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不能算是一種職業丨教育不談苦勞,只講功勞!

職業是用來謀生的。這點毋庸置疑。

很多家長希望孩子長大以後當教師,一是看中工作的穩定,二是看中教師有假期,三是看中這個職業和孩子打交道,環境單純,四是這個職業受人尊敬。

但是真正進入教師這個行業後會知道,你對這個“職業”的種種憧憬會被各個擊破,宛如童話夢碎。

教師這個職業穩定,是因為教師被辭退的可能性小,但是內在的需求是,教師需要在輪迴的崗位上做一成不變的工作,比如,在一天中,把同樣的教材講四到六遍,能忍受這種工作的人,就必須思想僵化,因為思想不僵化,會很痛苦。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孩子畢業了,教師需要重新開始,只需要重新開始,即使一個教師思想不進步,業務不精進,被淘汰的可能性也不是太大。

天長日久,人便懶了。

所以如果一個年輕人需要向上生長的空間,有向上的願望和動力,就不該聽信什麼“穩定”的傳言,穩定也許意味著“安全”,但是從某個角度講,也意味著“固化”“一成不變”。

教師不能算是一種職業丨教育不談苦勞,只講功勞!

再說說假期:

教師有漫長的寒暑假不錯,但是除了寒暑假,教師根本就沒有假期,別的行業職工,下班後可以暫時忘卻工作,但是教師心裡卻總需要記掛著學生。

尤其是班主任,學校裡那個班級就是自己的第二個家,他就是唯一的大家長,孩子們的成績起伏、心理的波動都會時刻牽絆班主任的心,根本不可能放下。

現在通訊發達了,老師和家長的聯繫更緊密,我們都可以體會,老師是那個我們有什麼問題,@一聲都會站出來為我們解答的人,她們沒有假期,她們何談下班?何談放假?

教師不能算是一種職業丨教育不談苦勞,只講功勞!

孩子的心靈相對簡單、純淨沒錯,但是孩子不一定都天真。

當一個孩子被送到老師手裡時,他們身上已經沾染了生身父母、家庭成員的氣息和教養。

孩子可能都是天使,但是學生不一定都是天使,還有很多不經雕琢的熊孩子,他們帶著社會上的戾氣,帶著破裂家庭裡的無望,不由自主的站在教師的對立面,成為你教學作品的原材料。教師不能拒絕,亦無從選擇。

教師面對的也不只是學生,還有三教九流的家長,這個群體和菜場上的人群別無兩樣。唯一的區別是,你作為教師在與任何人溝通相處時,需要有涵養。

教師不能算是一種職業丨教育不談苦勞,只講功勞!

教師的工作沒有想象中那麼輕鬆,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他們肩上不僅有重重的責任,頭上還有重重的高帽子,這個帽子不是用來被尊敬的,而是用來被檢閱的。

任何被賦予了道德領袖稱謂的人都不會活得太輕鬆,因為你不能像普通人那樣嬉笑怒罵,也不能像普通群眾那樣任性自我。稍有不慎,就會有人站出來質疑你的師德。

教師不能算是一種職業丨教育不談苦勞,只講功勞!

所以,如果你是為了上述幾條“待遇”準備選擇教師這一職業,最好還是考慮考慮。

教書育人這個詞太大了。

把十年如一日的教案照本宣科地念一遍是教書;

動用全部時間、精力、心血讓孩子背背默默是教書;

因材施教、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是教書……

這其中已是天壤之別。

育人差別就更大了。

講一講道德規範、播放幾部法制教育片是育人;

對學生明褒暗損、嚴厲訓教是育人;

與學生推心置腹、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也是育人……

除了父母家人,老師是陪伴孩子最多的人,好老師能帶給孩子一種向上的力量,能成為孩子的領路人,成為他們的靈魂導師。

但是普通老師,那些只是為了混一份工資、盼望一段假期、尋求一份穩定的人,或許也只能像我們這些平庸的父母一樣,對孩子影響寥寥,甚至不免傷害。

所以,多少年以後,每到教師節這一天,無論隔著多少歲月,隔著千山萬水,我們總是能想起某些恩師,對他們說一聲:“節日快樂!”而另一些曾被我們稱之為“老師”的人,想起來依然咬牙切齒。

教師不能算是一種職業丨教育不談苦勞,只講功勞!

教師這個職業錯就錯在它被稱為一種職業。

它不應該成為一種安身立命的手段,不應用朝九晚五的考勤制度來限制,不應用按勞分配的經濟制度來獎懲,不應用勞動時間、勞動紀律來評價。

教育應該是一種信仰,需要被擦拭、被淨化、被奉於光明與愛的神壇。

評價一個老師,更應該看到他用什麼樣的能量在滋養孩子們,用什麼樣的氣場籠罩孩子們,用什麼樣的情感在感染孩子們。

教育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熱愛。

當你願意成為別人的領路人,當你願意接納那些粗糙的靈魂,當你願意讓自己成為光,去照耀,讓自己成為雨露,去滋養,當你能夠把成就別人當成一種夢想。

你才應該讓自己成為教師。你才可能成為孩子們念念不忘的好老師!

教育不談苦勞,只講功勞!

文 /月下客

廣州青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課堂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這裡有最有趣的青鹿人,立志做最好的智慧課堂,挖掘最新鮮的教育資訊,分享你最關注的熱點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