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首次公布:全國營商環境試評價結果!

8月27日下午,國家發改委在北京舉行了全國營商環境評價現場會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營商環境是國務院和李克強總理2018年最關注的事情,並明確提出年底前要正在出臺全國統一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為了進行這個評價體系,

國家發改委今年先期開展了試評價工作,選取了22個城市(包括4個直轄市、3個計劃單列市、9個省會城市、5個地級市、1個縣級市)。其中,首批12個城市:北京、上海、廈門、深圳、武漢、瀋陽、成都、杭州、蘭州、遼寧葫蘆島、浙江衢州、陝西延安;第二批10個城市:天津、重慶、青島、廣州、南京、合肥、貴陽、湖北襄陽、海南三亞、浙江義烏。從今年3月開始對22個城市的試評價工作至今約半年時間,8月27日國家發改委官方終於正式公佈了評價結果。

官方首次公佈:全國營商環境試評價結果!

1、國家發改委發佈全國營商環境試評價結果:北京第一!

8月27日至28日,全國營商環境評價現場會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發佈全國營商環境試評價結果,北京市在試評價城市中排名第一。

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今年上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區,從衡量企業全生命週期、反映城市投資吸引力、體現城市高質量發現水平三個維度,初步構建了中國特色、國際可比的指標體系,並在22個城市進行了試評價。

此次會議上,全國31個省(區、市)優化營商環境負責同志全部到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出席會議,並以"對標先進水平聚焦突出問題著力深化改革加快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為題發表主旨講話。

國家發改委認為,根據世界銀行評估,2017年我國營商環境排名78位,在全球只處在中等水平。優化營商環境還需持續推進、久久為功,深化認識、凝聚共識,從打造全球競爭新優勢、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增強企業和群眾獲得感三個方面深化認識,切實提升優化營商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國家發改委:營商環境評價將在全國推開!

國務院成立了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下設優化營商環境組,要在"三個持續"上下功夫,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一是持續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大力營造全社會依法依規營商辦事的濃厚氛圍。加大產權保護力度,清理規範涉企收費,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二是持續提升營商環境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優化發展環境。建立國際化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快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進程,落實外商投資企業公平待遇。三是持續提升營商環境便利化水平,強化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式、提高行政辦事效率。大幅壓縮企業開辦、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進出口通關、不動產登記、用電報裝等辦理時間,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

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今年上半年,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區,借鑑國際經驗,從衡量企業全生命週期、反映城市投資吸引力、體現城市高質量發展水平三個維度,初步構建了中國特色、國際可比的指標體系,並在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選取22個城市進行了試評價。從試評價結果看,北京市精準制定"9+N"系列政策措施,聚力營商環境示範工程建設,開辦企業、用電報裝、辦理建築許可等方面的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北京市在試評價城市中總排名第一,衡量企業全生命週期、反映城市投資吸引力兩個維度也都排名首位,體現城市高質量發展水平居前列。其他城市也都以試評價為契機,推動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成效明顯。

下一步,營商環境評價將在全國推開,請各地區支持配合發展改革委開展好這項工作,做到"三個強化,三個進一步"。一是強化統籌協調,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要落實主體責任,做好人、財、物及制度保障,逐項分解細化任務、進度安排和工作目標,採用信息化、大數據等手段,動員企業、政府部門、中介機構等力量開展評價。二是強化問題導向,進一步找準問題癥結。對於長期積累的深層次問題,要深挖體制機制原因,找準改革突破口和關鍵點。對於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各地要開拓思路、勇於破題,中央部門要注重梳理提煉,推動形成全國層面改革舉措。對於地方層面的個性問題,各地要因城施策、因地制宜,加快推動出臺一批針對性強的改革舉措。三是強化探索實踐,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對照營商環境評價各指標的最優值,參考借鑑相關做法,結合實際推進改革,廣泛聽取企業和群眾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優化營商環境組要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會同有關地方和部門,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出臺新舉措、解決新問題,從全國層面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改革。落實好黨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做好營商環境評價工作。

3、國務院為什麼如此重視營商環境評價?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企業開辦時間再減一半,項目審批時間再砍一半,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企業和群眾辦事力爭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一律取消。”2018年我國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優化營商環境要破障礙、去煩苛、築坦途,為市場主體添活力,為人民群眾增便利。

而開展營商環境評價,無疑是對這項工作最好的考核方式,有助於衡量“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成效,檢驗各地營商環境是否有所優化、群眾辦事是否更加便利。

為此,2018年以來,國務院對優化營商環境評價工作作出了具體部署,也給出了時間表:

1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借鑑國際經驗,抓緊建立營商環境評價機制,逐步在全國推行;

6月28日,李克強總理要求,加快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包括引入第三方評估,2018年年底前開展這項試點;

7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在全國逐步推開營商環境評價,強化地方政府責任,加大正向激勵;

8月27日-8月28日,全國營商環境評價現場會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召開。

按照部署,2018年上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區,借鑑國際經驗,從衡量企業全生命週期、反映城市投資吸引力、體現城市高質量發展水平三個維度,初步構建了中國特色、國際可比的指標體系,並在22個城市進行了試評價。

4、第一名的北京做了什麼?

