害群之馬,必須下大力氣果斷清除,不要讓其毀了老師的整體形象。


碧翰烽


自古就有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利用物質吸引,最終的結果便是慾壑難填,是變相“鼓勵”人們不斷增加自己的物質需求層級,所以從長遠的角度出發,這必然算不上是一個好的辦法。且目前城鎮教師工資基本向當地公務員工資看齊,農村地區教師也享有各項補貼政策,教師的工資基本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活需求,並非嚴重不符合社會發展。


從教育行業發展的角度出發,教師的工資改善,是維持教師團隊穩定的保障,如果作為吸引人才加入教師團隊條件,一方面無法保證吸引的人才是否是真正熱愛教育行業,樂於為教育事業奉獻;另一方面,教師工資的提高,是一項大的國家工程,不是任何一所學校可以自主決定的,要充份的結合民意和社會發展的具體情況,具體制定。


近年來,國家的各項政策都體現出教育改革的趨勢,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多次在講話中強調,“讓教師真正成為讓人們羨慕的職業”,足以可見,國家對教師福利待遇和社會地位提升的決心,但是,畢竟咱們的國家地大物博,教師的數量眾多,在落實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問題,所以逐步落實到每個教師,需要我們耐心的等待。


減免師範生的學習費用,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可以保障貧困家庭的孩子有學上,不至於輟學,即使將來不從事教育行業,也可以通過高等教育學習,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為社會做貢獻;從教育發展的角度,減免讀書的費用,鼓勵了真正熱愛教師職業的學生,追隨自己的內心,算是一種人才獎勵。並且減免師範生學費,簽訂師範生免學費協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農村地區教師缺乏困境,保障教育資源的均衡分佈,有利於社會穩定。


所以,提高工資吸引人才的做法,是指標不治本,真正促進教師行業發展,還需要從根本開始。


決勝網


說提高教師工資很容易招罵

有的人認為教師工資已經很高了,還有假期。如果在網上喊增加教師工資基本都是罵聲一片,原因不外乎有輔導班、工作時間短、不認真上課等等。

現在中小城市及鄉村教師很難招

這些地方的教師很難招,所以從原來的只招師範生到只要有教師資格證的都可以報考。即使這樣鄉村學校都難招。

於是有了免費師範生。

免費師範生

免費師範生入學前與學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簽訂協議,承諾畢業後從事中小學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鎮學校工作的免費師範畢業生,應先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任教服務二年。

可以看到免費師範生必須到鄉村學校任教,而能不能去鄉鎮還要看有沒有崗位。

所以去讀免費師範生的大都是家庭比較困難的小孩,因條件限制而採取的下策。

增加教師工資是不現實的

工資是地方發放的,地方的各種建設都需要錢,不可能單獨給教師增加。

給鄉村教師增加到一月5000,也不會有太多人去,薪資僅僅是一個因素,還有家庭、醫療等因素的影響。

有人會說很多人想去但進去不,有黑幕等等,不否認存在。但根本原因是本人的競爭力太差,筆試或面試都過不去,還有什麼好抱怨的。

整個教師群體大概是越往下,與上面的差距越大,所以導致不發達地區的基礎教育越來越弱。


大學專業深一度


務實與務虛雙管齊下,才是提高教師職業吸引力的正確路徑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於教師,從各個層面開始,以一種務虛的方式,給教師以精神的麻醉,比如,如今飽受詬病的幾句話: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教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以至於今年,一位護送學生過馬路的教師被車撞傷因公殉職後,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結果,網友的評論,有不少持負面的態度,不是對李芳老師,而是對這種務虛的方式,比如,一位網名為moainao:真正的“優秀教師”都是有錢有關係的人被評,而普通人只有付出生命才能獲得!

還有一名叫做zhux_x的網友說:在學習,是不是晚了點?什麼獎對她來說有意義嗎?

再看近兩年,各地大規模的評選“最美教師”,我曾經就這個問題與某地的教育局長探討,說這種評選,實質上是對老師的不尊重,兩個原因,一是評選本身是一把雙刃劍,在評的過程中會挫傷一部分教師的積極性,而更重要的一點是,這對於教師,無異於精神的鴉片!

