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世家「仇大雄」,不拘一格終成大師

從事中國文物研究或收藏中國古董的,都知道仇炎之——上世紀具有國際影響的中國古文物鑑定家和收藏家,以及他的孫子仇國仕——蘇富比(微博)亞洲區主席。

收藏世家“仇大雄”,不拘一格終成大師

仇炎之和仇國仕

但很少有人知道仇炎之之子、仇國士之父仇大雄。

在這個古董世家中,仇大雄是個另類,連他的洋媳婦入門之後也被仇炎之老先生培養成了鑑定元明青花瓷的高手,而唯獨仇大雄沒有繼承祖業,反而成了家裡人都“看不懂”的當代藝術家。

收藏世家“仇大雄”,不拘一格終成大師

仇大雄和妻兒一家人

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籌辦仇大雄個展期間,我認識了這位儒雅而幽默的前輩。他說著一口雖然不太流利但味道非常純正的上海話。他3歲就離開上海,去了香港,後來長期生活在瑞士。他45歲開始,辭去俗務,一心實現他17歲開始的夢想,成為一個藝術家。

在瑞士一個只有四千名居民的小鎮,他在一座20世紀的廠房中耕耘著他的藝術。他的作品極少參展,也不進入市場。他一直這麼默默地創作,以至於巨大的廠房裡堆滿了作品。

收藏世家“仇大雄”,不拘一格終成大師

仇大雄工作室

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布展時,我去看了他的作品,有做成裝置的,有玩材料的,有影像的,有文獻類的……

他曾經花幾年時間,每天寫大量日記。這些日記都是由畫和文字組成,每天放滿一個塑料文件夾。

收藏世家“仇大雄”,不拘一格終成大師

仇大雄《日記》1996年至今

墨,宣紙,尺寸可變

如果不聽作者的介紹,我也未必都能理解其作品的含義。但有一點我看懂了,他幾乎每一件作品都有中國古典藝術的元素!

不管作品多麼“當代範兒”,總有著中國的紙、墨、筆以及竹子等材料和技法融入。

我似乎看到一位古稀長者,數十年來契而不捨地試圖在西方人搭建起來的當代藝術構架中,注入中國文化的血液。這番苦心令人感動。

我見到他有一系列作品,用毛筆非常簡捷地畫出一些軌跡似的線條,可以稱作“極簡主義筆墨”了。

收藏世家“仇大雄”,不拘一格終成大師

仇大雄 《無題》 2004年

雙摺畫,墨、宣紙、藤條、麻布

但這線條的技巧非常高,只要學過中國書法或中國畫的都能體會到。它們讓我想起元代王冕墨梅圖中瀟灑而挺拔的梅花枝幹,一筆過去,極盡風流。

收藏世家“仇大雄”,不拘一格終成大師

王冕《墨梅圖》

我有點不懷好意地問仇大雄先生,是不是用日本毛筆畫的?因為日本毛筆比較硬,容易出這種效果。不料他反應激烈,朗聲道:“我從來不用日本毛筆,我只用中國毛筆!”

收藏世家“仇大雄”,不拘一格終成大師

仇大雄《看不見的散文》(局部)2007年

盲文書、木、墨、漆,佈局可變

但是,他對中國文化的態度並不狹隘。

他認為,現在很多外國人很像中國古人。他目前所住的瑞士聖十字鎮也很像中國古代隱士嚮往的宜居之地。他並不認為自己那些佈滿了中國元素的作品是“鄉愁”,他更喜歡看到,中國古代先賢的思想能在當今世界文明中得以延續,變成活生生的新思想、新生命。在他的眼中,哪裡有中國文化,哪裡就是故鄉。

收藏世家“仇大雄”,不拘一格終成大師

仇大雄《紙龍》2014年

收藏世家“仇大雄”,不拘一格終成大師

自2003年開始,仇國仕先生也致力開拓蘇富比亞太地區的中國藝術品市場,並與全球重要收藏家及古董商保持緊密聯繫。仇國仕先生曾統籌多項成績超卓的拍賣,以中國宮廷藝術品為主,例如瑪麗及莊智博文房瑰寶珍藏專拍(2005年10 月)、臻美珍瓷──亞洲私人家族匱藏專拍(2005年10 月)、佛華普照──重要明初鎏金銅佛收藏專拍(2006年10 月)及花賞瑤華──巴黎名藏中國藝術品專拍(2007年4月)。仇國仕先生為中瑞混血兒,持有倫敦大學藝術及考古、碩士學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