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20檔婚戀綜藝還找不到對象!脫單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

從《非誠勿擾》“下面有請24位單身女性”到《幸福三重奏》“吃蝦,一定要是男人幫剝”,

從圍觀式的相親大會到體驗式的婚姻觀察,婚戀節目演化出愈發豐富的形式,散發的狗糧也步步升級。

看了20檔婚戀綜藝還找不到對象!脫單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


明星組假想情侶、大數據婚配、情感關係診斷......流水的婚戀節目形式背後,是鐵打的脫單焦慮、相親困境和七年之癢。

看了20檔婚戀節目,摸透它們的十八般套路後,屏幕前的全媒派(ID:quanmeipai)小編深刻感受到婚戀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各類產品競相爭奪這塊沃土,可最深層的需求卻從未被滿足。


婚戀綜藝的“圈地運動”


八年前,《非誠勿擾》首播。作為近年來同類節目的先驅,《非誠勿擾》掀起了一波至今沒有衰落的、全民式的相親節目熱潮。

《非誠勿擾》播出的第一年裡,極富爭議性的言論助推了它的熱度。“寧願坐在寶馬裡哭”強力刺激著人們的神經,而把這種價值觀端到檯面上的相親節目一度成了眾矢之的。

八年時光流轉,如今人們對這種“冷酷的坦誠”寬容了許多。婚戀節目把相親過程中的物質至上主義、代際衝突層層誇大,源源不斷地擊打著人們的痛點。

如果一代人的相親不能燃起足夠的戲劇衝突,那麼就一家人齊上陣。《中國式相親》《新相親時代》這樣的節目讓原本處於幕後的父母走向相親的前臺,綜藝現場成為動態版的相親角廣告:門當戶對以最大的程度替代了感情基礎,婚姻中的物質交換和衝擊性別平等觀底線的言論一次次以常態化的方式展現在觀眾眼前。

看了20檔婚戀綜藝還找不到對象!脫單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

《中國式相親》中男嘉賓母親的言論

經過多年的演化,相親綜藝已經不再滿足於展現焦慮的年輕城市中產了,聚焦農村相親的節目也應運而生,田間壩頭的戶外場景和與農村相親價值觀更吻合的內容把農村的中老年觀眾又“收割”了一波。

看了20檔婚戀綜藝還找不到對象!脫單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

《鄉約》節目現場

相親綜藝的長盛不衰為更豐富形式的婚戀綜藝提供了啟示。相親只是婚姻過程的第一步,整個戀愛、婚姻和修復感情關係的過程存在著巨大的商機。於是,一個上接相親節目、下接親子節目的完整綜藝內容鏈條出現了。

在這個鏈條中,有素人的戀愛觀察節目,也有明星的假想戀愛、假想婚姻類綜藝。

在含情脈脈耳鬢廝磨的鏡頭裡,婚戀綜藝已籠罩上偶像劇的幾絲光環,給觀眾發出多巴胺滿滿的糖果。在一個觀眾熱衷自行腦補CP的年代,即使是節目組造出的情侶,也照樣能讓觀眾直呼甜到爆炸。

相比於影視劇中角色的愛情,這種明星以本人身份參加的假想婚姻節目能產生更強的真實感:觀眾分分鐘被代入場景,跟著明星們經歷戀愛的起起伏伏,而進度條拉到最後,完美的熒屏CP終將告別,內心也忍不住充滿遺憾。


看了20檔婚戀綜藝還找不到對象!脫單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

《我們相愛吧》中的“宇宙夫婦”

熱戀階段過後,是婚姻生活中細水長流的親情。如今的觀眾想要的不只是天王式的聖光,更是接地氣的煙火。明星婚戀觀察綜藝逐漸引入了柴米油鹽的日常,讓你我看到明星夫妻在面對菜籃、廚具和餐桌時的姿態。

人們固然知道,綜藝鏡頭自帶美好濾鏡,但當福原愛和江宏傑在二人燭光晚餐中放映出浪漫的MV,當汪小菲為大S遞上剛剛剝好的蝦,當陳建斌笨手笨腳地做好一桌飯菜時,愛意與幸福還是能充盈彈幕、溢出屏幕,流進觀眾的心坎。

看了20檔婚戀綜藝還找不到對象!脫單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

福原愛和江宏傑夫妻


不過,現代人所需要的不僅是詩和遠方,同時也要解決眼前無可奈何的苟且。《幸福三重奏》勾勒感情關係風平浪靜的美好,《愛情保衛戰》則邀請嘉賓為感情中暴風驟雨式的矛盾提供解決方案。

看了20檔婚戀綜藝還找不到對象!脫單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

《愛情保衛戰》


“男朋友逛街他都不像以前那樣給我拎包了怎麼辦”、“老伴兒每天醉酒勸了也沒用怎麼辦”,儘管瑣碎小事經過了情緒化的放大,但當雙方站在舞臺上憤憤不平地講述委屈與不滿時,觀眾卻能依稀在他人的經歷中聽到自己的故事,產生共鳴感,於是“

感情問題解決方案式”的節目成為婚戀綜藝走火的新路徑。

愛情本身參差多態,婚戀節目的形式也可以層出不窮。全媒派往期文章

《和前任過夜/相親不看臉/赤身尬聊…國外情感向節目有哪些高級套路?》

裡介紹了婚戀節目打出的各式創意操作,將感情發展的各個階段都變為綜藝內容。

看了20檔婚戀綜藝還找不到對象!脫單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


多樣的婚戀節目猶如一場圈地運動,將各個圈層的觀眾收入囊中:無論是出於追星、出於脫單的剛需,還是出於為晚輩大事著急,各個年齡段和社會階層的人們都被納入婚戀綜藝的目標觀眾群,使得婚戀節目成為一塊不斷做大的厚餅。