試評價的22個城市裡,既有上海、深圳等老牌經濟強市,也有不少近年來發展極快的“黑馬”。在此背景下,北京優化營商環境為何能蹄疾步穩、一馬當先?

這還得從12個字說起:

精準改革:

率先推進改革,2017年9月份,北京市在全國率先出臺了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推出了26項改革措施和136條政策清單,系統部署改革任務,截至目前已有88條政策措施落地實施。2018年3月18日,以世行營商環境評價為契機,精準制定了“9+N”系列政策措施。

精細落實:

成立由市長和副市長牽頭的10個督查組,定期專項督查營商環境政策落實情況。委託第三方機構開展暗訪和政策效果評估。既面向窗口工作人員定期開展打卡輪訓,又面向企業和中介機構開展政策宣傳解讀,進一步提高政策的知曉度和應用度。

精心服務:

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北京市建立了市區兩級領導服務企業制度和聯繫企業“直通車”制度,開展“一對一”企業服務。通過著力打造“零距離”的服務機制,換來了政企的“心相通”。

有了這12個字的工作指南,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北京市發展改革委聯合相關部門協同發力、高效配合,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成果自然是不斷湧現。下面就用一串亮眼的數據為大家解讀第一名的成績單——

開辦企業:全程電子化方式申請佔8成

按照“能整合的儘量整合,不能整合的全面提速”的原則,設立企業開辦大廳,實現“一窗受理、後臺流轉,一次申報、全程辦結”。建立全程電子化平臺,推出手機APP移動客戶端,大力推進“網上辦”“掌上辦”,目前北京企業開辦通過全程電子化方式申請的已佔八成,實現從“面對面”到“鍵對鍵”。

辦理施工:社會投資建設項目辦理時限大幅壓縮

通過建立“多規合一”協同平臺、實施分類施策管理、構建“多圖聯審”和“多驗合一”工作機制等舉措,社會投資建設項目辦理時限大幅縮短。

截至當前,全市共有172個建設項目直接申請並獲得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平均用時3.8個工作日、4.5個自然天;累計402個項目獲得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83個項目獲得施工圖聯合審查合格證書,11個項目完成竣工聯合驗收。

公用設施接入:開展小微企業獲得電力“三零”專項服務

按照注重審批向注重監管、串聯向並聯轉變的思路,水、電、氣、熱、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務企業入駐政務服務大廳,推行“一站式”服務。

市電力公司開展小微企業“三零”專項服務行動,辦電環節由原來的6個減少到2個,低壓電力接入辦理時間大幅壓縮,將低壓供電容量由100千瓦提升到160千瓦,供電企業全額承擔表箱及以上設備設施投資,按照2017年相關數據測算,可為客戶節省外電源投資約12億元。

財產登記:房屋過戶實現“最多跑一次”

開展“一窗受理”改革,推廣“互聯網+不動產登記”,購房資格審核時限和不動產登記事項辦理時限大幅縮減。稅務、住建、規劃國土三家單位聯合在不動產登記大廳內設立“一窗辦理”綜合服務窗口,房屋過戶實現“最多跑一次”。

截至目前,全市辦結的不動產業務中近八成實現“一次上門,當場領證”。預約系統全面上線後,已提供預約服務近6萬次。

跨境貿易:進(出)口許可證審批時限大幅壓縮

建立京津兩市聯動工作機制,京津商務部門簽發的自動進(出)口許可證審批時限大幅壓縮,發佈天津口岸“一站式陽光價格”清單,實現收費規範透明。

截至目前,共為600餘家企業辦理了4700多份進(出)口許可證。天津海關進、出口通關時間分別壓縮了50%和68%。

納稅:制定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清單

為各類市場主體減負,推出“清單式”“票e送”“全市通辦”等服務,制定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清單、涉稅事項“全程網上辦”清單,讓納稅人少跑路好辦事。

目前,“票e送”服務範圍已覆蓋全體納稅人,每天申領量超過4000戶次。稅務部門728項涉稅事項已實現全市通辦。2017年為企業和社會減負約400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