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怎样的方式教养孩子,体现了你是什么样的阶层

我的母亲成长在一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庭,有趣的是,长大后这些孩子中什么样阶层的人都有,他们来自同一个父亲和母亲,但是他们的生活和命运却千差万别。

他们当中,有社会上流阶层,身居要职,位高权重;有高知阶层,受过很高的教育,是德高望重的知识精英;有富裕阶层,金钱对他们来说只是个数字,财富令大多数人都望尘莫及;也有普通小康和社会底层,像工人、农民、小商贩、农民工等。

你用怎样的方式教养孩子,体现了你是什么样的阶层

我从小生活在这个大家族氛围里,经历过各种风云变幻,时代变迁,我细心地留意过他们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和命运。

我的眼睛所看到的,告诉了我很多的一些观念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比如说,人都说权势阶层和富裕阶层都比较自私和霸道什么的,虽说上流社会精英阶层的人不一定都好,但那么多年我所看到的是,积极向上、温暖而友善,诚恳无私地帮助他人的,反都是我的那些上流社会和富裕阶层的亲戚,而身上种种劣根性、性格缺陷、为人很差的,全部倒是那些生活在底层的。

然后我就明白了人分阶层到底根源在哪里。

正如世界上没有平白无故得来的成功,多年生活的沉淀和领悟让我发现了命运的奥秘:你能修养成什么样的人,就会走向什么样的阶层和命运。想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看看你怎样对你的孩子就清楚了。

当然,我心里非常明白,时代、机遇、运气、家境……这些东西对人的命运和前途确实也很重要,但是,很多人都是被那些机遇什么的鬼话给骗了——不是人不能改变,而是脱胎换骨真的很难。毕竟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

曾有人说,如果你想变成哪种人,你就去想办法从事哪种工作。这话有一定的道理,而且也许会管用。但我所亲眼目睹的事实却告诉我,你需要做的还不止这些。

我有个亲戚是个社会底层的人,偏偏他的孩子读书不好,到了高考决定命运的时刻,我那些上流和富裕阶层的亲戚就帮他急了,“怎么着也得想办法进事业单位啊!”大家就开始为了这个高考落榜的孩子四处想办法,试图改变这个孩子的命运。

不得不说,我那些上流和富裕阶层的亲戚确实热情又给力,几个月后这个高考落榜的亲戚就收到了某事业单位的录用通知。

当时大家都特别高兴,虽然暂时不是正式的,但觉得他去了某某局里工作之后,接触的都是优秀之人,必将耳濡目染,如果认真工作必能站稳脚跟,彻底改写他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底层命运。

可惜大家都想错了。仅仅两年不到,这个孩子因为老实木讷,常被人欺负,加上不懂得与人沟通又常常得罪人,因此遭到孤立和排挤,最后被人抓到把柄惹怒了领导,好话说尽最终还是因搞砸了一项重要工作被开除了。

失去事业单位工作之后近二十年里,他再也没能做什么像样的工作,后来没办法,只能回到乡下和他父亲一起靠经营一个小小的鱼塘谋生。

如今他的孩子也上小学了,可是才小学一年级,功课只有50、60分,大家只能叹气:这一家啥时候才能看到希望呢?

就像中了亿元大奖的人守不住财,被扶上高位的人只会摔得更惨一样,"没有金刚钻揽不成那个瓷器活”,想成为哪种人不单是靠做哪种工作,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能力和修为也要达到那个水平和级别。

你用怎样的方式教养孩子,体现了你是什么样的阶层

从某种程度上说,“阶层固化”其实只是人们看到的一个表面现象,一个自设的牢笼。底层阶级并不是没有机会改变命运,尤其是在如今这样的经济转型时期、社会重大变革的时代。

美心理学家麦克洛德经调查和研究发现: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在思想意识形态、价值取向、个性特质等方面截然不同。比如底层阶层的人普遍有:悲观、顺从、易情绪化、不自信、畏惧权威、依赖、爱占小便宜、死不认错、缺乏秩序、爱找借口、固执难变通等共同特点;中产和上流阶层的人普遍有:积极、达观、愈挫愈勇、独立、人生规划清晰、爱与人沟通、不按常理出牌、善于控制情绪、喜欢尊重自己的内心等特点。

且不同阶层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上也有各自的共同特征:

