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賦:人稱小上海,又雲小江南

王浩文

滔滔黃河,巍巍太行,一顆明珠,絢麗輝煌。史稱河內,漢置山陽,今為焦作,俗名懷川。商湯革命,武王伐紂①;光武中興,正始玄風②;太極文化,山水文明;神農百草,藥王思邈③;先人作陶,懷川四寶④。物阜民豐,礦藏富饒,表裡山河,土曠民殷。

因煤炭而立市,宜農商而興邦;靠僶俛而雄立,依精進而恆昌。電網似蛛網編織大地,烏金似大海湧向四方。河南輪胎走向世界,四大懷藥蜚聲中外。縣縣通高速公路,過往不足兩刻鐘;黃河架金橋,漁歌聲聲唱晚晴。

名勝古蹟,星羅棋佈;文物遺存,俯拾皆是:雲臺秀色,中原一絕,笑看芸芸天下客;焦作山水,夢幻疊至,醉了吟詩作賦人。青天河有“北方三峽”之美譽,神農山成“三教合一”之殿觀⑤;峰林峽攬“高峽平湖”之景勝,青龍峽享“峽谷極品”之大觀。翠月湖、龍源湖、黃河遊覽區,道道美景攬不盡;古周城、影視城、博愛修竹園,款款秀色賽江南。卜商編《論語》、寫《詩序》,位列“七十二賢”;韓愈著《師說》、倡古文,諡為“百代文宗”。司馬氏開晉代之偉業,終圓三國歸一夢;李商隱寫悱惻纏綿詩,蠟炬成灰淚始幹。朱載堉創十二平均律稱“樂聖”⑥;許魯齋成大明《授時歷》譽“天官”。陳王廷創研太極拳,或稱中國“第五大發明”;宋學義捨身抗倭寇,真“狼牙山五壯士”之一。竹林七子,仙蹟歷歷,山陽大地傳佳話;太行八英⑦,舍家為國,千秋歲月勵後昆。

地方特產,數不勝數;風味小吃,信手拈來:馬村燒雞、沁陽驢肉、武陟油茶、博愛柿餅,博愛漿面、黃河大米、孟州涼粉、懷府驢肉。清華姜、松花蛋、武陟油茶、博愛柿餅、鐵棍山藥、延陵大蔥;韓愈硯、麥草畫,博愛竹器、同慶剪紙、七賢民俗文化……白皮松繫世界稀有物種,生長沁陽紫金頂;金錢豹屬一級保護動物,時而偶出太行山。

妙哉焦作山水,壯哉太極故里。古懷大地,靚了新姿;千年古城,變了模樣:人在綠中走,鳥在畫中唱,溪水村邊繞,遍地稻菽香。展綠色主題,祛黑色印象,描生態家園,譜和諧詩章。科學發展,民之所望,以人為本,斯域恆昌。噫歟嘻,縱長空作紙,難寫盛景;任大海為墨,難抒情唱。

忽有一日,山陽公駕鶴盤旋於斯域之上,曰:“此古之山陽城乎?其變化巨矣!”其有云曰:“古之山陽,或為漢魏時期一小邑;今之山陽,毓成豫北名市靚風光——人稱‘小上海’,又云‘小江南’!”

山陽賦:人稱小上海,又云小江南

注:①據《史記》記載,商成湯和周武王,曾分別為革除夏傑、殷紂弊政,拯民於水火而與其對手逐鹿中原,數年征戰,焦作(古河內)一帶即為主要戰場或演練兵馬之處。現焦作境內的許多地名都分別帶有那個時候的色彩,如武陟縣商村(即為商代早期的都城)、焦作市中站區府城村(周武王伐紂時曾在此建都)及修武、武陟、上馬村、下馬村等冠名雲。