看了20檔婚戀綜藝還找不到對象!脫單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

看了20檔婚戀綜藝還找不到對象!脫單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

花式安撫想要脫單的靈魂

隔著屏幕圍觀他人的婚戀體驗,對於自己的現實的困境無濟於事。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婚戀綜藝不過是現實的調味品,更實際的剛需是能夠真實幫助找到對象的工具類產品。

傳統的相親網站已經培養起成熟的商業模式,多年屹立不倒。婚戀網站的羹快被分割殆盡後,APP、公眾號和直播間成為了新的婚戀服務展示平臺

看了20檔婚戀綜藝還找不到對象!脫單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


各式紅娘類APP的套路和相親網站大同小異:照片、身高、年齡和收入等基本信息成瀑布流式排列,想要向對方發私信、互動等則需要購置會員權益。全媒派往期文章

《沙特匿名社交Sarahah火了,新一波社交產品開始玩起“人性遊戲”》

還盤點了一批富有創意的情感類產品,系統算法自動利用大數據進行婚配、引導陌生人互通電話等形式的APP以新穎的玩法,花式安撫一個個想要脫單的靈魂。

脫單APP領進門,修行卻不能只靠個人。在這個“社恐”“高冷”成為越來越多的人自我認定的標籤的年代,一大批情感輔導類課程出世,幫助為情所困的人帶來“專業力加持”的希望。

看了20檔婚戀綜藝還找不到對象!脫單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

想要每天演奏“幸福三重奏”而不至於打響“愛情保衛戰”,需要不斷解決感情關係中出現的問題。錄製課程無法滿足個性化需求,一對一諮詢輔導正當時。

很多情感類公眾號推出了感情諮詢類的主力產品,菜單欄接入付費諮詢的入口,如何創造完美邂逅、如何打造約會形象、如何有效地挽回被拆分成解題一樣的步驟,給用戶建立一絲絲勝券在握的自信。

看了20檔婚戀綜藝還找不到對象!脫單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現在。”這句廣為流傳的格言能夠概括婚戀產品所傳遞出的最核心的價值:其他人早已匯聚資源、深諳技巧,至今單身的你是因為晚了半拍!不過,別擔心,現在買我們的產品,你就還有回天之力。

看了20檔婚戀綜藝還找不到對象!脫單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

看了20檔婚戀綜藝還找不到對象!脫單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

焦灼背後的深層困境

無論是婚戀綜藝還是情感工具類產品,它們的誕生與盛行都離不開社會焦灼的脫單土壤。婚戀是從未老去的社會話題,但婚戀所處的語境卻隨著世事變遷,年輕人所面臨的挑戰,從曾經爆火的相親鄙視鏈就可窺知一二。

看了20檔婚戀綜藝還找不到對象!脫單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


重重負擔之下,“顏值紅利”“跨越階層”等等概念成為情感指導類內容響亮的口號。這些概念讓一部分年輕人感到,有一些捷徑可以縮短自身辛苦奮鬥的年限,彷彿在深夜中看到一縷縷若有若無的光亮。

柏拉圖的《會飲》中阿里斯托芬的講辭寫到,具有性別的人都被分割後的“一半”,凡人終其一生都有著不懈的動力去找尋另一半,從而實現對完整的追求。“渴望和追求那完整,就是所謂愛慾。”深植於人性中的情感卻被現實的殘酷所消磨,當經濟壓力、兩個原生家庭的相互認同和生兒育女等等問題剪不斷理還亂時,結婚便成為愈發艱難的選擇。

看了20檔婚戀綜藝還找不到對象!脫單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

婚戀節目中,不用朝九晚九上班的明星情侶們享受著歲月靜好,每天和諧地買菜做飯秀恩愛。這種生活帶給與壓力為伴的都市青年們造了一個美好的夢,夢中,婚姻甜蜜,經濟無憂。

看了20檔婚戀綜藝還找不到對象!脫單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


然而,當進度條滑到最右側,夢醒之後,觀眾要面對的還是冷冰冰的現實:瞬間脫單和一夜暴富同樣遙不可及,熒屏中他人的生活可以輕鬆升級,而自己的人生終究是要親自通關卡、打妖怪。

可是很多在物質條件上看似是婚戀市場佼佼者的精英,卻是威廉·德雷謝維奇筆下“優秀的綿羊”——在學術和職場的常規成就方面能夠攻城略地,但缺乏面對現實困境的能力。

看了20檔婚戀綜藝還找不到對象!脫單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

原本充滿優勢的外在條件,無法掩蓋難以扭轉的巨嬰心態,這種尋求依賴、愛商長期不在線的特徵使他們很難在日常交往中培育出成熟的感情,只能轉向婚戀產品。可事實上,這種批量化的商業產品本身就與婚戀的內在規律不盡吻合,灼熱的市場難有真正供需對接的一天。

婚戀生活中需要面對的一地雞毛也往往超出初出象牙塔的年輕人的意料。婚戀關係中,衝突矛盾的怒火催生了滅火器式的情感指導產品,而這種“答題模板”式的解決方案終究是離不開現實中真正走心的耕耘。

看了20檔婚戀綜藝還找不到對象!脫單才是一個巨大而灼熱的市場


弗洛姆的《愛的藝術》裡寫到,愛是一種需要終生學習的技能。婚戀綜藝也好,情感工具產品也罷,能暫時滋潤因焦灼而乾涸的心靈,助力人們解決眼下的困境,可婚戀真正的精髓,卻在短平快的產品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