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原創劇本的支撐,開心麻花還能出好片嗎?

沒有原創劇本的支撐,開心麻花還能出好片嗎?

《我不是藥神》熱度剛過,眼下正在影院上映的《西虹市首富》立馬大開殺戒,上映僅僅三天就獲得了票房八億的恐怖戰績。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混跡丙級球隊的守門員王多魚,無意間獲得了一筆高達300億橫財的繼承權,可想要繼承這個300個億的話,就必須接受在一個月之內花光10個億的現實考驗的故事。

沒有原創劇本的支撐,開心麻花還能出好片嗎?

對於普通窮慣了的我們來說,花掉如此天文數字的錢其實並不難,畢竟好多我們平常渴望的動產和不動產都需要錢來支撐。

然而,對於故事中的王多魚來說,他要在1個月內花光的這10個億不光不能買這樣的大宗物品,更不能捐給慈善組織。

所以,在遊戲規則的限制下,一夜暴富的他開始了眼花繚亂的花錢之旅。

包括租豪華車隊,重新打造曾經破舊不堪的足球場,包場酒店當球員宿舍,吃豪華大餐,為各類有夢想的人實現夢想,重金邀請冠軍球隊來踢友誼賽,拍賣股神的午餐,包下全程的廣告牌為喜歡女生表白等不可思議的花錢方式。

沒有原創劇本的支撐,開心麻花還能出好片嗎?

原本以為這樣的花錢速度,一個月花光10個億也不難。只是,這期間那些看似穩賠不賺的生意卻在以一種匪夷所思的方式暴賺。

打擊之餘,在進行了多方面的考慮後,他開始了以“脂肪險”的方式開始了一項全民運動:那就是以消耗脂肪獲得高額的理賠金,進而消耗自己的財富。

沒有原創劇本的支撐,開心麻花還能出好片嗎?

然而,走到最後才發現,除了要花掉10億外,王多魚還需要接受終極考驗,那就是要不要花錢去救自己已經喜歡上的姑娘。

拿1千萬的贖金去救人是違背遊戲規則的,直接後果就是繼承不了讓人什麼煩惱都能忘記的300億,但不去的話,則面臨著心愛姑娘被綁匪撕票。

“金錢與人性”的選擇就這樣擺在王多魚面前。

電影的看點無疑集中在王多魚從不如意的小人物轉眼搖身一變成為手握重金的暴發戶後的生活上。

這樣設置,不光滿足了每一個曾經做過一夜暴富的普通人的臆想,也讓觀眾從王多魚身上花錢的手法上看到了“有錢任性”的爽感。不過,當王多魚在愛和鉅額金錢面前選擇了愛的時候,也讓電影的主題得到了體現,那就是金錢沒有吞噬掉人性的光輝。

沒有原創劇本的支撐,開心麻花還能出好片嗎?

事實上, “天上掉餡餅”的故事在以往的大銀幕上並不少見,但是真正能讓觀眾記得住,稱得上精品的卻是少之又少。

誇張的表演風格,無厘頭式的搞笑,再加上隨處可見的段子拼湊,可以說,將觀眾的好感給敗光了。如何再將此類問題拍得好玩又落俗套則是《西虹市首富》突圍的關鍵所在。

從電影整體來看,《西虹市首富》確實繼承了閆非、彭大魔的前幾部電影作品中笑點頗多的優點,甚至1分鐘能笑好幾次。而這樣的笑點,不僅體現在了臺詞、演員的表演、甚至道具方面,也體現在了劇中人物角色的極大的反轉中,甚至是配在電影中的音樂也讓電影看上去有種很過癮的爽感。

沒有原創劇本的支撐,開心麻花還能出好片嗎?

