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75野戰炮:兩次大戰裝備情況(中)

不過,正所謂盛極而衰,凡 爾登戰役也是“75小姐”逐漸失寵 的一個轉折點——儘管掛著萬能火 炮的名頭,但作為一支“巨型步 槍”,伴隨著步兵進攻的節奏,向 敵人不斷噴射大量榴霰彈彈丸才是 這門炮的本份。可惜的是,在馬恩 河會戰後,英、法聯軍的反攻也在 德軍在埃納河倉促構築的塹壕防線 前趨於停止。此後,雙方都力圖通過“奔向大海”迂迴包圍對手,結 果是雙方都開始大挖塹壕阻擊對 手。福爾金漢在9月份接替小毛奇 出任德軍總參謀長。此人上任伊始 就命令把塹壕一直挖到北海邊,防 備英軍在弗蘭德地區實施迂迴。盟 軍則朝著另一個方向,把塹壕挖到 了瑞土邊界。比利時人把守北海段 防線,法國防守索姆河至瑞士邊 界,中段由英軍擔綱主力。由此, 橫貫西線戰場的巨型塹壕體系成 了困擾交戰各方4年的噩夢。由於 戰局被縱橫交錯的塹壕、機槍和 鐵絲網“僵住”,炮兵很難再有機 會推著火炮跟隨步兵的刺刀衝鋒陷 陣,“75小姐”能夠發揮的作用也 就很有限了。事實上,在殘酷現實 面前,交戰各方在最短的時間內學 會了自中世紀以來的所有塹壕戰經 驗,這使得中小口徑火炮的戰場價 值直線下降。


法75野戰炮:兩次大戰裝備情況(中)


隨著德國人塹壕體系的不斷 完善,“75小姐”只能勉強騷擾壕 溝中德軍的好夢,在大多數情況 下,法軍發動的強攻只能佔領少量 前沿塹壕,而且精疲力盡的進攻者 很快就會被對手強大的預備隊趕回 原地,一場毫無意義的屠殺就這樣 暫告一段落。而在炮兵對炮兵的炮 戰中,“75小姐”更是境況悲慘。 與榴彈炮不同,“75小姐”採用產 生高初速的定裝藥也許能較好地達 到給定的射程,但是在實際應用時 彈道曲線的形狀,特別是在近距離 上可能會過於平伸。換句話說,法 國的“75小姐”本質上是一種直射 的中口徑加農炮,所以德軍大口徑 榴彈炮可以憑藉較高的仰角,隱藏 在崚線後方依託地形掩護來射擊。 德軍榴彈炮發射的炮彈不再是噴灑 出鋼珠與破片的榴霰彈,而是整顆 塞滿炸藥的薄壁榴彈,5毫米厚的 鋼製炮盾抵禦的再也不是彈片,而 是足以使炮兵七孔流血的劇烈“衝 擊爆風”。事實上,只要德國人的 150毫米榴彈炮射擊80~100發,就 可以完全殲滅一個法軍“法75” 連,這種災難已經不止一次發生。 這就意味著“75小姐”之所以仍能 在凡爾登戰役中“挑起大梁”,實 際上不過是法軍一時半會還無法獲 得足夠多的“重炮”而已,“失 寵”只是時間問題。

其實早在1914年10月馬恩河 會戰尚未完全結束時,法國戰爭部 部長就第一次公開地承認他們需要 一種更具威力的武器來取代“法 75”。而“75小姐”之所以會在 “凡爾登戰役”中被過分吹棒,其 原因不過是由於法國人在凡爾登的 土地上幾乎流血至死,但是法蘭西 民族精神卻因此到達了一個全新的 境界——雖然他們付出了極大的代 價,雖然最後解救法國人的是英國 遠征軍在索姆河發動攻勢,但是法 國上上下下還是認為他們是這場消 耗戰最後的勝利者,表現活躍的 “75小姐”也因此受益。不過,在 隨後越發令人乏味的塹壕戰中, “法75”的射程和威力都偏小,地 位逐步被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 90、120乃至155毫米重炮所取代。 當然,失寵後的“75小姐”仍在戰 場上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憑藉輕 巧靈活的戰場機動性和超高射速, 作為“遊動炮”在步兵進攻前以榴 霰彈破壞敵人的鐵絲網;或是成為 一個渾身充滿戾氣的“怨婦”,用 芥子氣、光氣彈撥灑著“不人道” 的毀滅;要不就是被裝在“拖拉機 底盤”上,成為“聖·沙蒙”這類 戰場怪物的一部分,在引擎的轟鳴 和履帶的隆隆作響聲中,向敵人猛 烈開火;甚至還被架在特製的炮架 上,以一種不可思議的姿態,將榴 霰彈射向空中……總之,第一次世 界大戰中的“法75”,是以一種毀 譽摻半的姿態打滿全場的,“前半 場志得意滿,後半場風光不在,但 仍然保持了足夠的活躍”。


法75野戰炮:兩次大戰裝備情況(中)


一戰結束後,1897年型75毫 米速射野戰炮已經“芳齡”21歲 了,按照軍事裝備的標準,早已邁 入暮年。但令人吃驚的是,“75小 姐”的“青春”卻長得不可思議, 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輕巧的結 構、適中的口徑和超高的射速,帶 來所謂的“萬能性”。一戰結束之 後,“法75”繼續作為波蘭軍隊炮 兵主力參加了慘烈的蘇波戰爭。到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時“法75”仍是法國和波蘭炮兵部 隊的主要裝備,其中大部分被作為 反坦克火炮使用。在兩次世界大戰 之間,法軍仍然保有如此數量“法 75”是令人吃驚的,但這其中的原 因卻非常複雜。事實上,從1921年 至1930年,法國困窘的財政狀態的 確讓法軍無力採用新型火炮,但法 國軍方也鼓動國會拒絕撥款給陸軍 採購新型火炮,造成這種怪相最重 要的一個原因是,法軍認為給法蘭 西帶來勝利的是他們的準則,而非 武器。根據上一次大戰的經驗教 訓,法軍高層認為他們已經找到了 下一次戰爭必勝的公式,雖然可能 效果比較“緩慢”,但保證會為法 蘭西再次帶來勝利。因為這樣的因 素,法軍高層在已經找到了“必殺 秘技”的情況下對發展新式武器的 興趣就顯得不那麼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