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色形成的四個必要條件

通過大量的實踐推斷,沁門、沁源、水、時間是形成沁色的四個缺一不可的必要條件。

一、沁門

顧名思義,就是沁色進入的門口。玉裂、玉質疏鬆都是沁色進入的先決條件。一塊完好,不帶綹裂,不帶風化皮、色的玉料,在不採用化學或物理的外加因素,正常條件下是無法沁入天然礦物顏色的。

二、沁源

就是要有形成沁色的顏料來源,比如土壤中含有大量鐵離子,麻織品衣服、棺木、骨頭等易腐爛碳化的物質,染衣服或是塗畫棺木的礦物顏料等都是形成沁色的源頭。

三、水

水是沁色形成的媒介,如果顏色不溶於水,水不與玉質內部發生置換反應,就無法產生沁色。這是沁色形成的重要條件。

宋元時期興起的沙子、石灰、米漿混合建築的沙包墳,由於環境密閉,不容易進入水,墓室內乾燥,即使由於墓室內高溫產生玉裂,也不會形成沁色。

四、時間

時間是沁色形成必不可少的條件。考古發現證明:正常墓室環境下,若其他條件具備,玉器超過一百年左右就會產生沁色。

沁色形成的四個必要條件

泡在水中的玉器,已經產生了黃沁色。圖中靠近玉器的黑水,可能並非是玉器所在位置的初始狀態,如果是,肯定會同時產生黑沁色

沁色形成的四個必要條件

湖北荊州望山橋1號墓考古現場出土玉梳時的場景,因在黑色的泥里長時間包裹,白色的玉質已經產生了黑沁色

沁色形成的四個必要條件

古墓發掘現場,由於密封不嚴或是被盜,墓室都會進水,這就為玉器產生沁色創造了一定的條件

下期講解:沁色的鑑定要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