但是,顯然,《西虹市首富》想要的並非是完全搞笑的“爽”。從結局的情感來看,電影想要烘托出的主題是“金錢並非是萬能,有些東西比金錢更重要”。然而,讓觀眾遺憾的是,整部電影看下來,這樣的情感主題單薄到可以忽略不計。

這樣的單薄一方面來自故事中大量笑點的堆砌。誠然,笑點是喜劇電影的成功關鍵所在,但是笑點和尬點恰好也就在一瞬之間。故事中過多的笑點,結合著那些五花八門的花錢方式,不光讓人笑著笑著就尷尬起來,甚至用力過猛的操作還讓電影也有了浮躁的感覺。

沒有原創劇本的支撐,開心麻花還能出好片嗎?

另外一方面,電影的起承轉合也顯得生硬。

舉例來說,電影最後是王多魚為了救女主夏竹放棄了300億的資金繼承,看似是在讚揚人性勝過了金錢,但是,從前面的故事內容上來看,夏竹姑娘的愛情與王多魚的故事幾乎都沒有交代過。

那場看似浪漫的煙花秀也不過是王多魚想花光10億的一種方式,所以,到最後忽然來了個1千萬的綁架贖金的放棄300億的行為讓人覺得有些牽強。

沒有原創劇本的支撐,開心麻花還能出好片嗎?

除此之外,電影中包括對房價、炒股、學區房、中國足球,甚至後面的裸捐等頗具現實主義的梗,雖然看似是非常地接地氣,但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讓這樣的諷刺顯得可有可無。

所以,相比《夏洛特煩惱》娓娓道來,然後再順理成章地上升到“世間的浮華功名都來沒有馬冬梅一碗茴香面來得實在”是情感共鳴,《西虹市首富》的一邊諷刺金錢,一邊又在展現金錢無所不能敘事讓人更多看到的是金錢萬能的爽感,而非金錢的罪惡。

所以,對於那些想到電影院看《西虹市首富》超越《夏洛特煩惱》的觀眾來說,估計有些小失望了。

沒有原創劇本的支撐,開心麻花還能出好片嗎?

如今的《西虹市首富》陷入評價的冰火兩重天裡,其背後的創作背景也不得不提。

事實上,《西虹市首富》並非開心麻花原創的故事,而是改編自1985版的美國電影《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經典在前,《西虹市首富》的創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對其進行二次創作,讓其更符合中國的國情和觀眾的觀影習慣。

沒有原創劇本的支撐,開心麻花還能出好片嗎?

然而,相比《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中對金錢批判的直接尖銳,《西虹市首富》的反而因為對花錢環節的大量描寫,讓電影陷入了“金錢萬能”中,多少有點主旨跑偏的意思。

雖然,拿全民為了高額的理賠金大肆地開始甩脂肪的充滿正能量的事情,取代原電影中的拿金錢操作選舉,是符合國情和當代國人的心理,但是卻少了原電影中“金錢VS人性”的那種矛盾對立的充實感。

沒有原創劇本的支撐,開心麻花還能出好片嗎?

這種將經典IP+開心麻花式的改編,確實是他們在大銀幕作品開發中的一種新嘗試,看上去元素更多,創新也更強,但是卻沒有完全能夠收服觀眾。

而細推前幾部電影的成功邏輯,我們不難發現,經歷過劇場千錘百煉的故事是才是他們電影成功的關鍵所在。

沒有原創劇本的支撐,開心麻花還能出好片嗎?

如今,沒有了開心麻花招牌的故事打底,借用外來經典IP 的內核,以原來作品的開發方式去包裝,《西虹市首富》看上去顯得頭重腳輕。這樣的結果也讓觀眾忍不住多了一些疑問: 他們的大銀幕作品是不是隻有改編原來成熟的劇本才能獲得成功?

這一疑問,我們或許能在不久後上映的新作品《李茶的姑媽》身上找到答案。但對於目前的《西虹市首富》來說,觀眾想要在其身上找到開心麻花以往自產自銷的充實感,估計是有點難了!

END

文 | Samy We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