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自己對蝦生病偷死?8招教你解決一切!


擔心自己對蝦生病偷死?8招教你解決一切!

對蝦養殖技術人員應每日凌晨及傍晚巡池一次,仔細觀察養殖池環境變化、水色、南美白對蝦活動、安全狀況,做好記錄。


擔心自己對蝦生病偷死?8招教你解決一切!

檢查的主要內容如下:

1.養成期應經常進行病原生物檢測

重點進行白斑綜合徵病毒和弧菌檢測。對蝦白斑綜合徵病毒檢測,通常使用核酸探針、PCR技術。發現對蝦WSSV潛伏感染,最主要是保持水環境穩定,強化對蝦營養。如難以控制病情發展,應及時收蝦。對養殖池水環境中的弧菌,應用弧菌選擇性培養基——TCBS平板培養計數,作環境中的弧菌數量變動監測。養殖池水環境的弧菌數量控制在103cfu/毫升以下。

2.清除養蝦池周圍的蟹類、鼠類

灘塗蟹類是WSSV的主要攜帶者,並且可因感染WSSV而死亡,是白斑綜合徵病毒的重要傳播者。鼠類常在蝦池邊搬移死蝦,可能造成池間病原相互傳播。

3.測量水溫、溶解氧等水質要素

每日日出之前及16時測量溶解氧、水溫、pH值。每日測一次透明度,不定期測池水鹽度變化,經常檢測池內浮游生物種類及數量變化,有條件者可檢測氨氮等其他水質要素的變化。

4.水環境指標

環境參數適宜指標變化範圍溶解氧5毫克/升,短時間不得低於4毫克/升,總鹼度80-120毫克不低於20毫克/升,PH值7.8-8.6日波動不得大於0.5,氨非離子態小於0.1毫克/升,總氨氮不得大於0.6毫克/升,透明度30-40釐米、20-40釐米,鹽度5-301-35,日波動不大於5。

養殖池內溶解有機物、細菌量較多時,水受攪動易發生泡沫。因此,增氧機開動後,水面不形成大面積泡沫堆積,可作為水質良好的重要指標。

5.觀察對蝦活動及分佈

正常情況下,對蝦在池底索食。如發現沿池邊長時間定向遊動,屬於不正常情況,說明缺餌料或池底不適。少數蝦在池表層水面無方向緩慢漫遊,時沉時升,應撈出檢查是否發生疾病。注意發現病蝦及死蝦,發現少量病蝦、死蝦及時撈出,檢查病因、死因。

6.對蝦生長情況

每5~10天測量一次南美白對蝦生長情況。可測量對蝦體長,也可測量體重。對蝦體長是指從對蝦眼柄基部到尾節末端的長度,每次測量隨機取樣不得少於50尾。測量體重可撈取不少於50尾的對蝦,一次稱總重,再計算平均尾重。對蝦生長速度,因對蝦大小、水溫、餌料有較大差別。我國目前養殖的南美白對蝦,旬生長速度應該在1.2釐米以上。90日齡體重可達18~19克,110日齡達20克。在28~30℃條件下,放養10毫米的蝦苗,養殖70~80天可達到25尾/500克。南美白對蝦蛻皮週期為4.5~34天,平均12.5天。每次蛻皮,頭胸甲增長的範圍為0.2~1.4毫米,平均0.7毫米。每週體重增長量為體重的6%~55%,多數為20%。南美白對蝦雌、雄性的生長速度差別不顯著。

7.觀察對蝦攝食及飼料利用情況

一般對蝦體重在10克以前,投餌量佔體重的8%~12%;體重10~15克,投餌量佔體重的4%~8%;體重16克以上,投餌量佔體重的3%~4%。每天分4~6次投餵。投餌量應根據對蝦的攝食情況來確定,蝦食多可多投,少食則少投,不食則不投。而攝食情況如何應根據投餌後的檢查,一般採取在蝦池設置小繒網及下塘驗料相結合,前期以3.5~3小時、中期以2.5~2小時、後期以1小時食完為好。

8.定期估測池內對蝦尾數

體長3~6釐米的小蝦可使用已知面積的小抬網,在池內多次多處抬網捕蝦,憑經驗估測存池尾數。體長6釐米以上的對蝦,可用旋網捕撈,抽樣定量。在池內多點打網,按池內對蝦分佈抽樣。根據捕到的蝦數,利用如下公式,求全池蝦數。

全池對蝦尾數=〔每網平均對蝦數/旋網撒開面積(米2)〕×蝦池面積(米2)

另外,應注意閘門、溝渠、池壩安全,嚴防納入其他蝦池死蝦及發病蝦池排出的水。注意增氧機運轉是否正常,雷雨天注意用電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