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蹭熱點,搞多元化「頭破血流」,董明珠還能做好啥呢?

近些年,空調大姐大董明珠主導的格力電器多元化讓人眼花繚亂,大大超出了圍觀群眾的心理承受底線。

將格力電器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的女強人董明珠自信心爆棚,以為將格力空調做到了天下無敵,所以,做其他任何產品,也可以像做空調那樣,凌波微步,獨步天下!只要是她願意!

愛蹭熱點,搞多元化“頭破血流”,董明珠還能做好啥呢?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強勢如董明珠,在多元化上,亦是碰得頭破血流,傷勢難止。事實證明,格力電器那麼多的多元化都事與願違,離董小姐期望相去甚遠。

與宿敵美的多元化處處開花,春色滿園相比,我靈感乍現,想到了一句形容格力電器多元化境況的詩,這句詩是——“到處插花花不放,殘瓣頹廢難覓春”。

格力手機:扶不起的阿斗

現在想來,2012年那個董明珠與雷軍極其無聊,卻又無比吸睛的十億賭約,如果有點意義的話,那就是讓董明珠看明白了其實手機市場才是一個比空調的大得多,更有前途的行業。

於是,在那打賭後,董明珠高調進軍手機,要抄小米後院,並美顏後高調為格力手機代言,成為了格力手機的開機畫面,與關曉彤比嫩。

愛蹭熱點,搞多元化“頭破血流”,董明珠還能做好啥呢?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這一次,雖然也是製造業,董明珠刷臉沒成功,格力手機不僅沒給董明珠長臉,反倒給董明珠丟臉了。

四五年下來,格力手機不斷推陳出新,革新換代,每出一款,都被董明珠吹捧為“質量最好的手機”,但市場就是不賣帳。據有關數據,最新款的格力手機量產了20萬部,目前為止只賣出一萬部,大部分還是內部消化,自娛自樂,甚至由於內部對格力手機不滿意又不得不買,怨聲四起。

現在基本上可以肯定,沒有打開市場,也失去了最佳時機的格力手機,不僅在消費者那兒,也在格力電器內部淪為了雞肋!

漸漸地,董明珠不得不將多元化的眼光轉移他處,為格力手機高分貝唱讚歌的聲音漸漸稀疏了!

將來格力手機何去何從,圍觀群眾知道,格力員工知道,消費者知道,唯獨董明珠不知道——其實,董明珠自己也知道,只是不願面對和承認!因為在董明珠的人生辭典裡,找不到“承認失敗”這個詞組。

新能源汽車:或讓董明珠多年家底打水漂

美國有特斯拉,中國有比亞迪。近年來,製造業做得風生水起,讓巨頭們豔羨不已的一個行業就是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和美好前景,也讓董明珠那顆芳心驛動起來。2016年,董明珠打起了新能源汽車珠海銀隆的主意,鼓動格力電器發起收購,但被股東們否決——事實證明,在這一決策上,股東們比董明珠偉光正,真理並不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然而,董明珠並沒有放棄,在公開數落了股東一通之後,董明珠自掏腰包,砸進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十個億,並忽悠來好朋友企業家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和京東董事局主席劉強東,一起入夥珠海銀隆,與眾多在傳統車企失意後出來創業的高管一樣,成為造車新勢力代表。

愛蹭熱點,搞多元化“頭破血流”,董明珠還能做好啥呢?

但董明珠還是看走了眼。今年來,珠海銀隆接二連三地爆出問題:由於拖欠款項被供應商告了,銷量不景氣,訂單少,產品賣不出去,積壓在倉庫,一些工地停產,員工大批被裁。據知情人統計,珠海銀隆要脫困,需要上百億資金週轉——可能又是一個樂視網式陷阱。

後來又被爆出,珠海銀隆一直吹噓得神乎其神的新能源技術其實是一項落後技術,能量密度上不來,向其他新能源技術轉型又沒有基礎和優勢。

現在基本上可以下結論:進軍新能源汽車,目前來看,董明珠是陷進了困境。究竟能否扭轉乾坤,現在斷言尚早,但可以肯定,董明珠不會輕易放棄,因為董明珠從不服輸,從不屈服!

