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經常蛀牙,身體缺少什麼物質嗎?

經常蛀牙,身體缺少什麼物質嗎?

跟缺啥沒關係!

人類有兩副牙齒:乳牙和恆牙。在約6月齡到2歲期間先萌出20顆乳牙,並在6-12歲期間脫落,之後逐漸被32顆恆牙取代,每側半頜含有2顆切牙、1顆尖牙、2顆前磨牙及3顆磨牙(成年人)。

6-19歲調查對象的恆牙齲齒患病率下降多達10%

24.經常蛀牙,身體缺少什麼物質嗎?

24.經常蛀牙,身體缺少什麼物質嗎?

24.經常蛀牙,身體缺少什麼物質嗎?

什麼是齲齒(蛀牙)?

齲齒是指由定植於牙齒表面的產酸且耐酸(可在低pH值環境中生長)的菌斑細菌(尤其是變異鏈球菌和乳酸桿菌屬)所造成的牙齒硬組織的局部破壞.

齲齒的發病機制?

齲齒是由齦上菌斑微生物所致,後者包括革蘭氏陽性兼性需氧和微需氧的球菌和桿菌。變異鏈球菌群[尤其是變異鏈球菌和遠緣鏈球菌(S. sobrinus)]是與齲齒相關的主要微生物。碳水化合物(特別是單糖和二糖)的攝入也有重要影響。

對齲壞裂隙的研究發現,該部位存在高水平的變異鏈球菌,這些鏈球菌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嬰兒常常因接觸母親的唾液而受到感染。

牙齒萌出後不久,變異鏈球菌即容易定植於其表面。不過,它們在接觸到膳食蔗糖之前不具致齲性。

其至齲機制如下:

●發酵膳食蔗糖的菌斑細菌可產生酸,從而降低牙齒表面的pH值、促進脫礦,並最終導致齲齒。
●變異鏈球菌等菌斑細菌還可利用蔗糖產生胞外多糖(即葡聚糖),這是粘性高分子,可使變異鏈球菌牢固粘附於牙齒表面,從而使其下的牙體結構發生齲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