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買來的觀賞魚到底用不用停食三天,是個什麼原理?

很多魚友最近都在問我這個問題,新魚入缸必須要停食三天嗎?怎麼說呢?這個事情本來就沒有那麼絕對的,情況也會分為很多種。

但是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還是建議停食三天的。

新買來的觀賞魚到底用不用停食三天,是個什麼原理?

比方說,我們是新開的缸,從來沒養過魚,這次準備養幾條小銀龍玩玩,開缸過程已經結束,小銀龍初入缸狀態就很好,不怕人、不陌生、不縮鰭、有主動的索食要求,那麼,上午到的魚,下午一般的我就開喂,可能連檢驗檢疫我都不做,一般先以小紅鯽魚開口,這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

新買來的觀賞魚到底用不用停食三天,是個什麼原理?

不過此方法比較適用於大型熱帶觀賞魚的幼魚,主要原因只因為幼魚的攝食量大對於營養的需求也大,包括旅途中也不可能餵食,所以我們還是讓它們儘早開口的好,但是一定要少量的投餵,然後去觀察它們的狀態是否正常。

那麼,如果情況反之,小龍又是趴缸又是害怕的,甚至於到處亂跳或無精打采,這種情況下不但不能餵食,怕是還得需要立刻做檢驗檢疫了。

新買來的觀賞魚到底用不用停食三天,是個什麼原理?

包括鸚鵡,地圖等新缸入魚都適合於以上操作。當然,如果碰到狀態特差的,你給他食物它也不會吃的,本來就害怕,你再喂上一堆食剩到缸底,然後我們還得再用魚網把剩下的食物給撈出來,那魚兒就更害怕了,那可就絕對的是在起反作用了!

新買來的觀賞魚到底用不用停食三天,是個什麼原理?

對於金魚,錦鯉等如果是從漁場來的,入缸之後必有三天大量排洩糞便過程,這期間可根據情況斟情處理,在保證水質的前提下狀態好了,什麼時候大量排洩完畢就可以適當的餵食,狀態不好就堅決的拖後餵食。

而從魚店來的金魚,錦鯉等入缸後排便會較少,如果在店中有一段時間不餵了,來家之後狀態也很好的話,為什麼不可以餵食呢?但是,我們一定要循序漸進緩慢增量,反之則仍需停食檢疫。

新買來的觀賞魚到底用不用停食三天,是個什麼原理?

對於小型熱帶魚,只要狀態好的,我很多都是當天餵食,從沒因為當天餵食出過什麼差錯,像小斑馬,虎皮,小孔雀等,一般對環境適應性強,食慾旺盛,那就觀察一兩個小時直接開喂好了。

虎皮魚也是個絕對的吃貨,喂好了生長速度也是很快的,還有小型的三湖魚飯量也是很大,我們都可以適當的投餵。

新買來的觀賞魚到底用不用停食三天,是個什麼原理?

有的時候適當的投餵我們只是為了檢查一下魚兒的狀態,這種做法是很靠譜的,我們通過魚兒索食的各種反應也能夠看出來魚兒到底是處在一個什麼狀態,然後再去採取相應的對策。

所以說步驟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們不能去死搬教條,一魚一變化,一缸一環境。沒有什麼理論是永恆不變的,我們都要去區別對待,只有我們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才是最好的。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