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真正的網際網路金融是用AI風控,風險極低

黃坤|《今日財富》記者

馬雲:真正的互聯網金融是用AI風控,風險極低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馬雲

《今日財富》訊 9月17日上午,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開幕,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圍繞AI智能風控在互聯網金融以至新金融中的核心作用發表了主題演講,他認為未來,不會運用智能技術的企業,將全部進入失敗領域。

真正的互聯網金融是用AI風控,風險極低

2016年隨著AlphaGo拉開人機大戰的序幕,人工智能不再是冰冷陌生的詞語,人工智能技術正式開始新的互聯網時代,逐漸滲透到社會生活尤其是金融領域。《今日財富》記者瞭解到,“互聯網金融”最早由馬雲在浦東的金融會議上提出,而今天的互金市場,P2P公司暴雷潮頻湧,合規監管成為關鍵。

對此,馬雲表示,“今天幾乎只要有個網頁都把自己稱之為互聯網金融,我覺得是蠻可笑的事情。”他強調不是通過網絡,就是互聯網金融,真正的互聯網金融,風險極低,而如今很多P2P公司是披著互聯網金融的外衣,做著非法金融服務。

那真正的互聯網金融究竟是什麼?馬雲認為,“依靠數據技術,靠數據風險控制體系,靠數據積累信用體系,用AI機器智能來進行風控,這才是真正的互聯網金融。

新金融應定義為“科技金融”,而非“金融科技”

2018年註定是新金融深刻自我反省,全力合規監管的關鍵之年。行業的不斷的洗牌,監管不斷地從嚴,Fintech從一個流行詞彙開始,越來越開始發揮著全新的價值與活力。

對於新金融,馬雲將其定義為科技金融而非金融科技,“不是讓傳統金融更加強大,而是讓每個有需要的人都能得到金融服務。”而金融的核心能力是對風險的控制,數據時代的金融風控不是給銀行穿上防彈衣,而是用數據技術預判風險,這是風險思想的根本改變。

所以,他提出,“未來的新的金融可以讓更多的人受益,IT是讓20%人受益,而AI時代的數據技術是讓80%人受益,這就是這個世界未來巨大的機會所在。

不會用AI技術的企業,將全部進入失敗領域

近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6億美元左右,其發展尤其是AI風控技術對金融行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金融業與製造業相互依存促進,魚水難分。早先,我國製造業依賴於資源,中國的製造業基地都在東北;後來製造業依靠產業配套,產業鏈,製造業的基地轉到了長三角和珠三角;馬雲指出,未來製造業依靠的是數據和服務業,重點不是引進資金,是引進知識和人才,而上海以其70%以上的服務業比重和人才素質,將佔據未來最大先機。

“未來10到15年,企業如果不能從規模化標準化向個性化和智慧化轉型,將很難生存下去。未來成功的製造業一定是用好智能技術的企業,因為不會用智能技術的企業將全部進入失敗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