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歷史上最窮的皇帝,穿草鞋上了23年的早朝!

大家知道,歷史上的皇帝,大部分都是極盡奢侈,揮金如土,當然,也有少數節儉的皇帝——道光皇帝就算了,這傢伙純粹是敗家的,打一個補丁都要50兩銀子,那麼大家就會問了,歷史上有沒有真正節儉的皇帝呢?

他是中國歷史上最窮的皇帝,穿草鞋上了23年的早朝!

實際上,漢文帝劉恆就是為數不多的“節儉皇帝”之一,公元前180年,劉恆登基為帝,是為西漢史上第三位皇帝,那麼他到底有多節儉呢?原來他23年都穿一雙草鞋上殿辦公,龍袍都是打補丁的,並且在位期間從沒蓋過宮殿,沒修過園林,沒增添車輛儀仗,連狗馬都沒有增添一隻,文帝提倡節儉,並要求官員不得以任何形式擾民。

他是中國歷史上最窮的皇帝,穿草鞋上了23年的早朝!

在他繼位的第二年,他就責成審計部門清點長安的公用馬匹,將多餘的畜力劃撥到驛站。他自己則身體力行,厲行節約。當時的宴遊之所,地方不夠用,需要再建一個露臺,但他一看預算,需用“百金”,眉頭就皺了起來,說:“這等於十戶中等人家的財產,太奢侈了,不建了。”

他是中國歷史上最窮的皇帝,穿草鞋上了23年的早朝!

而在北宋文學家吳垧《五總志》上有這樣的記載:漢文帝劉恆以“履不藉以視朝”。草鞋最早的名字叫“屨”。實際上,在漢文帝時,就已經有了布鞋,草鞋已經淪為貧民的穿著,而漢文帝劉恆以“履不藉以視朝”,就是說他穿著草鞋上殿辦公,做了節儉的表率。不僅是草鞋,就連他的龍袍,也叫是“綈衣”,綈在當時就是一種很粗糙的色彩暗淡的絲綢。就是這樣的龍袍,他也一穿多年,舊了,就讓皇后給他補一補,連裁縫都不捨得僱用。然而正是因為如此,漢文帝才能成為開創“文景之治”的千古明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