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聲戲校:抗戰中誕生於西安

夏聲戲校:抗戰中誕生於西安

夏聲戲劇學校學生第一次公演特刊

 □ 封五昌

抗日戰爭爆發後,當時的古城西安成了各地流亡人士彙集的中心,其中許多著名的文藝界人士多聚於此,他們紛紛搭班演出,加強了以戲劇形式宣傳抗日的聲勢。時有長安人封至模,酷愛戲劇藝術,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在北京求學期間,即參加了齊如山、梅蘭芳組織的國劇社,並與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等交往甚密。此時,從外地流亡西安的戲劇界人士都與他保持聯繫,封至模結識了外地來陝的劉仲秋、郭建英、任桂林等,他們都有在西安創辦一所培養京劇演員的新型戲曲學校的願望。

1938年3月下旬的一天,由封至模出面,邀集西安社會名流韓望塵、韓綰青、馬平甫、馬公弢、康少韓、閻秉初、於君堂等人,在南柳巷封寓,共同商計籌辦戲校事宜。大家商定:(—)成立董事會,與會者均為董事,公推封至模為董事長;(二)定劇社名為“夏聲劇社”,其宗旨為“振興民族藝術,傳揚華夏之聲”。董事會選舉封至模為首屆社長,任期一年;(三)劇社下設夏聲劇院和夏聲戲曲學校,仍由封至模兼任院長和校長,並推任桂林為訓育主任。戲校設在東木頭市(原省工商聯舊址),劇場設在竹笆市。所有教師都是義務教學;(四)董事會成員均要入股投資;(五)創辦《夏聲》校刊,反映師生動態,封至模任總編。

當年7月1日,夏聲劇社正式成立,招收了26名流浪街頭的難童入學。當時條件非常艱苦,封、劉、郭、任等人登臺義演,為戲校增加收入。當時從事教學(包括文化、藝術教員)的人員,儘管得不到什麼優厚待遇和應有的報酬,但為抗日救國、振興中國京劇事業,他們均無怨言。經過三個月的培訓,夏聲劇社排出了傳統摺子戲《玉堂春》《黃鶴樓》《李家店》等。公開上演後,場場爆滿,轟動古城。

1938年入秋後,日機對西安狂轟濫炸,為保證師生人身安全,不得已把戲校遷往漢中,派劉、郭、任等帶隊前往。不料行至寶雞,任桂林被當局指為“不法‘共匪’,破壞抗日”,下令逮捕,任聞訊逃往八路軍所在的二戰區,後輾轉到達延安。戲校師生到漢中後,生活極為艱苦,但他們沒有向困難低頭,上演了以抗日為內容的《新打城隍》《新探親家》等劇目,博得好評。1939年底,漢中也遭敵機轟炸,董事會派康少韓等出車將師生接回西安。後校址遷至青年路澄華巷,劇院遷往東大街青年會。同時,按照劇社章程規定,由康少韓接任校長職務。以後接任校長的有劉仲秋、範少樸等人。

夏聲戲校師資力量雄厚,劇目豐富,編寫和改編富有抗日內容、愛國主義色彩的劇本100多種,如劉仲秋改編的《花木蘭》《梁紅玉》,突出了愛國主義主題;郭建英編的《巾幗英雄》,韓綰青的《仗義疏財》,因劇情辛辣諷刺了消極抗日的達官貴人,而遭到禁演。尤其是徐筱汀改編的《陸文龍》上演後,很受觀眾歡迎,連演月餘,場場滿座。

1943年,劉、郭帶領戲校師生南赴四川實習演出,轟動了陪都重慶。蜚聲中國文壇的知名人士鄭君裡、黎錦熙、洪深、田漢、老舍等,相繼觀看演出,並與師生見面,多予嘉勉。抗戰勝利後,夏聲劇社由四川遷往南京,最後落腳上海,曾得到梅蘭芳先生的資助和多方指點。更為難得的是,當梅先生拍攝彩色戲曲影片《生死恨》時,由夏聲戲校學生配演。1949年5月,上海解放,戲校師生集體參加了人民解放軍,被改編為三野政治部文工團三團(即今上海京劇院的前身)。

夏聲戲校是抗日戰爭期間誕生於古城西安的著名的戲劇藝術職業教育團體。該校的創辦,填補了由於戰亂全國京劇戲曲學校紛紛停辦的空白。它誕生於民族生死存亡之際,歷盡艱難坎坷,奮鬥了11個年頭,共招收了三批學員,培養出了一批京劇藝術的後繼人才,如齊英才(曾任上海京劇院副院長、上海戲校校長),馬科(全國著名京劇導演,曾導演《曹操與楊修》榮獲大獎)以及著名京劇演員錢友忠、梁斌、謝蔚霈等人。封至模等先生創辦的夏聲戲校,將永載中華藝術史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添加:xiaowugediao,報料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