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教授,2次破格晋升,成为首位获得英国物理学会嘉奖的中国学者

他是80后教授,理学博士,曾2次破格晋升;他曾登上

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为观众讲解“静电”知识;近期,他获得英国物理学会颁发的“2018高被引中国作者奖”, 这是该奖项第一次授予中国科研工作者。问起他是如何取得如此成就的,他淡淡的说:“我只是恰好选对了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他就是西安邮电大学理学院教授——胡明亮。

80后教授,2次破格晋升,成为首位获得英国物理学会嘉奖的中国学者

明确目标,甘做“苦行僧”

胡明亮,1980年出生于山东莒县,本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后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读取了硕士、博士学位。2007年,他进入西安邮电大学工作,两年后晋升为讲师,201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1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他长期从事量子通信方面的研究。

那么,在“爱玩”的年纪里就选择了科研道路,对他来说是否有遗憾呢?对此,胡明亮教授笑言道:“任何一件事情做久了,你便会发现其中的乐趣,也就会拥有更多他人看不见的精彩。对于自己选择的道路,不能因为遇到些许挫折就轻言放弃。每个人都有很多不同的选择,但是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并且乐此不彼,那么可做的有意义的事情就会很多。”于是他本人就在这条充满希望的“量子通信”大道上,甘做“苦行僧”。

80后教授,2次破格晋升,成为首位获得英国物理学会嘉奖的中国学者

做科研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著名球星科比在回答记者问题的时候,曾反问到:“你见过凌晨四点钟的洛杉矶吗?”而对于胡明亮教授来说,西邮寒暑假的夜晚已是司空见惯。可以说,这么多年来,胡明亮教授对于科研近乎到了“疯魔”的地步,他几乎没有周末,就连寒暑假时间都拿来做调研或交流访问。

有次出差临行前,胡教授两岁大的儿子委屈地埋怨:“爸爸只爱电脑不爱我。”孩子的话语透露着天真懵懂,但却在瞬间击中了胡明亮身为父亲的柔软心弦。他知晓,科研工作向来需要长久的钻研和不懈的努力,因此,他只好牺牲少部分陪伴家人的时间。胡教授认为,做科研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踏实耕耘,终有收获。

80后教授,2次破格晋升,成为首位获得英国物理学会嘉奖的中国学者

希望学生摒弃浮躁心态

胡明亮教授对于教学更是热爱有加,并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他先后为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9门不同的专业课程,编写的“电磁学教学课件”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他认为,学习应该是对知识求知若渴的大学生们勤于做、乐于做、甘于做的事。他希望在校大学生一定要摒弃浮躁心态,对知识要怀有敬畏之心,脚踏实地潜心钻研,不要盲目从众、偏爱那些速学知识。

而理学院的学生们也十分喜爱这位“浓眉毛”老师。在他们眼中,尽管胡老师身为教授,却特别谦逊好学。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于科研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喜欢和团队成员分享自己的想法,从交流碰撞中寻找灵感;也喜欢带学生做项目,师生间共同成长。

潜心科研,取得回报

80后教授,2次破格晋升,成为首位获得英国物理学会嘉奖的中国学者

80后教授,2次破格晋升,成为首位获得英国物理学会嘉奖的中国学者

2018年1月15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直播间》节目中,胡明亮教授应邀接受央视记者采访,对“静电”相关问题做出详细解答。

80后教授,2次破格晋升,成为首位获得英国物理学会嘉奖的中国学者

近日,英国物理学会(IOP)颁发“2018高被引中国作者奖”,胡明亮教授荣获该奖项。这是该奖项第一次授予中国科研工作者,本次共有151人获得表彰,研究领域覆盖物理、材料、生命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环境科学以及应用数学等领域。获奖作者在过去三年间(2015-2017)曾以通讯作者身份在IOP及其合作期刊上发表论文,且这些论文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被引次数在所属领域全球排名前1%。

80后教授,2次破格晋升,成为首位获得英国物理学会嘉奖的中国学者

胡明亮教授悉心治学育人,成为西安邮电大学优秀师资队伍的一个典型。作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西安邮电大学拥有双聘院士6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二三级教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人才项目和荣誉获得者60余人次。

欢迎关注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头条号,让你看到更精彩的西安邮电大学!

学人小传

胡明亮,山东莒县人,1980年3月出生,理学博士,西安邮电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量子通信方面的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指委西北地区委员,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至2016年4月,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6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和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4项,以第一参与人获得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已发表SCI检索论文40余篇,SCI引用约400次,并担任《Scientific Reports》、《New Journal of Physics》、《Annals of Physics》、《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等十余个SCI源期刊的审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