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家鄉 健康韓城行」送醫下鄉第三站薛峯王村行

“好消息,碎娃要帶省上和市上的大先生來咱們村義診哩!”

“誰說的?這話可靠?”

“喜訊貼在村委會門口,支書、村長都給黨員、小組長髮了消息,讓給村人傳消息呢。”西村的王繼成說,“沒麻達。說話就到跟前。”

“感恩家鄉 健康韓城行”送醫下鄉第三站薛峰王村行

這兩天,碎娃要帶大先生到家鄉板橋鎮王村義診的消息在村巷不脛而走,成了薛峰川上游這個古樸秀美村莊及其附近村落人們茶餘發後熱傳的話題。

鄉親們口內的“碎娃”姓孫名學勤,現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韓城市人民醫院感染病科任科主任,是2014年公佈的全國首批肝病諮詢專家。孫學勤姊妹六個,他最小。早年家貧,父親將他送給本家兄弟撫養承祠,母親堅決不同意,為奪回兒子還跟族親打了一架。就這樣,在缺吃少穿的家庭發育不良,長得又瘦又小,父親這麼叫他,村人鄰里也這麼叫他,沒有什麼褒貶義。這麼多年,他在60多里外的城市工作,淳樸善良厚道的鄉親們對他們家多有關照,父母在世時經常唸叨,使他感念在心,以至父母作古多年後,這種濃郁鄉情一直在心中萌發滋長,即使成為全國首批肝病諮詢專家,回到村他依然樂呵呵地與那些這麼叫他小名的長輩們打招呼,一直思索著等待著回饋桑梓父老鄉親的方式與機會。

“感恩家鄉 健康韓城行”送醫下鄉第三站薛峰王村行

王村地處黃龍淺山地帶,大嶺南側的峰川,古稱“十二村”。村人祖輩愛熱鬧,村裡的圍鼓遠近聞名,被列入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期在央視八套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初婚》大部分場景劇情在這裡拍的。近期市上在這裡籌建建影視基地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有聲有色,但人們等到的實實在在的好消息卻是他們的“碎娃”9月11日要把醫療專家請進山村給鄉親們義診體檢宣教健康生活。

“這喜訊千真萬確。”時常出門進城為因車禍高位截癱的小兒子買藥的王繼成說,“給西安交大一附院託管的市醫院最近安排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感恩家鄉 健康韓城行’專家送醫下鄉進村組進社區活動,全市200多個行政村,碎娃老弟兩口子在醫院都當主任,有面子,以爭取,第三天就安排到咱村來了”。

“感恩家鄉 健康韓城行”送醫下鄉第三站薛峰王村行


“感恩家鄉 健康韓城行”送醫下鄉第三站薛峰王村行

村監委主任薛繼峰說,“碎娃哥本來打算親自回村貼喜訊,碰巧他侄女進城辦事,看他忙活的屁股不佔地,為貼張喜報來回跑百十來里路上車多操心,就攔擋了自個帶回來給貼了。碎娃隨後還專門給村幹部一一打電話招呼。村三委會專門開會,鋪排這事。先天晚上11點半碎娃哥還打電話問準備情況。”

村支付王繼鵬說:“夜裡1點半還給他發過短訊問情況,可惜他睡著了,今天早起才看到。”

“給我的短信我回了。市醫院這次義診每天安排有幾位是交大一附院的大牌專家,平時咱到省城掛專家號,幾天都排不上隊。市委市政府簽約,請交大一附院整體託管全市公立醫院,把專家現在派到咱門上了,還不收一分錢錢。給婦女作的兩癌篩查鉬靶一項若在省城檢查費220元,在市上也要花費160多元,B超一個部位20元,4、5個臟器又是百十塊錢,相鄰們的錢都是用苦換下的,碎娃叔自小也是受過窮苦的。這次為鄉親們爭取來這麼好的機會絕不能給可惜了,要不,碎娃叔可能一夜都睡不踏實的。”

9月11日是王村延傳數百年的集市日。早晨7點村幹部、村醫按約定來到選定的義診場所村部大院動手掛專門印製的橫幅標語。7點半,村民嘴裡的“碎娃”驅車趕到打前站; 300多位村民從七溝八叉的的12個自然村陸續趕來,幫村幹部抬桌子、搬椅子,佈置會場。在8點左右,兩輛橋車、一輛醫農村醫療巡迴車開進村部大院,一輛大型體檢車因門洞高限停在臨街的小型停車場。西安交大一附院韓城省人民醫院8位專家、22位醫務人員攜帶診查設備來到約定場地;薛峰衛生院的院長帶領4、5位醫務人員趕來協助擺佈心電圖室、B超檢查室、安裝投影儀、佈設體檢車電源線、插接電源、調試音響,散發健教資料,維持秩序填表登記。

醫院當日義診專家中沒有孫學勤。孫學勤的任務就是前期準備工作。按說他改歇口氣。當他看到檢委會辦公室牆上的22個精準扶貧戶中有三分之二的戶是因病致貧;尋他看B超單、心電圖的親屬鄰里報告陽性率很高情況後,他心如針錐:鄉親們富裕了,日子好過了,健康卻是這麼個狀況。他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他自己到村民文化活動室搬了張桌子,擺在專家的旁邊,近旁一位作血糖監測助力的小護士忙把自己的坐椅給這位感染病科主任醫師、科主任,自己去活動室另搬了個圓凳坐下繼續工作。

從9點多開始到中午1點40分應約前往精準扶貧戶王繼成家前,孫學勤累計接診了54位村民。期間他還用PPT幻燈片為薛峰片區的醫務人員作感染病診治技術講座,用通俗易懂的鄉土話給村民講解健康生活知識。

“感恩家鄉 健康韓城行”送醫下鄉第三站薛峰王村行

孫學勤向院長王健生建議,應該在一個月後再來一次,鞏固義診成果。得到王健生院長的肯定答覆後,孫學勤招呼幾位村幹部商量,建議村裡把義診過的村民手中的檢查報告單收集起來,做個分析統計,有問題的應該督促醫療;一個月後,醫院在派專家來義診。決不能讓鄉親們再諱疾忌醫,小病拖成大病,因病致貧,遺憾終生。

下午2點左右,王健生院長、孫學勤、中醫科主任高慶、內分泌科主任蘇宇芳等在村黨支部書記王繼鵬陪同下,驅車前往5裡外的精準扶貧戶王繼成家義診。

當孫學勤介紹王健生院長是到任42天的西安交大一附院教授、博導、主任醫師及本市兩位學科帶頭人後,王繼成感動地說,這幾年,一直是我省內省外、市上四處上門求醫,想不到,我一句末指望的話,在碎娃兄弟這竟搬動了這麼大的人情,謝謝你們,真神!

孫學勤也動容地說,我是土生土長的王村娃,我有今天,少不了相鄰們的幫助;這麼多年在外,承蒙鄉親們關照我的父母,我的家庭,才是我得以安身立命,專心事業,有所成就。我無一彙報,幾天專家上門義診,這是黨和政府賦予公立醫院的使命和責任。

院長王健生說:“孫學勤真情回饋桑梓,務實作風值得全院學習,經驗值得推廣介紹。”

寸草春暉,日月可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