那麼,通過務虛的方式,能否提高教師的職業吸引力呢?毫無疑問,是有一定意義的。個人以為,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從社會角度而言,任何一個社會,都需要精神的引領。

社會是由物質與精神兩個方面來構成的,有專家認為,生命分為三個層次,物質的、社會的、靈魂的(也就是精神的),在這個、三個層面中,精神層面的,無疑是最高尚的。那麼,一個完整的和諧的社會,需要怎麼樣的精神呢?我以為,求真、崇善、尚美,就是一個社會的最核心的精神,待事以真,待人以善,待心靈以美,而真善美,本身就是一種務虛的說法!

第二,從職業角度而言,任何一種職業,都需要尋找到職業的文化價值。

社會需要務虛,任何一個職業也是如此。教師這個職業,無疑是社會眾多職業中,影響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所需要的真善美,都應該是從教育中習得併發揚光大的,也有一種說法,教育點亮人生,而主體就是教師!也就是說,學生的未來,是由教師點亮的,社會的真善美,是由教師去傳承的。

這,就應該使教師這一職業的文化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的價值,遠超知識的傳承、技能的培養。

第三,從個人的角度而言,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完全淪為物質的奴隸。

莎士比亞說“人是萬物之靈長,宇宙之精華”,如果完全淪為了物質的奴隸,“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一旦成為了物質的奴隸,“無異於禽獸乎”?

但務虛雖然重要,可以提高一個人的精神境界,也可以提高職業的榮譽感,但一味地務虛,卻最終必然走入死衚衕。這是因為,人首先是生物性的人,偉大的心理學家馬斯洛100多年前就提出了需要的層次理論,只有滿足人的生物性需要,才能最終實現人的更高層次的精神需要。那麼。應當如何通過務實的方式來提高教師的職業吸引力呢?

第一,提高教師的經濟待遇,讓教師衣食無憂。

只要一談到提高教師的經濟待遇,就會有一些人說“教師補課”“教師收禮”等等,甚至有人會說“某地教師補課,月入幾十萬”,殊不知,全國很多的教師,有特別是一些相對偏遠地區的教師,還在貧困線上掙扎。我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收到了來自全國20000多名教師的問卷,收入滿意度僅有5.4%,而92.8%的教師,月收入在3000左右!

我不知道人們是選擇性的忽視還是什麼,在進行職業選擇的時候,人們不都是首先考慮薪資水平嗎?有多少人首先考慮的是職業的社會責任?

第二,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讓教師更有職業尊嚴。

20年前,我剛做老師的時候,別人問我幹什麼的,我會非常自豪的說“我是老師”,可是,隨著物質文明的提高,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的時候,更多的教師不再願意、至少不再像我以前一樣驕傲自豪的告訴別人“我是老師”!

這是為什麼呢?收入低是一個原因,沒有社會資源、生活圈子相對狹窄,以至於有一名網友告訴我,他在岳母的眼中,遠不如做協警的連襟!

尊師重教,歷來都很重視,可毆打老師、威脅老師的現象,時有發生,是否應該將U阻撓教師正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以妨礙公務論處呢?是否有必要設置一個“教科書式的教育教學行為”呢?

第三,打通正常的晉升通道,讓教師沒有“天花板效應”。

可以說,教師是一個一入行就能看到結局的職業,絕大多數老師,一輩子在一所學校,從意氣風發的小年輕,到滿頭白髮的退休老人。有的材料過硬,能寫一手文章,還能評個高級,有的老師,到退休,都是個一級教師,我以前有一名同事,直到退休,都是中學二級教師,給他送行的時候,我的淚都止不住,還是他給我抹去的!

所以,務實的做法是,讓老師有想頭、有望頭、有奔頭!而打通正常的晉升通道,至關重要,這就像一般公務員,做不了領導,但還可以從科員到副調研員,起碼,待遇有一個上漲的空間啊!

可是,我們現在的做法確實,捨本逐末,採取“減免師範生的學費來吸引人報考師範

”,讓一些家庭相對貧苦的孩子,衝著“學費”來報考師範——他真的愛這個職業嗎?他真的願意長時間從事這個職業嗎?

