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美國之旅中的美國海軍(1)

繼去年(2015)8 月參加了“ 紅色奔流——俄羅斯圓夢之旅”之後,2015年8月筆者再次背起行囊參加坦克裝甲車輛雜誌社組織的“重溫勝利——紀念二戰勝利70週年美國軍事之旅”。比起去年的俄羅斯之旅,今年的美國之旅涉及更多的博物館、更多的城市,時間也更長,將近10多天的旅程,讓所有參加的團友們充滿了期待。

遊記:美國之旅中的美國海軍(1)

這十多天的旅程,對每一個團員來說也確是一趟很辛苦的旅程,這主要是因為儘管組織方在安排此次行程的時候,將參觀的景點和博物館都集中在美國東北部,但美國實在是地廣人稀。另外臨近出發的時候我們得知,原行程上的兩個“重頭戲”——阿伯丁坦克博物館和“憲法”號風帆護衛艦分別因為拆除和返廠維修,不得不從行程上被去除了。在當初聽到這個消息時,多少給筆者心中留下了一點陰影,擔心沒了這兩個景點,我們的參觀行程的質量會不會有所降低,不過後來的旅程證明,筆者原來的擔心完全是杞人憂天,本次的行程以紐約為起點,最後也以紐約為終點,期間先後到了新倫敦、波士頓、布法羅、代頓、丹維爾、華盛頓、費城等城市,所參觀博物館的內容涵蓋了美國海軍、空軍、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四大軍種,所以即使是沒有了這兩個景點,其他的景點和博物館及其中的展品仍然足夠讓你看個夠了。

略有遺憾的“勇猛”號

我們這次的旅程參觀的海軍部分是以航母開始,以戰列艦收尾的。這期間我們一共看了1艘航母、2艘戰列艦、1艘驅逐艦、4艘潛艇、1艘裝甲巡洋艦(唯一存世的參加過美西戰爭的“奧林匹亞”號)、1艘前東德的導彈快艇以及若干魚雷快艇、登陸艇和戰機等。

我們在旅程正式開始的第一天,即7月31日的下午參觀了停泊停泊在哈德遜河畔的“勇猛”號航母於紐約市哈德遜河畔的“勇猛”號航空母艦。這艘航母是美國二戰中大名鼎鼎的“埃塞克斯”級航母的3號艦,舷號C V -11,也是“埃塞克斯”級航母中少數能夠在二戰後幸運地接受現代化改裝而繼續服役的艦隻,更幸運的是,她在1982年除籍後沒有像大多數的艦艇那樣被拆解,而是與另外3艘“埃塞克斯”級(分別是“約克城”號、“列剋星敦”號、“大黃蜂”號)一起分佈在美國各地作為博物館繼續發揮著自己的餘熱。

如今的“勇猛”號靜靜地停泊在哈德遜河畔,每天接待著無數前來參觀的遊客,在她一旁還有一艘美國核導彈潛艇“黑鱸”號,兩艘船都向遊客開放,筆者在登航母前,先登上了潛艇,反映潛艇的電影筆者其實也看過不少,但見識潛艇內部卻是第一次。下到潛艇內部,筆者第一次看到了魚雷發射管、廚房、水兵宿舍、軍官宿舍、無線電室、聲吶室等,儘管考慮到美國水兵的體格肯定比我們要高大和健壯,但潛艇內部的狹小果真如傳聞中的一樣,一條通道內無法順利通過兩個人。潛艇內部惡劣的生活條件和作戰時所面臨的危險程度也由此可見一斑。

離開潛艇,我們登上了航母的起降甲板,現在的甲板就是一個停機坪,美國海空軍的一些常見型號停放在這裡,從艦橋一路下到二層和三層甲板,這裡完整保留了作戰室、駕駛艙和動力艙、官兵宿舍等。到達起降甲板下的原機庫位置,這裡顯得非常的熱鬧,機庫展區分為兩部分,一半被用做展示區,另一半則被闢為青少年的互動活動區域。在展示區,同樣也停放著多架戰機,在展覽的視頻播放區,播放著“勇猛”號在太平洋戰爭中遭遇神風特工隊攻擊的紀錄片和親歷者的採訪錄,儘管筆者只能聽懂一部分,但從這一時間不長的紀錄片,能讓我感覺到,在美國人的觀念裡,日軍那種以自身毀滅來消滅對手的做法在美國人看來是多麼的恐怖,也給他們造成很強的衝擊,許多當年的親歷者對此至今仍然難以忘懷。在代頓的美國國家空軍博物館和弗吉尼亞的美國國家海軍陸戰隊博物館中,凡是介紹太平洋戰爭的部分,也都有對神風特攻隊的介紹,顯然日本人的瘋狂舉動至今仍在美國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小的陰影。

遊記:美國之旅中的美國海軍(1)

在機庫另一側的互動區,各種海軍、空軍的模擬操作檯、輪機艙、信號燈、模擬駕駛艙中都有孩子在父母陪伴下在那裡“操作”和“駕駛”。後來我們發現,美國的這些博物館中都設有專門的青少年體驗和互動部分,在普及航空、航海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他們對此的興趣,這一區域往往都是每個博物館中最熱鬧的區域。

從“勇猛”號的經歷來看,從早年參加太平洋戰爭到戰後改造成反潛航母、參加越戰以及擔任太空任務救援船可謂是功勳卓著。作為我們這次行程所要參觀的第一個軍事博物館,我們也是充滿了期待,參觀中我們也發現如今的“勇猛”號博物館如果是將其看做純軍事博物館來參觀的話,還是有點不太過癮。由於該艦在戰後接受過現代化改裝,成為反潛航母,現在艦體已經跟最初服役時有了很大不同。因此,如果想看原汁原味的二戰航母的話,那麼“勇猛”號作為紐約市的地標之一和一個科普性質較濃的場館,可能會讓軍迷們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失望的。儘管如此,我們團裡的老軍迷的一番話還是讓人對後面的行程充滿了信心,“我們這裡的旅程是一道大菜,不妨把‘勇猛’號當做是開胃菜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