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亞馬遜!

疯狂的亚马逊!

近日,亞馬遜股價突破萬億美元關口的新聞一出,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眾多關注與熱議。

美國時間9月4日,亞馬遜股價一度超過2050.27美元,這讓亞馬遜市值成功破萬億美元大關,成為繼蘋果之後第二家市值超萬億美元規模的美國公司。

伴隨亞馬遜市值破萬億美元,亞馬遜的“瘋狂”發展模式再次受到關注。

1年漲出2個阿里

此前,我們印象中的亞馬遜還是一家市值跟阿里不相上下的公司,去年10月,阿里的市值甚至一度超過亞馬遜。如今,阿里的估值是4100多億美元,而亞馬遜已破萬億大關,市值是阿里的2倍多。

疯狂的亚马逊!

2018Q2顯示,阿里巴巴淨利潤為76.5億美元,同比下降45%;而亞馬遜淨利潤為146.12億美元,同比增長27%。

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戰績,和亞馬遜全方位的佈局息息相關。從1997年成立至今,亞馬遜的營業收入不斷增長,而利潤始終保持平緩甚至經常出現虧損,這是亞馬遜呈現給外界獨特的“亞馬遜模式”。

亞馬遜的發展策略中幾乎毫無保留地將收入投入到未來長期的業務拓展上,而這一獨特的模式也被華爾街所認可,這也就是為何亞馬遜即便是不斷出現業績虧損,市場也願意給他上百倍的市盈率的原因。

這不僅僅是一家電商公司

疯狂的亚马逊!

在電商領域,亞馬遜無疑佔據著不可撼動的主導性市場地位。根據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的報告顯示,今年亞馬遜平臺上美國零售總額為2582.2億美元,佔到美國當年全部電商總額的49.1%,遙遙領先於其他電商平臺,位居第二的eBay所佔份額僅為6.6%。

從最初在線售賣書籍開始,亞馬遜逐步擴張成為銷售一切的網絡電商平臺,在亞馬遜崛起的同時,是傳統零售行業的集體沒落。當下之急,不斷開拓新市場新邊界、轉變和開拓並行,傳統零售商才能在未來的市場中繼續佔據一席之地。

有分析師指出,亞馬遜堅持多元化投資戰略是促使其上市不斷攀高的最大驅動因素。更為重要的是,亞馬遜早已不甘於只做電商,而把手伸向了雲服務,2018Q2亞馬遜AWS的收入達到61億美元,增長49%,利潤增長高達80%。預計未來一年內還將帶來250億美元的收入,如今AWS已成為亞馬遜盈利最高的部門。

疯狂的亚马逊!

除了電商和雲服務,廣告業務也許很快就要成為亞馬遜的下一棵搖錢樹,數據顯示廣告服務同比增長超過了130%至21.9億美元。根據eMaeket的報告預計,亞馬遜到2018年底,將佔據2.7%的數字廣告份額,而這一數字很可能在兩年後翻番。

如今亞馬遜進軍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無人超市以及醫療健康服務等多個領域,也是帶領亞馬遜市值攀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似乎每隔一段時間亞馬遜都會有新的動作令市場為之一顫,顯然萬億市值根本不是亞馬遜的終點,反而更像是亞馬遜的新起點。

未來無限可能

萬億高點之後,亞馬遜還會一路勢不可擋嗎?正如一眾分析師所預期的,從長期來看萬億市值絕非終點,亞馬遜在零售和智能家居領域的不斷擴張正使得它煥發著越來越強大的生命力。

疯狂的亚马逊!

今天的亞馬遜似乎已變得無所不能。在零售行業,亞馬遜市值已經是沃爾瑪的3倍以上,是Home Depot的4倍以上,是美國零售折扣店Dollar Tree的50倍,是會員制大型超市Coscto的10倍。而它的無所不能還體現在今天的“新零售”,收購全食(Whole Foods),開始以精品超市為切入口,希望顛覆傳統的零售業。

值得注意的是,亞馬遜的一路高歌可能會給自身帶來威脅甚至促成巨頭之間的“抱團取暖”。不久前沃爾瑪放棄了自建的雲業務,宣佈與微軟達成戰略合作,採用後者提供的雲服務和人工智能技術。KeyBanc研究報告顯示,從2017年最後一個季度到18年第二季度,AWS市場份額從一年前同期的68%下滑至62%、49%,而微軟Azure的市場份額則在同期由16%增加至20%、30%。不難看出AWS領域組成的“抗亞聯盟”是亞馬遜所有業務版圖面臨競爭局勢的一個縮影。

畢竟相比於蘋果的穩健,亞馬遜顯得激進的多,在全球範圍內攻城略地的亞馬遜儼然成為一個“公敵”:沃爾瑪在中國市場入股京東並收購亞馬遜印度市場競爭對手Flipkart77%的股份,而在如印度一樣新興的、被視為下一個電商引爆點的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市場,曾經一度超過亞馬遜、與其爭奪全球電商霸主的阿里也在嚴陣以待。

疯狂的亚马逊!

《 萬億亞馬遜,殺手鐧與絆腳石》來源:中國企業家

《亞馬遜市值破萬億:從競爭轉向創造》來源:董事會雜誌

《亞馬遜:不只是電商》來源:俊士太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