②據《資治通鑑》記載,公元25年7月29日,漢光武帝劉秀來到懷縣(今焦作沁陽市),調兵遣將進攻洛陽。8月,移駐河陽(今焦作孟州市),在此連續駐軋幾個月,與洛陽守敵劉玄之師展開了拉鋸戰,直至10月18日攻下洛陽,並定都於此。之後,光武皇帝勵精圖治,發奮圖強,使漢朝走向了20餘年的“光武中興”之路。玄風,即玄學之風。玄學即一般人難以理解的深奧學問或見識。與玄學同義的為“讖緯”,亦即空談、迷信。劉秀相信讖緯之說,其稱帝之前曾有人獻上《赤伏符》:“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二八火為主。”(“四七二十八”,意為從漢高祖劉邦至劉秀起兵,相隔正好約228年;“火為主”意為漢朝的火德要戰勝王莽的土德)劉秀也深信不移,自認為是上天讓他當天子皇帝的。所以,當時就有許多儒生、學士就投其所好,就一些經書作出許多解釋,並編出了緯書,大興迷信“讖緯”之術,始開玄學之風。

③神農百草句:沁陽市神家山主峰叫神農壇,相傳為神農嘗百草播五穀之處。藥王思邈,即當初藥王孫思邈曾長期活躍於焦作市境內的太行山一帶,現焦作雲臺山境區內有“藥王洞”景點等。

④先人作陶句:元至宋時期以遠,焦作的陶瓷業十分發達,當時有許多製陶作坊。一焦姓業主的作坊規模最大,在附近一帶很有名氣,所以久之就有了“焦作”的簡稱叫法。焦作的名字有此而來。2003年在焦作東北4公里當陽峪宋代瓷窯考古時,出土有墨書款“焦家”白瓷碗。懷川四寶,即“四大懷藥”:懷山藥、懷地黃(又名懷參)、懷牛膝、懷菊花,《神農本草經》有記,屬中華中醫藥(補品)之瑰寶。

⑤神農山句:神農山風景區的二仙廟景點,傳說即為各種文化薈萃、影響,柔三教(儒、道、釋)於一體的地方,仙人魏華存曾於此處修煉並寫出了《黃庭經》。

⑥朱載堉句:朱載堉(1536—1611)字伯勤,號句曲山人,青年時自號“狂生”、“山陽酒狂仙客”。出生於懷慶府河內縣,系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鄭藩王族嫡系。明仁宗的第六代孫,鄭藩王族嫡世,明代著名的律學家、歷學家、音樂家。其父鄭恭王朱厚烷能書善文,精通音律樂譜。載堉自幼深受影響,喜歡音樂、 數學,聰明過人。朱載堉的成就震撼世界,其創造“新法密率”,即現今在世界各國鍵盤樂器上得到廣泛應用的十二平均律,也稱“十二平均律的數學理論”,比西方人發現此律要早100多年,屬世界首創。被中外學者尊崇為“東方文藝復興式的聖人”。他與中國知名考古學家、史學家、文學家、詩人郭沫若一起被列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

⑦太行八英:1947年,解放戰爭進入最艱難時期,堅持在太行山南部的焦作一區民兵頑強戰鬥,學生打擊了國民黨正規軍和還鄉團。7月,焦作一區區委召開殺敵鬥爭表彰會,會上,有八位女共產黨員分別被命名為“殺敵英雄”“爆破英雄”“支前模範”。他們是趙莊、桑園的女民兵連啟英(1921~1984)、郜小妞(1930~1949)、林發英(1928~1984)、趙桂英(1930~)、靳祿英(1931~)、趙蘭英(1931~)、郜明英(1928~)、靳子榮(1926~)。八位女模範的英勇事蹟在當地傳為佳話,被群眾譽為“南太行山上的八盤雄鷹”。同年12月,中共焦作市委召開殺敵鬥爭表彰模範大會,市委書記史宏泉向以“八盤雄鷹”為主的東聯防(由六個村級組成的民兵隊伍)頒發了錦旗。自此,“八盤雄鷹”又被稱頌為“太行八英”。

(作者系焦作市史志辦調研員、市地方史志協會會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