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起做好這三件事

臨床統計顯示:糖尿病患者在秋冬季節住院的比例是春夏季的2~3倍。糖友從秋初起就要做好三件事,控制好血糖,嚴防併發症。

第一件事:千萬別感染

秋天早晚溫差大,容易發生感冒等疾病。免疫力本就不高的糖尿病患者更易發生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婦科感染等。這都會引起血糖升高,反過來也會加重感染。糖友一定要高度警惕,尤其是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繼發感染後病情會加重,血糖易升高,甚至誘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健康提示:防寒保暖,增強免疫力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保暖,講究個人衛生和防護,避免交叉感染;平時要多鍛鍊,增強抵抗力。如果發現感染,建議馬上就診,不要擅自用藥。

第二件事:把餐後血糖降下來

天氣變冷後,人們的飯量會增大,攝入的熱量也隨之增加,很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寒意刺激交感神經使體內的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多,也可能造成血糖的升高和波動。所以,秋天要特別注意監測餐後血糖,平時只關注空腹血糖的患者更該如此。餐後血糖居高不下,還容易誘發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心腦血管併發症。

健康提示:飲食適量,監測血糖

秋季飲食過多和過少都不妥當。糖尿病患者秋季宜選擇水分較多以及一些生津潤燥、清熱通便、滋腎潤肺的果蔬,如苦瓜、黃瓜、萵筍、竹筍、菠菜、蘑菇、西紅柿等。儘量採用清蒸、清煮、清燉等烹調方式。同時,糖友們一定要及時監測血糖,科學用藥,防止出現急性併發症。

第三件事:護好你的腳

秋季皮膚容易乾燥脫皮,進而發生破損,這是糖尿病患者的大忌,如果對足部護理不當,會讓微小的創口迅速發展成糖尿病足。

健康提示:注意保暖,滋養皮膚

要積極控制好血糖並保護好雙腳。每天用溫水洗腳,不要使用刺激性肥皂,水溫不超過40℃,防止燙傷雙腳;泡腳時間不宜過長,最好在5~10分鐘之間;洗後輕輕擦乾,保持皮膚乾爽。還可用潤滑乳液或營養霜來防止皮膚乾燥、皸裂。經常檢查足部是否有皮膚裂傷、擦傷或水泡、紅腫、蚊蟲叮咬傷等,一旦發現足部潰瘍感染,馬上到內分泌科或糖尿病專科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