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習慣教會月入2500的畢業大學生如何理財

現在的社會有種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大學生遍地走,研究生多如狗”。在這種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大學生畢業後能找到一份高收入工作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最普遍的現象就是大學畢業後平均每個月收入2500元。一些人可以利用這2500勉強活下來,一些人可以利用這2500活的很好,其中的差別就是利用2500活的很好的人都會進行個人理財。

有人會說,剛畢業的大學生乳臭未乾會什麼理財?你別說還真有,只要養成這幾個良好的理財習慣就可以每個月根據自己的收入進行理財投資,從而改變自己的生活質量。

三個習慣教會月入2500的畢業大學生如何理財

(大學生畢業生理財)

一、開始存錢,開始“自己”理財

每個月固定存入一筆錢,如按月定存2500元,存期為定期一年,持續12個月。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強制存錢,將存錢的日期定為存錢日,而將會也會每月都會有一筆資金到期,加強資金的流動性。

年輕人不喜歡理財或是不知道理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漠視“人”與“錢”的差別。普天下的人都知道一個道理“錢能生錢”,西諺叫做“Moneymakesmoney”,意即“錢”追“錢”總比“人”追“錢”來得快捷有效。

那麼如何用錢去追錢呢?首先,當然要擁有“第一桶金”——一筆驍勇善戰的母錢,然後用這筆母錢產生錢子錢孫。但是這“第一桶金”應該怎麼來呢?生活中我們常被“清倉大減價”、“免年費信用卡”等誘因讓我們控制不住花錢的想法,一次又一次的錯過儲蓄“第一桶金”最好的時機。所以只有先下定決心“自己”理財,才算是邁開成功理財的第一步。

二、學習理財投資

“財務獨立”是指“除惡性負債、控制良性負債及學習理財投資”。其實財務獨立只是一個觀念的建立,在你實現財務獨立之前還有許多準備工作,其中學習理財知識就是最重要的工作。

三、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生活理財起初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強迫自己每天存一筆錢到存錢筒裡,而這個存錢筒最好是透明的,並每天記錄下來。透明的存錢筒是為了讓你隨時查閱理財的成效,記錄是讓你養成記賬的習慣。當你每日的儲蓄隨著時間的累積,達到一定數量後再轉存到存款薄裡,如此日積月累,就可以逐漸養成自身存錢理財的習慣。

看似簡單的三個理財習慣卻往往能起到大作用,小編採訪了很多會理財的畢業大學生,發現他們身上都有著這三個習慣,並且他們依靠這三個習慣進行理財,使自己的生活好很多。

本文摘自:眾投網(https://www.grhp2p.com/info/gerenlicai/2236.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