底层阶层的父母更喜欢孩子的绝对服从和对自己的遵从、更喜欢抱怨和指责、很少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更多的限制和严厉体罚、更多忽视和冷漠、家庭内部本身常陷入矛盾纷争而气氛压抑……

中产和上流阶层总体来说要好很多,这些父母表现出了更民主、更多权利交给孩子、在对待孩子时更注重方式方法、对孩子表现出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很多孩子能生活在家庭关系融洽和睦的氛围中、比较注重孩子的主动性和好奇心、更多地和孩子互动、更容易看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充满信心……

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通过调查所做的结论,其实和我们普通人所看到的基本是一致的。必须承认,很多时候上层确实存在瞧不起底层的现象。但是很多时候,这种瞧不起并不是先天对穷人有偏见,而是基于看了穷人一些所作所为之后产生的。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人们可以发现,限制穷人的,不仅仅是人们常说的穷人思维、眼界,而是穷人身上那些要命的,抹也抹不去、洗也洗不掉的弊病。

比如说,穷人永远不会在自己身上找缺点找原因,永远不会去自我反省,永远分不清是非,在生活面前一脸茫然,永远不相信自己、缺乏自信,永远不去读书、提升自己,而是无止境地生活在抱怨之中。

必须提到的是,人们一般所说的阶层都是指人的工作所处的阶层,其实完全不应该这样划分。如果你目前是公务员、大学教授、企业负责人,或农民、农民工、小职员、服务员什么的,都不能说明你的真正阶层。

你用怎样的方式教养孩子,体现了你是什么样的阶层

你真正的阶层是看不见的,而是你的气质、修养、品格、学识、个性、性情、专业技术等的综合体。这是你的“隐形阶层”,这“隐形阶层”才是你真正所处的阶层,意味着未来你会向何处去。

即使工作处于上流阶层,但“隐形阶层”低的,未来很可能走入底层,或成为一个生活质量不高的上流阶层;而工作暂时处于底层但“隐形阶层”高的,未来很可能进入上流阶层,或成为生活在底层的幸福且受尊重之人。

怎样判断你目前所处的真实阶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你和家人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你和孩子的关系以及你的教养方式。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在家里,人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他最真实的一面,而孩子是一个家里力量最薄弱的人,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决定了家长其实可以肆无忌惮地对待一个孩子。因此说,在孩子面前能体现一个人最真实的一面。一个人是不是有学识、有品德、有修养,看他平日怎么对待孩子就知道了。

而且一个人的思想观念、能力水平、行事风格、脾气习性等等“隐形阶层”中的所有,都会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完全暴露无遗。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开始了解所谓的“阶层固化”到底来自哪里。

孩子的性格形成和心性习惯都是来自于父母和成长环境,这种影响会溶在孩子的血液里,形成孩子的性格和为人,跟随孩子一生。这种影响是洗不掉抹不去的,除了脱胎换骨,很难被改变。想优秀,但没有这个基础、这个能力,只能看着它这样,一代一代,循环下去。

为了避免这种可怕的循环,最有用的方法就是修养自身。因此,不管你现在身处什么阶层、做着什么工作,第一件大事就是把修养自身的学识、品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放在第一位。

这让我想起,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只有一个人的境界和修为达到了,才能真正拥有做事的能力和层次。

而“修身”的方法可谓太多了。比如读书、学习就是最快、也是最好的提升自己的方法。

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仅把读书当成了追求分数、读名校、找好工作的途径,而忘了读书真正的作用是提高一个人的眼界、学识、修养和境界。实在是非常可惜,同时,也真的非常危险,倘若把孩子变成考试机器,虽然考了很高的分数,但却不懂事,将来更不知道怎么和这个世界相处,到时该有多少孩子会被毁掉?

除了读书,还有自我反省、思考、细心体察生活、助人、交良师益友……这些都可以真正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甚至达到脱胎换骨的效果。

你用怎样的方式教养孩子,体现了你是什么样的阶层

其实人生在世,追求其他任何东西都是有限或虚无的。追求学历,最高只能博士;追求权力,最高你能统治地球?追求爱情,结婚的那一天你的追求也结束了,且品行和修养的欠缺也是终究留不住爱人;追求金钱,到了一定程度它就是个数字,不会提高你半点幸福感。

唯有追求为人的修养和境界,才是无止境的,而其他的也都不能给人真正的快乐。

只有修养自身,在你想到它的时候,你就已经能够得到平静和快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