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亡國,女兵爲何寧死不降,因爲清軍這樣對待女俘!

中國古代因為受到儒學強烈的影響,所以有許多重男輕女的思想,後來到了宋元明清時代,這些思想又逐漸演變為對女性的禁錮,什麼三綱五常,可以說中國古代的女性是沒有權利說“不”的。太平天國是清朝中後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影響力之大令人驚歎,尤其是天國的女兵們更是令人稱讚。因為她們第一次在這場運動中展現了她們非凡的能力與魅力,同時也是打破了千年以來傳統的思想對她們的束縛。太平天國亡國,女兵為何寧死不降,因為清軍這樣對待女俘!

太平天國亡國,女兵為何寧死不降,因為清軍這樣對待女俘!

隨著時代的發展,西方的先進思想傳到了中國,在清朝時,出現過一段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史稱“太平天國運動”。當時的首領洪秀全縱然還是受著封建思想的禁錮,但是他在民主、平等這方面還是超越了當時的很多人,就像他當時宣稱:男女平等,鼓勵年輕的女子參軍。她們第一次在這場運動中展現了她們非凡的能力和魅力,打破了幾千年來傳統思想對他們的束縛,例如第一個女狀元傅善祥,就是通過自己的學識和能力贏得太平天國上下的一致肯定的,當然其中還有很多的巾幗英雄,她們都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

太平天國亡國,女兵為何寧死不降,因為清軍這樣對待女俘!

這些女兵的願望其實非常的簡單,就是為了實現男女平等,為推翻愚昧的清政府貢獻自己一份力量,這些女兵在上戰場時候可謂是毫無退縮,展現出來的勇氣讓我們十分佩服。當時的洪秀全沉浸在自己的後宮世界中,而太平天國由於內鬥,東王楊秀清被殺,石達開帶領很多軍隊出走。所以女兵部隊的作用也是越來越大。可以想象到女兵頑強抵抗到了最後,即使到了最後一刻也決不放棄,她們聚集在天王府一起點火自焚,用一腔熱血報效這個曾經充滿了希望和夢想的國度。

太平天國亡國,女兵為何寧死不降,因為清軍這樣對待女俘!

其實女兵們之所以選擇自焚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湘軍嗜殺成性,紀律渙散,燒殺搶掠,姦淫婦女,那是常有的事。另外對待太平天國的俘虜更是全部被殺死,更何況她們是女兵。如果真的投降湘軍,則無可避免成為湘軍的發洩慾望的工具,最後還是難於逃脫被殺戮的命運。所以她們寧願選擇有尊嚴的亡,也不願意被湘軍侮辱。太平天國運動歷時十四年,席捲半個中國。

太平天國亡國,女兵為何寧死不降,因為清軍這樣對待女俘!

當時中國曾國藩被別人取了一個曾剃頭的外號。由此可見,當時清軍對這俘虜的處理非常的狠辣,投降也要殺,因此這些女兵更是不會選擇投降,畢竟投不投降都是被殺,那還不如賭上所有的一切再去拼一把萬一能活呢?其實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女兵俘虜跟男兵俘虜不一樣,她們被俘虜之後不僅有可能會面臨著生命危險,而且勢必會被清兵侮辱。這也使得這些女兵們更是一點沒有了想要投降的想法,寧可戰死也不願意向他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