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乾貨分享,流水對上下句的邏輯關係,喜歡的收走!

典型的流水對上下句一般存的幾種邏輯關係

1:連貫關係

連貫關係也叫“順承關係”。上下聯依據時間的先後順序或者意義的承接關係結構。

例如;

曾經滄海千重浪,

又上黃河一道橋。

2:遞進關係

遞進關係的表現是,下聯是上聯在範圍上或程度上更進一步,或由大而小,或由小而大;或由表而裡,或由裡而表,逐層敘述,層層深入,淋漓盡致地敘述某一事物,或者闡發某一思想。

例如,章乃器挽魯迅先生的對聯:

一生不曾屈服,

臨死還要鬥爭。

3: 條件關係

1):出句提出條件,對句說出結果。

例如:蘇振民贈李必才聯:

必須經得千般冷

才可煉得一段香

2):上聯說結果,下聯則說行動。

例如;

欲知千古事

須讀五車書

4:假設關係

上聯提出一種假定的設想,下聯肯定推論的結果,形成“假若怎麼樣,那就怎麼樣”,“如果怎麼樣,便會怎麼樣”這樣一種結構形式。

例如:

若能杯水如名淡,

應信村茶比酒香。

5:轉折關係

下聯所列舉的事體或者所包含的意義,朝著與上聯的事體、意義相對或者相反的方向發展,從語言邏輯上講,叫轉折關係

例如:

已過半程臨古渡

忽生一念轉長安

6:選擇關係

選擇關係,其句法構成形式是“要麼這樣,要麼那樣”,“或者是這,或者是那”,“寧可如此,也不如彼”等,經過比較,決定取捨。

例如:

但願人皆健,

何妨我獨貧。

7:因果關係。上聯與下聯的關係,是原因和結果的關係或者理由和結論的關係。依據因果關係來創作的對聯,可以是上聯講原因或理由,下聯講結果和結論;

例如:

春種千顆籽

秋收萬擔糧

上聯與下聯的關係,是原因和結果的關係或者理由和結論的關係。依據因果關係來創作的對聯,可以是上聯講原因或理由,下聯講結果和結論;

也可以採取“倒裝”方式,上聯說結果或結論,下聯說原因和理由。

例如:

莫愁前路無知己,

西出陽關多故人。

杏組-非初言(95027818) 18:30:55

8:目的關係

目的關係的對聯總是半聯錶行為,半聯表目的,意思是為某種目的而有某種行為,或進行某種行為以便達到某種目的。上半聯表目的,下半聯錶行為,

例如:

欲呼樵子說山事

便攜春茶到竹林

或者倒過來上半聯錶行為,下半聯表目的,

例如:

勸君更進一杯酒;

與爾同消萬古愁。

收藏的乾貨分享,流水對上下句的邏輯關係,喜歡的收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