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憲替兒子道歉受贊?全因他的發言戳中父母心!

吴宗宪替儿子道歉受赞?全因他的发言戳中父母心!

房祖名吸毒,成龍道歉;吳睿軒(鹿希派)發表恐怖言論,吳宗憲開記者會……“子債父償”的觀念雖一直為人詬病,但似乎已經成為了約定俗成的事情。為何孩子犯錯的時候,第一個道歉的總是父母?

吴宗宪替儿子道歉受赞?全因他的发言戳中父母心!

父母的理由總有千萬種:孩子還好,孩子不懂事……但是父母口中還小的孩子總會有長大的那一天,需要離開父母的庇佑,自己面對人生。這就是獨立的意義。獨立,不僅是孩子的人生課程,也是為人父母的必修課。

第一課

獨立的人格,始於自我負責

吳宗憲的兒子吳睿軒因為口不擇言而鬧出來的新聞讓人看得好笑又無語。起因是吳睿軒揚言女朋友生病沒有好轉,就做炸彈炸掉政府大樓。此言一出,眾人譁然,迅速將他推到了輿論風口。好在吳宗憲反應及時,迅速帶兒子開了記者會,向大家道歉。

吴宗宪替儿子道歉受赞?全因他的发言戳中父母心!

吳宗憲當著眾人的面,訓斥兒子是個蠢蛋,還稱自己不會幫他,讓他自行退出娛樂圈。一番發言博得了眾人好感,比起那些只會為自己孩子狡辯的父母,這樣能夠讓孩子自己承擔錯誤的父親無疑是更加讓人欽佩的。

雖然僅經過十天,吳睿軒又光速復出,但從他不靠父親,自己交清罰款這一點來看,還算是個有擔當的人。相信經此一事,他也能有所領悟:言行一定要對自己負責,因為普天之下並非都是爹媽,沒有人會一直包容他的錯誤。

“如果你對自己都不能負責,你還能對誰負責呢?”吳宗憲的這句話很有道理。希望所有的爸媽都能教會自己的孩子,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就知道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因為做錯事的後果,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承擔得起。

第二課

拒絕“溫床”,吃點苦頭走得更遠

學會走路的前提,是不怕跌倒。父母總是不敢放手,孩子自然無法行走。人生也當如此,始終活在父母關愛下的孩子,根本無法面對人生的風雨,又如何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和抱負?

吴宗宪替儿子道歉受赞?全因他的发言戳中父母心!

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則新聞,48歲的名校碩士,畢業回國後,一直沒有工作,整日宅在家中打遊戲,全靠老母親給的生活費苟活,母子二人活得很拮据。母親多次勸說他出去找份工作,但是他始終不肯,整天賴在家中,過著米蟲的生活,完全失去了理想。

對於這個局面,這位媽媽後悔萬分,都怪自己過於寵孩子,樣樣事情都替他辦好了,才導致兒子的不成才。而兒子也對母親充滿了怨憤,都是母親的溺愛毀了他。

由此可見,父母對孩子的寵溺並非是好事,當孩子養成依賴父母的習慣之後,想要再獨立,可就太難了。他們會將自己人生所有的不順都歸結到父母身上,而原以為自己一心為孩子好的父母百口莫辯,只能默默吞下自己過於溺愛的苦果。

所以,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多經歷一些挫折,對父母、對孩子來說,都並非是壞事。

第三課

他的人生道路,應當自己選擇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龍應臺的這句話可以說是對親子關係的最好詮釋。孩子終究會長大,父母不能一直陪著,只能讓他們自己去走人生之路,做出自己心儀的選擇。

吴宗宪替儿子道歉受赞?全因他的发言戳中父母心!

看到過很多個這樣的案例:高考志願填報,聽從父母的命令選擇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專業,畢業之後找工作面臨挫折,和父母爭吵不斷,回想往事,後悔當初聽了父母的話!

其實,父母的出發點都是好的,無非是希望孩子的未來可以幸福美滿。但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的身上,干涉他們的決定,反而會引來孩子的不滿。

特別是當孩子因為父母的強權而遭遇挫折時,很可能將所有的錯過都歸結到父母身上。所以,建議父母們謹慎給孩子做決定。

沒有人的旅程是一路順利的,總會遭遇風雨和挫折。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給予遭受痛苦的孩子以支持,而不是抱怨:誰叫你當初不聽我的!因為,這是屬於孩子自己的人生,無論好壞,都應該由他自己來享受。

非常不喜歡父母一邊抱怨孩子喜歡依賴自己,一邊臉上掛著得意洋洋的笑容,卻不知這樣只會讓孩子永遠長不大。更希望親子之間能夠像朋友一樣,互相成就,彼此需要,昔時你陪他長大,來時他護你老去。

吴宗宪替儿子道歉受赞?全因他的发言戳中父母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