雖然現實明擺在那兒,但董明珠強大到可以充耳不聞,視而不見。何況還把王健林和劉強東扯了進來,自己辛苦攢下的十個億也投了進去,如果只冒出幾個泡就風平浪靜了,董明珠肯定是不甘心的。

董明珠前任不看好格力做芯片

特朗普發起的中美貿易戰,美國拿中興通訊開刀,進行芯片禁令,讓中興陷入困境,讓全國人民很生氣,義憤填膺。

這事兒激發了中國企業的造芯激情,馬雲站出來稱要投入千億造芯,獲得點贊無數;董明珠不甘落後,隨後放出豪言,稱2017年不分紅了,要投入500億造芯,要讓格力空調用上自主研發的中國芯。

這種想法讓人肅然起敬。如果格力空調自己造芯了,那就真全面“掌握核心科技”了。

然而,董明珠的做法遭到了董明珠的職場伯樂、格力電器原董事長朱江洪的否定和反對。

朱江洪公開場合表態:“格力做芯片,我是沒那麼大的信心。”

愛蹭熱點,搞多元化“頭破血流”,董明珠還能做好啥呢?

朱江洪和董明珠是格力電器發展史上最重要的兩個人。

朱江洪在格力待的時間更長,比董明珠更懂格力,更有發言權。

在滿嘴跑火車的董明珠與務實低調,只知埋頭苦幹的朱江洪之間,我更願相信朱江洪。

所以,格力電器做芯片這事兒,其命運可能與格力電器做手機,做新能源汽車一樣,有點兒懸,讓人感覺不踏實!

董明珠確實需要做起一塊空調外業務證明自己

對於雄霸全球家用空調市場多年的格力,由於已經觸及家用空調增長的天花板,確實需要一個新行業來實現突破,成為新增長點。

找到一個好業務,將其做得像格力空調一樣強大,成為64歲的董明珠夢寐以求的願望。

無論是人手一部的手機,蓬勃發展的新能源汽車,還是方興未艾的芯片,都是前程遠大,錢景誘人的行業,董明珠都想涉足,都想有所作為!

結果沒有一塊業務讓董明珠如願以償的——當然,芯片是否成功,還有待時間來驗證!

其實,格力電器多元化還有董明珠代言的冰箱等,反響也是不溫不火,市場一片冰涼。

在董明珠努力下,現在格力空調與其幾乎劃上了等號。但業內都清楚,事實上,格力空調能有今天,最大功臣不是董明珠,而是朱江洪,甚至董明珠能有今天,都是朱江洪提拔和重用的結果。格力空調引以為傲的“格力掌握核心科技”就是在朱江洪時代奠定的基礎;而董明珠只是一個賣空調的。

雖然銷售是一個企業的源頭活水,掌管銷售的崗位對企業生存發展至關重要。但做企業的都曉得,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好產品才是企業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打動消費者,實現發展壯大的前提,也是做好銷售的根本。

強調離開優質產品來強調個人銷售能力有多強,其實那是在耍流氓。蘋果手機這樣,格力空調也這樣。

如果要證明自己很牛,多元化能成功,董明珠需要把其中一塊業務做好做大做強了,讓大家看看!手機也好,新能源汽車也行,芯片也湊合!

蹭了那麼多熱鬧,最後如果一塊都做不好,那就要成為笑柄的!

混到今天,一路走來,闖出了名堂,立下了萬兒的董明珠實在不容易!希望女王表裡如一,將說過的話,做過的夢,兌現一部分,別隻顧嘴巴快活,博取即時眼球和喝彩!

否則,長此以往,將對自己的聲譽和形象造成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