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緯23°26'),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晝最長的一天,且緯度越高白晝越長。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天文專家稱,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夏至過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對於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夏至日過後,正午太陽高度也開始逐日降低。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我國唐代詩人韋應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曾寫到“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夏至三侯

一候鹿角解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

二候蟬始鳴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三候半夏生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夏至習俗

祭神祀祖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消夏避暑

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進而成為制度。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

夏至養身

注重“養心”

《周易》理論認為:夏屬火,對應五臟之心。因此,夏至後重在養心。夏日炎炎,往往讓人心煩意亂,而煩則更熱,可影響人體的功能活動,從而產生許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響。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因此,要善於調節,多靜坐,排除心中雜念。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生薑進補

有俗話說:“飯不香,吃生薑”、“冬吃蘿蔔,夏吃薑”、“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都是對生薑所具有的營養價值和醫療作用所做的精闢的概括。夏季暑熱,多數人食慾不振,而生薑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對於防暑度夏有一定益處。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清淡飲食

從夏至開始,陽極陰生,陰氣居於內,所以,在夏至後,飲食要以清洩暑熱、增進食慾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補。《呂氏春秋·盡數篇》指出:“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孫思邈提倡人們“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在強調飲食清補的同時,勿過鹹、過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