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与徽派建筑(旧作)

吴文化与徽派建筑(旧作)

江上陆士清,以一己之力,收购徽州古宅多套,有祠堂双戏台、学士府等,蔚为大观,待因缘成熟,移建佳处。笔者曾受邀撰文,略述吴文化与徽派建筑之关系。旧文鄙陋,唯敝帚自珍,故录出分享。

吴文化,狭义而言,是指先秦吴国创造的文化;广义而言,则泛指吴地的文化,把吴国文化前后的源流以至后世吴文化的蓬勃发展都概括在内。

吴地因其历史悠久,人文鼎盛,经济发达,生态宜居,自古以来都是八方汇聚之地,所以吴地的建筑除了主流的苏派建筑外,还包含了浙江东阳帮、徽帮、宁绍帮等建筑流派的元素。

吴文化与徽派建筑(旧作)

徽派建筑集中体现了贾而好儒、崇文重学的徽商文化。明清时代,随着徽商的崛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徽商「盛馆舍以广招宾客,扩祠宇以敬宗睦族,筑牌坊以传世显荣」,从而给后世留下了大量优秀作品,成为中国建筑艺术的一大派系。徽派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其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徽派三绝」——牌坊、祠宇、民居等建筑实体中。

徽派建筑影响深远,在地缘上,他跨出徽州本土,在大江南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其中也包括吴地;在时间上,其优秀元素也被现代建筑艺术所继承和发挥。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吴文化与徽派建筑也都会有更深更广的发展。

吴文化与徽派建筑(旧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