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支撐 複合肥漲價是大勢所趨?!

秋季肥的備貨已經接近尾聲,下游市場情況較往年相比還算樂觀。進入8月,各大生產企業的秋季肥優惠政策陸續結束。目前主流廠家出廠報價:45%氯基複合肥在2050-2200元/噸,45%硫基複合肥在2300-2500元/噸。廠家取消優惠政策後,價格有明顯的回升。

成本支撐 複合肥漲價是大勢所趨?!

小麥肥備貨情況較積極

小麥主產區包括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和安徽等地9月份左右將開始播種冬小麥,所以用肥高峰期馬上到來。據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區經理姚繼武透露:“當地的大多數經銷商都已藉助6月底7月初期間廠家推出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儲備了60%-70%的貨量;除此之外,網點商方面也有動作,雖然還沒有拿到貨,但給上游廠家的預付款基本達到50%左右。”

針對本季經銷商備肥相對積極的情況,記者瞭解到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複合肥的剛需仍在。

第二,經銷商們都明白,這個階段廠家一般會採取先抑後揚的銷售手段。

第三,考慮到原料價格呈上漲趨勢,以及國家對於工廠環保方面的一再加壓,使得複合肥的成本一直在上漲。

最終經銷商們通過多方考量,還是決定冒著一點小風險去搏一搏大市場,所以紛紛藉助廠家前期的優惠政策抓緊備貨。截至目前廠家的優惠政策已經全部取消,經銷商的備貨也進入補差階段。

中南地區秋肥銷售勢頭平穩

我國中南地區不種植小麥,例如湖南等地,該地區水稻的用肥期基本已經結束了,後期補追一些尿素即可。當地秋季主要種植秋玉米和秋大豆還有一些蔬菜類經濟作物。經濟作物方面,以油菜為主,等到中晚稻收割以後種植,主要使用的肥料是腐殖酸肥、海藻酸肥、硝基肥和硫基肥,但是用肥量不大,往往隨進隨銷。目前秋玉米和秋大豆的種植已經開始,但是由於種植面積不大,銷量自然也不會太高,且目前複合肥的價格較高,終端零售價為2800元/噸左右。即便如此,湖南省湘潭市朝暉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的李中南依舊錶示:“今年秋季的用肥量應該會有增加,主要是得益於湖南省政府提出了關於調整種植結構的建議,使當地的種植品種發生了變化,在種植大田作物的同時,還種植了一些花卉、盆栽、特色水果以及棉麻桑之類的纖維作物等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複合肥的需求量。”目前來看,複合肥銷量還算平穩,預計到10月份之前累積銷量能超越去年同期水平。

國內競爭加劇 商家轉戰出口尋商機

據調查瞭解,上游原料市場有明顯波動。磷肥方面,價格都在穩中上漲,尤其是二銨價格,較7月初相比漲幅在100元/噸左右。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國際市場的帶動,出口價格帶動國內批發的價格上漲;二是原料價格的上漲,貴州主要磷礦廠家價格上調20-30元/噸不等,增加了生產成本。氮肥方面,價格有下降趨勢,主要原因是下游市場對尿素的需求量不高。雖然複合肥價格此時表現較為平穩,但是並非廠家不想漲價,主要原因還是農產品價格低,農民手裡沒錢,而且複合肥市場競爭太過激烈,農民的選擇非常豐富,不願接受高價產品。廠家為了保住市場份額,遲遲沒有對複合肥的價格做出調整,所以後期複合肥的價格也只有上漲的可能性,而不存在下調的空間。姚繼武認為,預計後期複合肥市場競爭依舊會非常激烈。存在的矛盾就是,複合肥無論是從原料價格來看,還是市場行情來看,均具備價格上漲的條件,但是由於國內市場的農產品價格持續走低,農民難以靠種地維持生計,導致複合肥在國內市場上的價格一直挺不上去,稍有上揚趨勢,農民就不買賬。對於正規廠商來說,複合肥、尿素、一銨和二銨這些傳統產品,在國內市場上幾乎看不到利潤增長點,只能勉強維持。相對而言,新型肥料方面的利潤空間則更加廣闊,尤其在出口方面,對此,國內的知名廠商紛紛選擇轉戰國際市場。由於匯率原因,如果走出口的話,目前無論是二銨還是複合肥,其出口價格均比國內銷售的價格要高。所以站在廠家的角度,出於利益的考量,廠家往往會在滿足國內需求以後,繼續生產銷往國際市場,這也是目前大多數高端肥料廠家為了應對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尋找出的一條自我救贖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