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檢監察報:決不允許「刮扶貧油」

4月初的北京天朗氣清,進駐某單位開展常規巡視的中央第五巡視組正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一封群眾來信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這封信反映該單位某下屬公司利用該單位影響力,在多個國家級貧困縣開展精準扶貧第三方評估,藉機收取高額評估費“與民爭利”。

這封信引起了巡視組組長桑竹梅的高度重視。“政治巡視是具體的、不是抽象的,必須結合實際做好工作。精準脫貧是三大攻堅戰之一,此信反映第三方評估方面問題,表面看可能是簡單的市場行為,但這其中有沒有政治意識、政治站位、政治立場、以人民為中心等問題,需要深入研究,必須緊追不放、由表及裡、‘吹糠見米’。”桑竹梅說。

群眾利益無小事,巡視組立刻抽調力量組成兩個工作小組,奔赴河南、貴州等省深入瞭解情況。我們工作小組3人奔赴河南,帶隊的是有多年巡視經驗的張局,他工作要求高,發現問題能力強,長期帶病堅持,“不下火線”。另一位成員小劉,是審計專業幹部,在籌辦婚禮時突然接到參加中央巡視工作的通知,我們笑稱他為“火線新郎”。

仔細研究來信內容後,張局點名要求到國家級貧困縣某某縣瞭解情況。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與該縣相關聯的詞彙除了“貧困”之外就是“艾滋病村”。

根據該縣扶貧辦提供的臺賬,我們隨機抽取了3個鄉6個村17戶貧困戶作為深入瞭解對象。看到名單,縣裡的同志說:“名單裡有幾戶艾滋病患者,是不是去掉?”張局斬釘截鐵地說:“就按名單走訪!我們要核查瞭解的事情,只有到貧困戶家中實地走訪才能拿到第一手資料。不少艾滋病患者是因為貧困賣血染病,我們更應該關心關愛他們,幫助他們排憂解難。”

我們走訪的第一戶,就是艾滋病貧困戶李某某家,在政府支持下,她家新翻建的三間磚房剛裝修好。李某某告訴我們,早年因為賣血,她和丈夫都感染了艾滋病,前幾年丈夫已因病去世,全村像她家這樣因艾滋病致貧的家庭還有幾十戶。說起扶貧第三方評估,她說去年家裡來了三四批大學生,問了些家裡的情況,還在紙上勾勾畫畫,每次大約十幾分鍾就走了。

之後我們又馬不停蹄走訪了其他貧困戶,他們向我們反映了類似的情況。經過進一步調查瞭解,該縣2017年接受國家、省、市檢查和第三方評估已多達5次,每次都花費不少評估費用,群眾反映這是典型的“刮扶貧油”。

窺一斑而見全豹。向河南省扶貧辦瞭解情況後,我們與同期在河南省巡視的中央第一巡視組對接,很快掌握了某單位下屬這家公司在河南全省開展精準扶貧第三方評估的相關情況。對這些問題經充分了解、深入研究後,我們形成了專題材料,經組務會討論後寫入了巡視報告。

巡視反饋時,我們將此問題作為巡視重點整改內容予以反饋,引起了該單位極大震動。有公司職工說:“原以為是簡單市場行為,實質是政治站位不高。”有領導說:“巡視組點醒了我們。”目前,該單位正按照反饋要求,對經營工作進行重新審視,從體制機制入手列出負面清單,建立完善相關制度,著力解決經營工作中存在的“靠山吃山”“與民爭利”等問題。(中央第五巡視組 易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