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資漲37倍仍輸給房價,但輔導班花費卻把房價PK下去了!

9月10日,中國將迎來第34個教師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事業一路發展,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家庭對子女教育也也越來越重視,據《2017中國家庭教育消費白皮書》顯示,中國家庭教育支出佔家庭年收入的20%以上,佔家庭年支出的50%以上。而作為教育行業“主角”的教師,在近30年多年,他們的工資水平又發生了哪些變化?除了學校的收費,家庭教育支出又主要流向哪裡?

教師工資水平30年翻37倍 仍輸給房價漲幅

90年代之前,中國教師每月工資水平在100元左右,教師工資甚至不如打工賺的多。

1990年,我國中小學教師平均年工資為2045元,月平均工資為170元

到1993年,我國開始了新一輪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教師工資由職務(技術)等級工資和津貼兩部分構成。中小學職務等級工資在新的職務工資標準基礎上提高10%,部分教師的工資在調整後可以比之前高出一倍。從以下統計表可以看出,在1993年改革之後,1994年教師平均工資漲了49.4%

教師工資漲37倍仍輸給房價,但輔導班花費卻把房價PK下去了!

雖然工資有了提高,但在2000年之前,全國中小學教師月平均工資一直在1000元以下。從下圖可以看出,在2001年之前,小學教師工資比工人工資要低

教師工資漲37倍仍輸給房價,但輔導班花費卻把房價PK下去了!

2006年,經歷了再次工資制度改革後,中小學教師的實際工資有了顯著提高。2006年全國普通小學、普通中學(包括初中與高中)教職工年均工資收入為17729元和20979元,月工資分別為1477元和1748元

2009年1月1日起,全國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確保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之後,教師工資水平繼續提高,2010年,我國小學教師平均年工資達到35419元,中學教師平均年工資為38457元,月工資分別為2952元和3204元

七年過去了,如今,我國教師工資水平又如何?2017年,教育部公佈的教育行業國有單位在崗職工的年平均工資水平,已由2010年的3.98萬元提高到2016年的7.75萬元。而這只是平均工資,事實上,全國各地教師工資水平差異比較明顯,根據2018年教師吧組織的一次調查發現,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城市教師工資普遍較高,另外教齡長、級別高的教師,其工資也相對較高

教師工資漲37倍仍輸給房價,但輔導班花費卻把房價PK下去了!

教師工資漲37倍仍輸給房價,但輔導班花費卻把房價PK下去了!

從90年代的2045年工資,到2017年的7.75萬元,教師的工資增長了37倍。但物價和房價也一直在上漲,拿日常消費為例,近30年,大米價格上漲22.32倍,白菜價格是30年前的90倍,豬肉價格上漲13倍,雞蛋價格上漲6倍;30年前理髮價格0.3元,如今男士理髮30元起步,上漲100倍;30年前,一套服裝三四十元,而如今一整套服裝要上千,價格上漲30-40倍;醫療方面,看病價格上漲91倍,我們越來越得不起病;而教育支出上漲更嚴重,30年前,從小學到大學學費不過幾百元,而如今,在不考慮輔導班的情況下,一個孩子從小學到大學花費保守計算也需要15萬以上,是30年前的1000多倍

“衣食住行”是居民生活所必需,但其中的“住”,對於百姓來說是負擔最重的。1987年,中國有了房價統計,全國商品房均價為408元/平米,這個售價在當時並不低。那個年代,一位教師年工資千餘元,靠當時的工資買房大概需要三十年。而30年後的今天,房價已攀升至以往法想象的高度,據最新數據統計,2018年7月全國房價最高為北京64051元/平米,前100名中最低淮安也達到8678元/平米。

相比30年前,中國房價上漲了21-157倍,雖然我們如今買房可以貸款,並且教師的公積金相比一般企業職工相對較高,但如果單純從工資漲幅來看,教師的工資依然是跑輸了物價和房價

教師工資漲37倍仍輸給房價,但輔導班花費卻把房價PK下去了!

校外輔導班盛行 普通家庭輔導班一年花費6萬!

如果說教師的工資跑輸了房價,那麼,中國家庭教育支出漲幅則把房價甩在了身後教育支出通常包括孩子的學費、與教育相關的雜費、輔導班費用等。學校的學費是必要支出,那麼輔導班是否也會被大部分家長選擇?答案是肯定的。根據《2017中國家庭教育消費白皮書》,有89.92%的孩子上過輔導班,並且有43.06%的家庭表示,輔導班在教育消費中的佔比最大

教師工資漲37倍仍輸給房價,但輔導班花費卻把房價PK下去了!

教師工資漲37倍仍輸給房價,但輔導班花費卻把房價PK下去了!

小編隨機採訪了身邊3個普通家庭,家裡孩子竟然都有報課外輔導班和興趣班。張女士說,她為孩子報了英語和奧數兩個輔導班,在同齡學生中算報班課程少的,大部分家長都會為孩子報“標配版”輔導班,即語文、數學、英文這三門主科,部分家長還會為孩子報奧數。對於費用問題,張女士表示,目前太原學而思、新東方等機構的輔導班,每節課的收費在120-140元之間

如果按“標配”版來計算,每科一週上一節課,每節課120元,一年光這三科的輔導費就已經達到17000元

而事實上,很多孩子家長給孩子報的不僅僅只有這三科,除了輔導班,還有各類興趣班、特長班等。太原王女士孩子上小學2年級,除了主三科,她還為孩子報了奧數班、珠心算、乒乓球、書法等,每年光這幾門課程費用就得20000元多。王女士還表示,選的這些輔導班收費還算是比較“親民”的,知名的輔導機構收費會更高

教師工資漲37倍仍輸給房價,但輔導班花費卻把房價PK下去了!

王女士孩子部分報班收費標準

中國家長信奉“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段女士的孩子目前還在上幼兒園,但家裡已經為孩子報了眾多興趣班,包括舞蹈、美術、英語、日語、模特等班級,而這些輔導機構的收費也著實不低,“今年,光這些興趣班報名費已經花了將近60000元”,段女士奈的說。

教師工資漲37倍仍輸給房價,但輔導班花費卻把房價PK下去了!

以上三位家長為孩子報的輔導班和興趣班相對大眾化,而一些家長希望孩子更加出類拔萃,從小就熱衷於為孩子報名各類音樂類、舞蹈類、體育類等興趣班,所以這些興趣班非常“吃香”,而且比普通的輔導班更“燒錢”。

家長如此勞民傷財,除了希望孩子多才多藝外,也存在攀比心理,生怕自己孩子比別家孩子差。但瞭解中發現,其實家長也不願意讓孩子和自己如此辛苦,但她們認為,目前全社會都如此,每個家庭的孩子都在努力的充實自己,如果現在不付出,孩子未來會更加辛苦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事業日益發展,教師的工資漲了,輔導班費用漲了,家庭教育支出也漲了,但教師的工資漲幅卻與家庭教育支出的漲幅不相匹配,一位公立學校教師的工資甚至比不上一個輔導班老師的收入。如今,家庭教育支出已不再侷限於學校之內,而更多傾向於課外輔導,未來,越來越多的家庭教育支出將流向校外輔導班與興趣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