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里描寫的世外桃源在這裡呀

以前一直憧憬著去麗江玩,聽說那裡保留了許多以前朝代的記憶,巍峨莊嚴的宮殿,古老習俗的人們,品種繁多的動植物,自然天成的山水畫卷……

《桃花源記》裡描寫的世外桃源在這裡呀

只有去了才真正知道,這裡的有一處恍若世外桃花般生活。印象最深的就是古鎮上夜不閉戶,大家都安分守己,各司其職,相安無事,也不會去騷擾別人就像《大同》所描寫的,“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大同》描寫的是人們在當時那種環境下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求而不得,只好用文字把它記錄下來。

記得那天我們是下午去古鎮的,去的時候看到路邊擺著很多小攤,有賣水果的、當地特色小吃的,守攤的多半是老奶奶,回來的時候又經過這條街,發現那些奶奶們在小攤上蓋一層保鮮膜,把凳子放在攤位下面擺好,人就走了,保鮮膜下的零食還若隱若現呢。我當時特別不能理解,他們怎麼不把攤上的小商品收走,難道不擔心別人偷去嗎,帶著這份疑惑,我就問了通行的導遊,導遊告訴我,這裡的人民信奉神,在他們心裡牢記的是:做壞事是要受到神靈的懲罰的,也是對神靈的不敬重,所以這兒的人們從來不會去偷別家攤子上的商品,他們也不會缺斤少兩的坑害路過的遊客。不知道這種說法是是否屬實,但是他們信了,並且當做信仰一代代的傳了下來。外面的世界紛繁複雜,而此地景象似乎與外面格格不入,形成鮮明的對比,當時我特別崇拜他們,為他們淳樸的民風所感動,更為他們世代堅守的信念所動容。

《桃花源記》裡描寫的世外桃源在這裡呀

記錄美好

如今社會上,還有多少人能夠守住內心的信仰?不得而知,只覺得每天馬路上人來人往,行色匆匆,他們肯定沒有時間去考慮自己的信仰是什麼,甚至忘了自己當初為什麼選擇做這件事或者為什麼選擇出發。經常會聽到人說“貧窮限制了我們的現象”,其實我想說的是快節奏的生活使我們丟棄了內心的信念,我們內心的信仰是什麼呢,什麼是我們該一直遵從的?並且一代代的傳承下去的?正因為信仰丟失,總感覺我們每天就是為了生活而生活,總感覺生活缺少了一份樂趣。

《桃花源記》裡描寫的世外桃源在這裡呀

即便我們在怎麼沒時間,我個人覺得還是得擠出一點時間出去走走,去做些工作以外的事,因為生活除了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桃花源記》裡描寫的世外桃源在這裡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