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絕對:一樹梨花壓海棠,下聯幾乎無人能夠對的完美

關於對聯很多人都不陌生,對聯可以說是一種較為通俗的文學藝術,但這並不意味著對聯就很簡單,其實想要對出一個好對聯,還是有很多門道的,比如最基本的上下聯要求字數相同,上下聯之間的平仄相對意境相合,所以要對出一副好對聯並不簡單。

千古絕對:一樹梨花壓海棠,下聯幾乎無人能夠對的完美

說起對聯的歷史可以說是十分的久遠了,據記載對聯最早起源於三國時期,當時的對聯與現在的形式也有些許不同,講究也不像現在這麼多,書寫的載體可以是紙,亦或者竹片石頭,但是經過近千年的演化,最終形成了我們熟知的對聯。

千古絕對:一樹梨花壓海棠,下聯幾乎無人能夠對的完美

古代文人墨客好對對子,他們通過這種形式來顯示自己的才華,相互之間比較,結交志同道合的好友,看似簡單的幾個句子,卻蘊藏了他們滿腹的才情。比如宋朝的蘇東坡和佛印和尚,還有清朝的紀曉嵐和乾隆,這些人都因對的一手好對子聞名。

千古絕對:一樹梨花壓海棠,下聯幾乎無人能夠對的完美

蘇東坡有一個好友名叫張先,也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年輕時候的他也是一位青年才俊,他沒事也愛對對子來陶冶情操,但張先一直有貪戀女色的毛病,在八十歲的時候他還不忘納妾,在張先的大喜之日,他一高興就作詩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蘇東坡看後覺得很有意思,在他眼裡好友的這個行為可不怎麼地道,於是他便作詩一首來調侃這位好友。這首詩是這樣子的: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蘇東坡這首詩寫的很美,但是其中的意思明眼人一看便知,蘇東坡就是藉由這首詩來嘲諷自己的老友,暗指他八十歲還納妾,大有老牛吃嫩草之意。

千古絕對:一樹梨花壓海棠,下聯幾乎無人能夠對的完美

蘇東坡這首詩的最後一句成為了千古佳句,受到了世人的追捧,也有很多人試圖用這句話作為上聯,但卻發現怎麼樣都無法對出完美的下聯,有人曾對出:百年枯木又逢春。雖然平仄湊合,但是卻並不工整。

對於這個上聯,您又有何高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