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後癡迷武俠的我與83版《大俠霍元甲》30年後的相遇之情!

涼秋九月,北地草衰,然正是南國春色撩人之際,和風燻柳,流水旖旎,他鄉異旅,萬種風情,涉莽莽群山,歷世外百態,可謂是錦衣歸故里,親友盼君來,三杯兩盞話兒時,萬語難傾心頭悅。(致1981年梁小龍從歐洲拍完戲錦衣歸鄉)!

85後痴迷武俠的我與83版《大俠霍元甲》30年後的相遇之情!

八十年代初期,烽火數年剛歇,常年天災戰火,民不聊生,國情萎靡,舉國上下,百廢待興,而國之驕子香港卻早已棲身亞洲四小龍,經濟騰飛,各行各業皆接軌世界發達國家先進水平,娛樂影視業發現得如日中天,此時大陸僅有不多幾家老電影廠,那時的大陸眾民,尤其農野山村,窮鄉僻壤,看電視是種想也無法想象的事,民眾之大任就是如何奮命拼來這一日三餐,家中妻小嗷嗷待哺,90後的我們聽起來那彷彿恍如隔世,縱觀今日國之繁榮昌盛,那那像是發生在三十年前的一幕幕慘象!

那時的香港已是金庸武俠繁盛時期,影視業的迅速發展將幾十萬字的武俠小說搬上銀幕,將妙筆神思下的俠客仙女鮮活靈動的演繹出來,先進條件,貴族社會下的人們從追書熱轉到追劇熱,少部分文人雅士仍如痴如醉般的迷戀和咀嚼著富有獨特魅力的文字和與各派高手華山論劍。

85後痴迷武俠的我與83版《大俠霍元甲》30年後的相遇之情!

歲月荏苒,時光翩躚,一部精彩絕倫,深具時代色彩的好劇可以將一家人茶餘飯後的閒暇光陰聚在一起,同家人一起共品一部好劇給那個時代純真質樸,青澀年華的人之心靈新藝術新形式的美學的薰陶和洗滌,真的成為三十年後我們甚至上一代人最值得記憶的美好的事!

當然,我是個地道的西北黃土地生人,在土裡玩耍著長大,在泥裡踉蹌著上完學,在煤油燈下度過童年,在青草房裡長大成人,每個人的童年無論貧富都是最美好的。

流水易逝,歲月匆匆然,記得2001年村裡歷經兩年多風雨兼程終於通上了電,那一天傍晚,夜幕一失常日的寂寥,幾個村幾千戶幾萬人屏氣凝神,萬分激動的等待著那一瞬間萬戶千家燈火輝煌,無數人在揣測遐想那燈的亮究竟是如何的神奇多彩,是如何的輝煌驚目,終於在誰也沒有提示,沒有任何暗示的時刻整個村瞬間亮了,所有人都沸騰了,彷彿黑暗縈繞了人們太久的思緒瞬間解放了,那種喜悅是難以言喻的!

告別了煤油燈的黯然時光,日子彷彿突然間加快了步伐,此後幾年中村裡漸漸的條件好的村民有了電視,小夥伴的追劇熱如潮湧動,《白眉大俠》《花木蘭》《我親愛的祖國》《天龍八部》《乞丐皇帝傳奇》《白髮魔女傳》《中華英豪》…

85後痴迷武俠的我與83版《大俠霍元甲》30年後的相遇之情!

那時的我每天牽著頭瘦矮的騾子,在山間路旁一如既往的度著孤獨乏味的童年生活,一日與同村小夥伴相遇山間田邊,兩人並坐埂巖,他手舞足蹈,欣喜若狂的給我講起了《白眉大俠》的精彩片段,白眉大俠徐良,玉面小達摩白雲瑞,顛倒乾坤陸天靈,尤其說道徐良白色的眉毛,一人可以在千軍禁戒中夜闖皇宮而毫髮未損,我從來沒聽過那麼美麗又傳奇的武俠故事,於是懷著滿心暗喜晚上去了村裡唯有電視的那戶鄰居家看《白眉大俠》,當時記得是十點鐘才播出,在山東教育電視臺放映,地處西北信號非常不好,滿屏幕的雪花,打鬥只是幾乎看不見,而就在那一晚我徹底迷上了電視劇,一發不可收拾!

85後痴迷武俠的我與83版《大俠霍元甲》30年後的相遇之情!

時間飛快,轉眼又是幾個春秋,村裡也漸漸家家戶戶有了彩色電視,昔日的追劇夥伴已然有的成家,有的外出務工,我也迷迷糊糊的到了初中。

記得大概06年左右,大年初一我早早起身打開電視,說來太巧臺也沒換剛好是梁小龍版《陳真》正在上演,兩個東洋武士帶人到“吉祥賭坊”鬧事,陳真伺機出手既趕走了滋事武士,又捍衛了民族尊嚴。初一清早,好劇賀春,那刻才深深被梁小龍武打的魅力所迷醉!

85後痴迷武俠的我與83版《大俠霍元甲》30年後的相遇之情!

一葉扁舟漸行漸遠,刺骨的寒風夾雜著一抹斜陽餘暉,裹緊單薄的衣衫獨自回往學校的小路,匆匆流年,彷彿頃刻間韶華傾盡,剩下的只有孤獨和蒼白,青春給了我們什麼,我們又在青春裡留下了什麼,時過境遷,無盡的駐足和回望讓我們明白了很多,釋然了很多,畢竟渺小而脆弱的我們經不起崢嶸歲月的無情摧殘。

85後痴迷武俠的我與83版《大俠霍元甲》30年後的相遇之情!

說句貽笑大方的話,我看到83版《大俠霍元甲》時已是到2010年之後了,而且僅看了別人剪切下來的陳真踢館的那個精彩片段,而81年上映至10後隔了30年,這30年相隔的是什麼呢,是一部僅僅錯過的劇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