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教程(一):什麼是經濟學?

經濟學的定義

本綱要的目的在於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資產階級經濟學的體系,並對此體系進行批判,提出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學的必要。

資產階級經濟學,即西方經濟學,誕生於商業資本主義時代的重商主義理論,經過亞當斯密加以系統化,成為國民經濟學。邊際革命和凱恩斯革命之後,資產階級經濟學逐漸變成了當代的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兩部分。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教程(一):什麼是經濟學?

經濟學的本質是一門以社會的生產關係為研究對象的科學,而生產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經濟學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歸根到底是階級和階級之間的關係。資產階級經濟學完全沒有認識到經濟學的這種本質內涵,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把經濟學定義為研究資源如何有效配置的學問,這就把經濟學的對象界定為資源的配置,界定為物而非人。

資源的配置是以私人佔有資源作為前提,因此承認私有制、並且把私有制視為永恆的條件是資產階級經濟學的核心。資產階級的經濟學則把生產關係看做私有制的關係,因而資產階級的經濟學實際研究的是私有制下的社會關係,因而叫做私經濟學。

由此,立即就可以揭露出資產階級經濟學的一個偽善面目。亞當斯密寫作《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因的研究》,他不知道“國民財富”在私有制下是沒有意義的一個用語,因為在私有制下,財富從來就不是國民所有,而是屬於私人資本家的。當時,英國的國民財富雄踞世界第一,但英國的無產階級與各國無產階級一樣,是最貧困的、最一無所有的階級。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教程(一):什麼是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的利己主義

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哲學基礎是功利主義,或者確切的說是利己主義。亞當斯密說:“我們的晚餐並不是來自屠宰商、麵包師和釀酒師的恩惠,而是來自他們對自身利益的關切。”資產階級經學家認為:每個人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且僅僅是自己的私人利益;這樣,也就不知不覺地為一切人的私人利益服務,為普遍利益服務。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把這種利己主義鼓吹成市場經濟的核心信條。

但是,我們從這種利己主義的理論中,同樣可以得出相反的結論:每個人的私人利益都與他人的利益相敵對,都互相妨礙別人利益的實現,這種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爭所造成的結果,不是普遍的肯定,而是普遍的否定。因而,每個人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最終會變成每個人都陷入與其他人的戰爭中,最後獲得勝利的人才得以實現自己的私人利益,並且他把自己實現了的私人利益說成是普遍利益——虛假的普遍利益。

因此,資產階級通過私人利益實現普遍利益的幻想應該被顛倒回來:每個人的私人利益是被普遍利益所決定的,只有在社會所設定的條件下,利用社會所提供的手段才得以實現。私人利益的實現應以社會條件為前提,私人利益為社會所決定。私人利益是在社會條件下,再生產中實現的。

西方經濟學的自由主義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按自由主義者的理論來實施經濟政策,所產生的實際後果並不是人的貿易自由、人的交易自由,而是資本的流動自由——經濟學的自由主義者所主張的並不是人的自由,而是資本的自由。——他們始終沒有明白這點。

資本的流動自由是相對於資本的壟斷而言的,在發財致富方面,自由主義相比於壟斷者而言,是積極的;而在解決經濟問題的爭論面前,在面對私有制的問題時,自由主義相對於反對私有制的人、社會主義者,則表現出消極的、反動的一面。資本的自由變現為競爭,而這種競爭又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私有制把每一個人隔離在他自己的粗陋的孤立狀態中,又因為每個人和他周圍的人有同樣的利益,所以土地佔有者敵視土地佔有者,資本家敵視資本家,工人敵視工人。而自由競爭無非是宣佈把這種敵視和戰爭公開化,宣佈在掠奪財富的時候,人人都有權參與作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教程(一):什麼是經濟學?

在自由競爭中,很快經濟學的自由主義者就會發現自己竟然變成了壟斷主義的積極捍衛者。因為,每一個競爭者都會力圖獲得壟斷的地位,都以獲得壟斷利潤為目的。而原來的壟斷者又變成了自由主義的信徒,壟斷擋不住競爭的洪流;而且,它本身還會引起競爭,正如禁止輸入或高額關稅直接引起走私一樣。競爭已經以壟斷即所有權的壟斷為前提。

這種分裂的矛盾實際上是這樣的,當一個資產階級因壟斷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時,他就站在大多數群體的立場,極度熱烈的鼓吹自由競爭;當他在競爭中日益聚斂財富,形成自己的壟斷勢力之後,他就脫離支持自由競爭的群體,變成維護壟斷的個體。自由主義者表現出不可思議的自我矛盾,自由競爭即以取得壟斷為目的,又以排除壟斷為要求。自由主義實際上是建立在利己主義之上的理論,在市場上佔有最大進出口份額的國家必定主張自由貿易,而弱勢的國家則主張保護關稅。

馬克思主義者對自由貿易論的批判並不是站在保護關稅的立場來進行,而是站在反對私有制,反對利己主義的立場來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