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爲「書本里的巨人,生活中的傻子」!

人們常常用“四肢不勤,五穀不分”來形容懶惰、不勞動與缺乏生活常識。如果用這個標準來衡量現在的孩子們,估計大多數要進入“五穀不分”的行列了!

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書本里的巨人,生活中的傻子”!

想想的確可笑,現在的父母鼓勵孩子們學習著高大上的知識和文化,鼓勵孩子們提升考試成績、鼓勵孩子們參加著各項興趣班,但是卻不告訴孩子自己經常吃的都是什麼!

孩子們對物理定律、數學口訣、詩歌文章背起來朗朗上口,卻認不出幾種常見的莊稼或蔬菜,不知道西瓜是長在樹上還是地裡,不知道春天開什麼花,冬天結什麼果,這未免是一種知識上的缺失。

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書本里的巨人,生活中的傻子”!

孩子無常識可怕嗎?

英國人曾經對1700名英國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多數的被調查者竟然不知平日所食食物的來源。

在被調查的1700名英國成年人中,22%的被調查者不知豬肉可做香腸,23%的被調查者不知麵包也來源農場,而47%的被調查者更不知道英國農民能加工出燕麥和牛奶。

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書本里的巨人,生活中的傻子”!

成年人尚且如此,就更別提小孩了!

這是國外的一些情況,現在我們把視覺轉回中國!

曾經,一篇題為《我愛家鄉的西瓜樹》的小學生作文,成為眾人熱議的目標。有人說這是沒有生活常識的瞎寫亂寫;有人認為這是孩子發揮想象力的結果,應當鼓勵;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書本里的巨人,生活中的傻子”!

事情是這樣的,這名學生在作文中描述了自己家樓下種的西瓜樹,以及自己是怎麼呵護它,希望它快快長大陪自己玩遊戲。這篇在大人看來是缺乏生活常識的作文,在老師手中卻得了24分的高分(滿分30分)。

重點來了,西瓜是長在樹上的嗎?如果你的孩子連西瓜長在哪裡都不知道,你不覺得可怕嗎?

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書本里的巨人,生活中的傻子”!

讓孩子發揮想象力確實不錯,但是要在孩子知道真正答案的前提下,天馬行空的想象還是很危險的;老師任憑孩子想象,不加以引導,這樣的做法就是正確的嗎!在小編看來,簡直荒謬至極!

孩子缺乏常識到底怪誰?

少年兒童的成長曆程主要來自三方面,即家庭、學校和社會。

學齡前兒童的主要教育來源於家庭,很多家長在兒童的成長期並不真正掌握兒童素質教育的基本方法和要領。一般的家長由於社會壓力,把對孩子的教育集中在英語、舞蹈、琴類等所謂的素質教育班上,剩下的就是在物質方面給自己的孩子做“補償”。

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書本里的巨人,生活中的傻子”!

這種教育和補償在給孩子帶來物質享受的同時,卻不能在日後獨立生活或常識性生活操作中對其鍛鍊培養,催長出的只能是“書本小皇帝”、“書本小公主”。

在“育”的方面,媽媽們很理智,但在“養”的方面則有欠缺,而少年兒童日常生活常識性知識的缺乏、缺失,在他們成年後反映會更明顯。

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書本里的巨人,生活中的傻子”!

進入學齡階段,情形同樣不容樂觀。課堂上是功課,課後依舊是外語、舞蹈和琴類。疲於奔命的孩子們大都反映他們“自由的時間很少”、“校外見習的機會幾乎沒有”、“實驗課很多都是象徵性的”。

一位家長道出了其中因由:“社會只需要學生的成績分數。我也知道這樣對孩子將來成長與生活有影響,但全社會都這樣認識,家長也沒辦法,只能跟潮流走。”

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書本里的巨人,生活中的傻子”!

家長和學校,社會都認為“常識”不重要,所以從小到大,沒有人會教這些東西。因為沒人會“考”這些東西。

更因為常識是沒有“技術含量”的,也看不出來用什麼“用處”。因此更沒有人要學,沒有人來教。中國教育者眼中,只有“高技術含量”的知識,甚至連彈鋼琴也要拿個“級別”回來才算踏實。沒人會為了“心情好”,更不是“僅僅是好玩”而去學鋼琴。他們的父母和老師,都認為只有考大學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書本里的巨人,生活中的傻子”!

不幸的事:這些人生的基本常識,雖然平時學校中不考試,但是生活中天天要考,每次考試都必須及格通過。如果考不及格,後果就很嚴重!甚至會很“要命”的。

孩子缺乏常識,我們到底應該怪誰呢?老師?還是家長?

學習常識才算完整教育

成長教育存在誤區,才會導致少年兒童常識缺失!關於常識的學習,我們應該從小抓起!

根據孩子年齡灌輸常識

家長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要根據孩子年齡特點,把生活常識通俗地教給孩子,比如在閱讀的時候,出去遊玩的時候,有意無意之中就讓孩子學會了這一切。那些日常知識離我們的生活最近,對孩子也最有用,孩子知道得多了,獨立意識也會隨之增強。

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書本里的巨人,生活中的傻子”!

生活中教孩子安全常識

比如說,孩子因不小心把玻璃杯子打碎了,家長要趕緊告訴孩子:“不能下地,因為光著腳,會扎破腳底的!”這樣做不僅可以教授孩子生活常識,還可以讓孩子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其實這樣的鎮定也是從打碎杯子、花瓶、花盆後學到的。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及時教孩子該如何做,孩子很快就都記住了。告訴孩子橫過馬路時要走人行道、斑馬線,不能闖紅燈。

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書本里的巨人,生活中的傻子”!

教孩子如何應對天氣變化

告訴孩子當天氣突變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如當氣溫驟降的時候,要適當添加衣物,出門前關好門窗。

教孩子一些急救自救常識

告訴孩子當親身經歷或看見有人受傷時,要及時打120呼救;當食物中毒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要先自行催吐;當被狗咬時,要及時反覆沖洗,再去打狂犬疫苗;當手被刀割破時,要及時包紮等等自救方法。

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書本里的巨人,生活中的傻子”!

古人早就知道這個道理,行有餘,則學文。一個孩子,先學做人做事,行為都正常了,還有多餘的精力,再去讀書。否則人不好,學多了對人對己都無益有害。爸爸媽媽們,在孩子學習數理化,各種書本知識的同時,也讓他們多學習點生活常識吧!

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書本里的巨人,生活中的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