再說了,本身家庭就相對貧困,作了教師後,繼續貧苦,他又怎麼奔小康呢?我以前有一名同事,就是因為家庭貧困,為了少交一些學費,讀了所謂的免費師範生,結果,每月2000多元錢,租房1000多,每天只能儘可能在學校吃飯,減少開支,但就是這樣,有時連水電氣費都交不起!工作兩年後,他向我提出辭職,說到這些,一個大老爺們,眼裡都是淚!!!

你說說,這不是捨本逐末是什麼?所以,提高教師的職業吸引力,必須要雙管齊下,並且,應該以務實的為主,以務虛的為輔,用美好的職業前景去吸引人才,而不是用暫時的小恩小惠去吸引!


三水三心


教師的工資還能再提高嗎?他們的工資是這個城市的代表作了,所有的物價一聽漲工資,提前都漲價,可憐我們企業職工,幾年不漲,所以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我希望教師降工資,給代課老師漲工資,拉平他們之間的差距,事業編減工資,臨時工漲工資,所有的單位現在都是,幹活的錢少,不幹活的錢最高。


腹有詩書氣自華abc


我曾經做過中學老師,對這個問題還是很敏感的,現在老師們的工資的確不算高,要知道,老師們都屬於高級知識分子,比如高中,要求至少是本科學歷,有一少部分人還是研究生,雖然他們的工資按規定明面上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工資,但是收入普遍不高,並且教學上事務繁瑣,還有早晚自習,有時週末還上課,比公務員時間長多了。因為老師這一塊人數眾多,雖然國家很重視,但是面對龐大的財政支出,發給老師們的還是很有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勵。目前全國有五所師範性大學有免費師範生,其它學校還是要收費的,只是學校設有獎學金和貧困生補助,讓學生不會因為貧窮而輟學。其它一些高校有地方專項,學生入學時需與學校、定向服務的當地政府籤三方合同,畢業後服從安排到地方工作至少3年以上。如果違約是要繳納違約金的。網上只要一說給老師漲工資,就會引來一片罵聲,認為老師有假期,工作很輕鬆,這是一種誤解。一句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要靠老師的具體實施,呼籲國家給老師提高工資待遇,讓老師們在工作之時不會為生活發愁。也希望社會多去了解體會老師們的辛苦與不容易。這樣才會有更多的有志青年投入到教育行業,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家的未來就要靠年輕的下一代,培養他們的老師更應該得到社會的尊重和應有的收穫。


鄰家小馬666


本末倒置,隔靴搔癢,莫過如此。題主的這個問題,可謂觸及教育短板的源頭上了。

就是因為教師的工資待遇不高,才導致選擇師範專業的人極其稀少。補全短板最正確的做法是:全面提高教師待遇的同時提高教師准入門檻,讓教師成為人人尊敬的職業,讓整個社會中最優秀的人才從事教育事業。

但是,我們看到的教師待遇的提高並不明顯,每次教師工資的上漲和物價的上漲幾乎處於同頻共振的狀態,從長遠看,教師的社會地位目前還是令人擔憂。近年來,越來越多優秀的人才漸漸脫離教師隊伍,而教師隊伍中的老弱病殘或者教育情懷深厚的老師依然留下來“守巢”。

除此之外,教師職業權責不對等也是一大隱患。“操著賣白粉的心,卻拿著賣白菜的錢”,這是很多地區,特別是大部分鄉村教師的現狀。

教師的責任重如泰山,但教師的權力卻輕如鴻毛:學生打不得、罵不得,公佈個成績還擔心家長告到教育局,如此現狀,自然讓很多年輕的教師對這個職業望而卻步,扭頭就走。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要對教師隊伍的沉痾宿疾進行“對症下藥”,就必先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畢竟馬克思曾經說過:“經濟基礎直接決定上層建築。”

要想讓教師職業魅力四射,眾人競聘,一方面要讓教師在物質基礎上過得體面,活出光風霽月的人生。另一方面,則要在權責對等上做足功課,明確規定教育教學中的懲戒機制細則,出臺相關法律法規為負責任的教師撐腰,免除優秀教師的後顧之憂,讓教師敢管敢嚴,真正做到嚴師出高徒,全方位多角度滌盪教育領域的新常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