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的異化理論:爲什麼我們厭惡工作?

什麼是自我異化?

除了物的異化以外,在人的方面也發生了異化,不僅勞動產品、勞動對象異化了,就連勞動者本身也發生了異化,我們稱之為“自我異化”。

因為僱傭勞動是勞動者在指定的時間內出賣自己的勞動給他人使用的過程,在這個時間段內,勞動不屬於勞動者而屬於僱主。因此勞動者在僱傭勞動中,他對於勞動的關係不是對於自我的關係,而是對於一種異己的、不屬於它的活動的關係。勞動者在僱傭勞動中的活動不是主動而是受動,不是有力而是無力,他的體力和智力是不依賴於他、不屬於他、又轉過來反對它自身的活動。

我們說過,異化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對象的喪失;二、對象反過來奴役主體。前面我們把生活資料、生產資料視為對象,發現生活資料、生產資料疏遠了勞動者並且反過來奴役勞動者;現在我們把勞動者本身視為對象,我們同樣發現勞動也疏遠了勞動者並且反過來奴役勞動者。前者是物的異化,後者就是自我異化。

馬克思的異化理論:為什麼我們厭惡工作?

為什麼我們抗拒勞動?

在僱傭勞動下,勞動對於勞動者而言是異己的、是被動的。在工作日裡,他的勞動已經賣給僱主使用,僱主如何使用他的勞動,並沒有嚴格的限制,因此勞動者對自己為僱主所進行的勞動感覺到陌生和疏遠。他想要通過怠工來抗拒自己勞動的過分付出,一旦超出必要勞動之外,他就自發的抗拒剩餘勞動,抗拒加班。

他只有通過閒暇和間歇才能重新佔有自己的勞動,勞動因此疏遠了勞動者;另一方面,僱傭勞動的使用表現為勞動者體力和智力的耗費,僱傭勞動折磨著勞動者的健康,勞動者發現自己的勞動作為僱傭勞動反過來奴役了自己。一遇到工作日他就會不停的嘆息,一到下班或節假日,他又會像逃避瘟疫一樣逃避勞動。作為強制勞動的僱傭勞動佔據了勞動者生命活動的大部分部時間,它奴役著勞動者的生命。

工作使人空虛

自我異化的危害主要通過社會分工來進行。馬克思說:“當分工一出現之後,每個人就有了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動範圍,這個範圍是強加於他的,他不能超出這個範圍:他是一個獵人、漁夫或牧人,或者是一個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資料,他就始終應該是這樣的人。”

我們常聽人說“第一份工作決定你的方向”,說這話的人本是好心勸人慎重選擇職業,但他也不知不覺的發現了分工對人的限制問題。社會分工把人限制在特殊的活動範圍裡,這個範圍往往表現為行業或職業。一個從事IT的人,以後他的發展方向就是IT工程師;一個從事編輯的人,以後他的發展方向就是主編;一個從事演藝的人,以後的發展方向就是演員或歌手。許多人都把這當成理所當然的事情,可是就連他們自己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在工作中感覺到單調和枯燥,感覺到被限制。

生活本是豐富多彩的,生命活動呈現出多樣性,可是為什麼每個人都被限制在特定的活動範圍之內,而不能在多個部門內發展?為什麼我不能隨我自己的心願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後從事批判?我是一個編輯,如果我在早上編輯完今天的內容後,為什麼還得繼續被限制在辦公室裡等候下班?為什麼我不能在完成編輯工作之後,練練書法、敲敲代碼?難道我因為練習書法就是一個書法家而不再是編輯了嗎?原因就是在僱傭勞動制下,我的勞動力已經按固定的時間賣給了僱主,如果我在這段時間內自由支配我的勞動,那我就是盜竊了僱主的佣金!

分工進一步使人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分離,勞動者把勞動力賣給僱主,不僅要承受因勞動而產生的疲勞感,還得忍受因分工細化所造成生活範圍狹隘、見識狹隘的空虛感。

馬克思的異化理論:為什麼我們厭惡工作?

被扭曲了的慾望

勞動者的需要也隨著自我異化發生了扭曲,人的正常需要具有豐富性的意義,可是在僱傭勞動制度下,這種需要出現了異化。馬克思說:“一方面出現的需要的精緻化和滿足需要的資料的精緻化,卻在另一方面造成需要的畜生般的野蠻化和徹底的、粗陋的、抽象的簡單化,或者毋寧說這種精緻化只是再生出相反意義上的自身。”

僱傭勞動讓勞動者的需要變得野蠻化、粗陋化和簡單化,人的正常需要變成了粗陋的需要。勞動者作為人,他變得更加貧窮了,他為了獲取生活資料,更加需要貨幣,而他的貨幣的力量恰恰同產品數量成反比。也就是說,他的需求程度隨著貨幣力量的增加而日益增長。一方面他單純的追求貨幣、追求工資,另一方面貨幣力量日益增長,反過來壓迫他。

馬克思的異化理論:為什麼我們厭惡工作?

人的豐富性需要變成了單純的佔有慾,特別是對貨幣的佔有慾。人們追求把貨幣當作一般財富的代表保存起來,不把它投入流通,不用它來滿足特殊需求,這正是個人財富的證明,而且隨著貨幣在它的各種規定上發展,即隨著財富本身成為個人價值的一般尺度,炫耀財富的慾望愈來愈強烈。這種對貨幣的佔有慾遮蔽了人的其他需要,人對貨幣的崇拜使人開始信奉禁慾主義、節慾以及自我犧牲——節儉和吝嗇,人們蔑視世俗的、一時的、短暫的享受,追求永恆的財寶。人的需要喪失了原來的豐富性,異化為粗陋的、簡單的、永久佔有財富的慾望。

到此,我們已經說明了兩種異化,即物的異化和自我異化,前者指勞動的條件疏遠於勞動者並且反過來奴役勞動者;後者指勞動本身疏遠於勞動者並且反過來奴役勞動者。勞動的條件和勞動本身是生命活動得以進行的基礎,但在資本主義制度裡,勞動條件和勞動本身不僅分離了,而且它們都變成了壓迫勞動者的東西,變成勞動者身上的枷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