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你会玩吗?

对联又称、门对、对子、楹联(因古时多见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我国传统的对偶语句。讲究言简意深、对仗、平仄,一般要求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汉语言文学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凸显了我国自古以来的阴阳相对的世界观,来源于中国的骈体文和律诗。你可以认为对联就是中国人的两句体的诗文。而且有趣的是,对联往往并不是一个人所做,对联很多时候是只有一半上联,需要其他人来对下联,这是一种奇妙的文化沟通方式,甚至能够跨越古今。

对联,你会玩吗?

对联

至于对联的起源,大部分人认为是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门板桃符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算最早的春联。但是后世考证,最早的对联和春联应该是唐代的刘丘子,他的对联出土于莫高窟:“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而且第一个确凿记载亲自书写对联的人,也早于孟昶,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他曾经亲自写下:“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至于最长的对联,应该是江津临江城楼的一副对联,长度居然达到了1612字。至于最短的对联那就数不胜数了,上下联各一个字,如果你有兴趣,现在就可以作一个两字联。

对联,你会玩吗?

对联

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一副对联,应该是四川纪念诸葛亮武侯祠的一幅对联。武侯祠有很多名对,但是这一副,却常常被后世反复提及,一些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也经常讲到这幅对联的意义。这一副对联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一般文学形式都在雅致中体现,可是对联却可以雅俗不论,处处体现,比如厕所联,往往在污秽之所看到大智慧和大趣味,比如:“有小便宜;得大解脱。”是不是又切合场景,又很有哲理?还比如“小坐片刻,便会放松意念;清闲一时,即成造化神仙;横批:此即桃源”

对联的最有趣的一点就是形式多样,充满对文字的各种想象力。

对联,你会玩吗?

对联

比如有一种无情对,就是虽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是又十分工整,巧妙,有一种奇特的幽默感,像“孙行者”对“祖冲之”比较明显,但是“范特西”对“史泰龙”、“西班牙”对“东坡肉”是不是细细品之,哑然失笑?

还有一种叠字联,也很有意思,比如在杭州西湖,苏东坡就留下这样一幅叠字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十分生动的运用了“连珠对”,把西湖的美景用轻快的语句体现出来。另外,杭州有一副叠字联还在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借用:“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朝朝暮暮。”

对联,你会玩吗?

对联

还比如有一种回文联,就是顺着念和倒着念是相同的,中国对联爱好者尤其乐此不疲。比如明朝四大才子唐伯虎出的一幅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意境十足,还可以通过断句产生不同的意思,你如果有兴趣,可以对一对……还有西湖上的一个上联,苏轼也未曾对出:“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后世虽然有很多人对上了下联,但是大部分并没有上联那么精妙有趣……当然,最有名的回文联,也是民间最流行的一个回文联是:“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请问,你能对的上么?

对联,你会玩吗?

对联

除了回文联,还有一些隐喻联,特别考究人的文化功底,比如古代陈子升的《中洲草堂遗集》出的一个上联:“烟锁池塘柳”包含了五行的“金木水火土”,目前对的比较工整的有“炮镇海城楼”,但是现代人也很打趣的对出来了不少令人喷饭,但是有的确工整的下联,比如:“深圳铁板烧”、“锈堵油烟机”,是不是很有意思啊?如果你有才华的话,不妨对上一对吧……

(小编也出一个隐喻联,上联:麻石磨磨磨沫抹磨,求下联。此联断句:麻石磨,磨磨,沫抹磨。白话翻译:麻石做的磨盘在磨磨,磨出来的豆沫抹在磨盘上。麻花呢,就是花岗岩的俗语,麻石二字合起来就是磨字。下联示范:龙竹笼笼笼茏拢笼……这个对子难度大,对不出来也是很正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