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設計施工應做到四個「適」,你知道是什麼嗎?

地暖設計施工應做到四個“適”,你知道是什麼嗎?

地暖設計施工應做到四個“適”,你知道是什麼嗎?

地板採暖作為一種採暖方式,已經得到成功的應用。早期的地暖工程在給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同時,也反映出設計與施工中的一些問題,在這些問題中,尤其應注意做到四個“適”。

盤管間距的設計應適中

隨著地暖市場的擴大,地暖施工隊伍開始出現魚目混珠的現象。一些小的安裝單位盲目迎合用戶意見,在一些工程中隨意加密間距。這樣做既造成能源的浪費,又嚴重影響了採暖效果。在正常情況下,盤管的間距是由房間熱負荷、供回水溫度及溫差、保溫層及厚度、填充層及厚度、裝飾面層及厚度等一系列的因素所決定的,設計時必須綜合考慮。盤管的佈置應與房間的熱負荷分佈相適應,即外牆等熱負荷大的地方,盤管應相對加密;而房間內的區域中心負荷很小,盤管間距應大一些。這樣才能使室內溫度均勻,減少空氣對流,提高空氣品質,發揮地暖效果。

盤管長度的設計應適當

《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JGJ142-2004)3.5.2中對盤管的長度作了規定:連接在同一分水器、集水器上的同一管徑的各環路,其加熱管的長度宜接近,並不宜超過120米。

對此應正確理解:盤管各環路長度與地暖的自控系統有關。對於安裝了壓差平衡裝置的系統,盤管各環路長度可以差距大一些,只要阻力損失不超過水泵所提供壓頭,就可以完全做到分室控制。對於沒有安裝壓差平衡裝置的系統,就必須使各環路長度接近。事實上,這裡有一個接近程度的問題,也就是說同一分集水器的兩個環路最多可以相差多少米?對此,可參考《供熱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範》規定:同一系統並聯環路的不平衡率應控制在15%%以內。例如:假定L最長=90m,那麼L最短=90-90×15%=76.5m.大量工程實踐顯示:“把不平衡率應控制在15%以內”,在設計中既能做到相對阻力平衡,又有利於分室控制。

地暖主管道的流量設計應適度

地暖主管道流量的設計有兩種計算方法:一種由採暖熱負荷、供回水溫差決定;另一種應滿足地暖盤管最小水流速要求。應取二者中大值。以建築面積100㎡的住宅為例:

採暖熱指標:60W/㎡;採暖負荷:100×60=6000W=6kW;水流量:(6×0.86)/10=0.516m3/h……對上述技術參數進行計算的結果為:G最小=3.14×[(0.02-0.004)/2]2×0.26×3600=0.19m3/h,即單路地暖盤管要求最小水流量為0.19m3/h.

若該住宅設計為4分支,則入戶最小總流量為0.19×4=0.76m3/h.

在以上計算結果中,我們設計時到底以哪個為準呢?如以採暖負荷及供回水溫差為依據核定的水流量,會造成工程系統中經常存氣,造成不熱現象發生。究其原因,是由於流量不足造成氣塞破壞了系統循環。因此設計流量一定要滿足地暖盤管最小水流速要求,以免系統積氣影響供暖效果。當設計流量有所限制時,應相應調整戶內分支數。

衛生間採暖設計應適效

衛生間由於涉及防水問題,一般不做地暖。常規做法是採用衛浴型暖氣片自成一環路供暖。由於衛浴型暖氣片水阻力較小,造成衛生間水流量偏大,甚至會影響到供暖效果。由此可見,衛生間安裝暖氣時,應注意各環路間的阻力平衡問題。筆者在此提出幾點:

一、衛生間暖氣與其它房間串聯,共用一環路。這樣,各環路阻力可平衡,但會造成此衛生間的環路水溫度低於其它環路。另外由於暖氣片安裝位置高,容易集氣。

二、衛生間暖氣自成一環路,在暖氣供水管另安裝截止閥,調節流量,因為截止閥屬於高阻閥,具有較好的調節特性。

三、衛生間暖氣供回水管上由入戶主管引出,也需在暖氣供水管另安裝截止閥。上述幾個方法,各有利弊,設計時應綜合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